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主演的《清平乐》(原名 《孤城闭》)播出前,正午阳光可能也没料到他们竟然勾起了广大观众的“背课文PTSD”——
一看到剧里这些人的名字,我就回想起了语文课上“背诵并默写全文”的恐惧。
这也难怪。
《清平乐》难得地,聚焦了一位宋朝皇帝——宋仁宗——的一生。
而他的时代中,又涌现了无数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文人重臣:
打开电视剧,仿佛看到语文课本男子天团向你走来。
图片来自网络
播出几集后,褒贬不一。
有人觉得导演张开宙(《知否》也是他的作品)还是没有改掉老毛病。节奏平缓,情绪平淡,看下来几乎没有什么起伏。
但也有些观众,摩拳擦掌地叫好:
哪里节奏慢?就喜欢这种不动声色信息量巨大的朝堂戏!
01 这届观众爱看政客斗嘴
《清平乐》伊始的主要矛盾,的确显得不那么刺激——
少年宋仁宗赵祯“寻妈记”。
事情的起源,是少年赵祯突然被八皇叔告知,当今太后并非他的生母。如今在为先帝守陵的李顺容(顺容=妃嫔的称号),才是他真正的母亲。
赵祯本就不满太后垂帘听政、不肯归权,得知真相后便冲动要去接回自己的亲生母亲。
幸而恩师晏殊(喻恩泰 饰)及时赶到,不卑不亢、有理有据地劝住了上头的赵祯。
能劝住赵祯,最致命的原因依然在于太后拿捏着她没有归还给皇帝的权力:
你要是这么任性胡闹,太后和群臣更有理由认定你太不成熟、难担君王之责,再多念几年书去吧。
“秀才呀,你可真是我的好秀才”(跳戏了)
这位刘太后刘娥(吴越 饰),在历史上的确不是简单的人物。
在人们耳熟能详的“狸猫换太子”的民间演绎中,刘娥往往被塑造成一个心肠歹毒、陷害宋仁宗生母的恶妇。
但她其实是历史上能和汉朝吕后、唐朝武后并称的女政治家,更是被后世称“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母子二人貌合神离的交锋,便成了前几集的主线。
在朝堂上得知范仲淹因要为母亲服丧而辞官后,赵祯立刻抓住这个机会,对文武百官大谈对仁孝乃治国之本,暗讽太后阻拦他对生母尽孝道。
另一个让赵祯对太后强权不满的点,是太后强迫他娶了又蠢又莽的郭皇后。
于是赵祯玩了一出“一石二鸟”:
按照生母从前的方子做出的蜜饯,赵祯偏让郭皇后带到太后面前,一五一十地讲述他是如何怀念这味道。
既气着了太后,又向她展示了郭皇后什么都不懂的愚蠢。
但太后也不是吃素的,充分证明姜还是老的辣。
她不仅能在朝堂上不动声色地化解赵祯对她的暗讽,还能通过直接施展权力、提拔亲信,向赵祯施压。
但是,太后极力阻挠赵祯与生母相认,难道只是因为后宫女人争风吃醋,或者怕自己不再是唯一尊贵的太后吗?
这可能是后宫剧的拍法。但《清平乐》算是给了这段民间野史一个更合理的答案——
太后对自己的心腹吐露心声说,隐瞒太子生母的真相,本就是先帝的决策和嘱托。
先帝卧病、太子尚小时,如果有一太子生母在侧,又可能引发多少结党营私的隐患?这种隐患也并不会因为赵祯长大就不存在,所以必须继续假装无事发生。
太后有她的原则和苦衷。但另一方面,她提拔亲信、权力膨胀,也是不争的事实。
于是又发生了另一场精彩的暗中对线。
某日上朝前,端庄雅正的晏殊,却因为下人犯错,失态地动了粗。
这消息传入太后耳朵中时,她正在翻阅着一份劄子。
诡异的是,太后的反应居然是露出一丝赞叹的笑容,称:“晏殊真不愧是先帝为赵祯选中的相才”。
上一秒还在夸,下一秒镜头转到群臣上朝时,又画风突变。
太后顺从了大臣对晏殊殿外失态的指责,从重处罚,贬谪出京。
观众稍一走神,可能都被绕糊涂了:太后到底在干吗?
随着后续赵祯送别晏殊时的谈话才明白过来,原来一切早已在晏殊预料之中。
他早已明白自己上书必定触怒太后,于是故意找了个事由当众责骂侍从,授人以口实。
正在看劄子的太后,立刻就明白这是晏殊主动递上了一个台阶,因此都不由自主地称赞了他。
最妙的是,最终他受罚是因为“狂傲轻浮”,并非“直言进谏”。这,就避免了朝中其他进谏的官员生了杀鸡儆猴的恐惧。
所以,观众只用两集就大概看得出,全剧没有一个智商不在线的人(郭皇后除外)。哪怕太后身边的心腹只有十秒钟的戏份里,一举一动也全是宫廷政治的智慧。
重在暗流涌动、话中有话,自然就少了些激烈的冲突和高昂的情绪,确实观感上略显沉闷平淡。
但这种扎实拍文戏的路子,也戳中了不少观众。
对他们来说,看朝堂上杀人不见血的交锋已经足够有趣,甚至都忘了剧里王凯和江疏影还要谈恋爱了。
02 宋朝拍不出爽剧
不难想象,对于多了清宫斗争的观众来说,《清平乐》的选材还是相当有新鲜感的。
之前宋仁宗在影视作品中的出现频率其实并不低,在中国历史上也算得上一位知名度和评价都不错的君王。但这是他第一次成为影视作品的第一主角,而非其他故事中的背景板。
这姗姗来迟的“大男主”之作,不禁让人回想起这两年一直有人好奇的问题:为什么描写宋朝的影视作品那么少?
