科创板再一次向市场展现强大的包容性。
曾在2019年9月26日上会被否的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再次向科创板发起进攻,其申请材料在4月13日获得上交所受理。
这是首家科创板被否后再次申报获受理的案例。根据科创板业务规则,申请被否之后六个月起,公司可以再次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上交所官网显示,泰坦科技的第一次科创板上市申请在2019年4月11日获得受理,之后经历了四轮审核问询,在2019年9月26日上会但未能通过。2020年4月4日,公司在股转系统发布了关于通过上海证监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辅导验收的提示性公告。9天之后,公司申请再获受理,宣告其对科创板的二次闯关之路正式启航。
第一次申请铩羽而归后,不代表从此与资本市场彻底绝缘,也不会成为第二次申请的绊脚石,足以体现科创板的包容性和张力,只要符合条件,申报通道非常畅通。不仅如此,上交所对于科创板的审核效率也远高于过去的IPO审核,泰坦科技首次申报至今仅有短短一年时间,这也可见科创板的市场化特征。
目前,泰坦科技仍在新三板挂牌,代码为835124,公司年报显示,泰坦科技2019年营业收入11.44亿元,同比(较上年同期)增长23.60%;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11.79万元,同比增长23.68%。
在首次申请时,泰坦科技的保荐机构为光大证券,计划融资规模4.15亿元。而在二次申报时,保荐机构变更为中信证券,光大证券转而担任联席主承销商,融资规模也略有增加,变为5.35亿元。
在泰坦科技首次上会被否时的审议会议结果显示,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当时未能同意其IPO申请,主要是因为公司未能准确披露业务模式和业务实质,未能准确披露其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和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的情况。
据泰坦科技网站介绍,“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35124)成立于2007年10月,专注于为科研工作者和质量控制人员提供一站式实验室产品与配套服务,致力于成为科学服务领域的变革者,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保障国家科研物资安全,助力企业创新升级。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品牌运营、品牌代理、集成打包服务等方式为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化工化学、精细化工、食品日化、分析检测等领域的实验室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服务,覆盖客户的研发准备、研发过程、研发后期、生产质控等各个阶段,提供“一站式”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围绕客户需求,形成高端试剂、通用试剂、分析试剂、特种化学品、安防耗材、仪器仪表、实验室建设、科研软件等八大产品线。创立并运营了Adamas-Beta(阿达玛斯试剂)、General-Reagent(通用试剂)、TISOL(特种化学品)、Titan(泰坦耗材)、Titan Scientific LAB(泰坦实验建设/泰坦仪器)、Titan SRM(泰坦科研软件)等自主品牌,并整合了全球数百个知名科学服务品牌。”
而从这次重新提交的招股说明书来看,泰坦科技在主营业务、主要经营模式、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采购和供应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在两次申报受理的这一年内,科创板申报规则也发生了不小的改变。
3月20日晚间,证监会发布《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根据指引,科创板拟上市公司将受到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该体系采用“常规指标+例外条款”的结构,包括3项常规指标和5项例外条款。企业如同时满足3项常规指标,即可认为具有科创属性;如不同时满足3项常规指标,但是满足5项例外条款的任意1项,也可认为具有科创属性。
3月27日晚间,为落实这一指引新规,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科创板定位把握标准,引导和规范发行人申报和保荐机构推荐工作。
作为新规落地后再次申报的企业,泰坦科技在最新版的招股说明书中参照上述3项常规指标进行了一一比对,在都满足的情况下,得出了“发行人具有科创属性,符合科创板定位”的结论。
第一项指标是,要求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比例不低于5%,或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不低于6000万元。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2017年至2019年),虽然发行人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35%、3.24%、3.10%,研发投入占比不符合要求;但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2888.46万元、2998.44万元和3648.33万元,累计9535.24万元,满足最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累计6000万元以上的要求。
第二项指标是,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不少于5项。
据披露,公司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6项,且均为主营业务相关的发明专利,满足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5项以上的要求。
第三项指标是,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不低于20%,或最近一年营业收入金额不少于3亿元。
招股书显示,2019年度,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1.44亿元,且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31.28%,满足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0%,或最近一年营业收入金额达到3亿元的要求。
业内人士表示,科创属性指引大大增加了企业的便利性,以及让各方对科创属性的认定有了参考指标,加速了符合条件企业“应报尽报”的速度。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举报/反馈

澎湃新闻

1亿获赞 707.5万粉丝
澎湃新闻,专注时政与思想的媒体开放平台
澎湃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