严格来论的话,这其实是个误会。
在80后90后小时候,宋朝的电视剧真不能算少,基于民间故事和小说传奇改编的剧集一大堆。
包青天、济公、杨家将、三侠五义、水浒传……甚至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这些家喻户晓的故事,都明明白白发生在宋代。
当有人问“为什么少”,可能其实是在问,“为什么像汉唐明清那样,展示宋代朝堂的知名历史剧那么少”。
的确,很多宋朝电视剧里的宋,说白了只是个时间背景。
它们采取的是较为平民的视角,看民生,看江湖,讲人情冷暖和热血侠义,没有着力于展示一个时代的整体面貌。
不像《汉武大帝》、《康熙王朝》等剧,一提起,就立刻勾起大众对某个朝代最基本气质的认知,或某个帝王让人津津乐道的著名功绩。
提起名字带“宋”的电视剧,多少人第一反应是《大宋提刑官》
但在宏大叙事上,宋朝因为有“先天缺陷”,确实很难讨观众的欢心。
在历史课本常年的熏陶下,大众对于每个朝代的认知,其实有很强的“刻板印象”。
人们关于宋朝最耳熟能详的知识,除了文化的繁荣,莫过于教科书上那几个字:积贫积弱,冗官冗兵。
更不要说,“靖康之耻”、“岳飞就义”、“崖山之战”等等著名宋朝大事是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悲情与耻辱,还牵扯着复杂棘手的民族与侵略问题。
而影视作品毕竟要考虑观众的基本认知水平和兴趣所在。所以从一开始,政治上缺乏强盛国力、皇帝形象也不够突出的宋朝,就完美地避开了当代观众的爽点,不适合拍出主角逆袭开挂、君王伟业荡气回肠的爽剧。
杨宗保惨死,是宋朝电视剧给多少少女留下的意难平
当然,也有人疑问过,虽然大事件大场面没啥好拍的,可宋代最吸引人的难道不是文人们的故事吗?王安石司马光等人做官斗法时的爱恨纠葛,不够拍个四五十集的吗?
够是够,可这又戳中了当下国产剧的一大痛处——
又懂历史、又懂电视的中国神仙编剧,那可真是跟神仙一般难寻。别说王安石变法了,单是赋税这一个问题的来龙去脉,就够编剧喝一壶。
说到底,能做到《大明王朝1566》这样的电视剧毕竟也只有一部,精彩如它甚至都曾遭遇过口碑和收视率的凄惨。
于是,我们当年看到的那一批以宋朝为背景的剧,多是沾了宋代民间故事发达的光,回避了军事、政治等历史剧最钟爱的题材。
有趣的是,即便这些作品中也经常贯穿着一种理想破灭、身不由己的悲情,悲剧结尾很多见。
水浒传到最后,梁山起义还是一场空;
杨家将的故事,总免不了充满悲壮的牺牲;
就连虚构的武侠故事里,乔峰为忠义自尽,郭靖和黄蓉最后都不免战死襄阳。
15年前的《大宋提刑官》,无论是在艺术水准还是思想深度上,都把这种悲剧美学发挥得淋漓极致。
宋慈一个接一个地破案,你以为他在尽自己所能维护世道清明。
但越往后越发现,案子扯出的黑幕越来越黑、越来越大,直到宋慈亲眼目睹当权者对罪恶的默许纵容,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济世理想是多么无望:
“别说你一个宋慈了,就是十个八个也不能把这个浑浊的世道变得天朗水清。”
在最后一集心灰意冷辞官而去的宋慈,放到现在,注定无法在越来越追求刺激、快感、节奏的国产剧市场中成为一个讨喜的故事主角。
正如宋朝——明明是中国历史最重要的朝代之一——曾在文艺创作中的存在感如此稀薄的深层原因:
没有开疆拓土的霸气征服,没有万国来朝的太平盛世,只有一肚子理想破灭的“不合时宜”。
03 宋朝剧复兴的到底是什么?
不过最近这两年,又产生了一种“宋朝突然在国产剧里存在感变强”的趋势。
不仅仅是《清平乐》、《大宋少年志》和未播的《大宋宫词》等剧,都齐齐将视线投向了这个沉默许久的朝代。
像《知否》、《鹤唳华亭》这种本是架空历史背景的小说改编剧,文化氛围上也明显向宋朝靠拢。
对于这突然的“大宋文艺复兴”,有一种最直接的解释:其他朝代被编剧薅得差不多了,终于轮到宋朝被薅了。
古装剧题材总要求变,这的确有一定道理。但一股脑的“朝代热”背后,往往也少不了国人对某个特定朝代投射想象和感情。
比如清宫剧兴起的时候,它容人自由发挥的空间,满足了人们对王子权争、灰姑娘式爱情的想象,用各种各样的戏说把宫廷拖到了和普通人一样的吃喝拉撒谈恋爱中。
著名的明朝戏,从当年的《大明王朝1566》到这些年口碑较好的《绣春刀》系列,都是拍出了大家想象中那个党争狠辣、波云诡谲的时代。
近些年影视作品中的唐朝,则明显在视觉效果上下了大功夫,给观众缔造了一个具象化的太平盛世幻梦。
那这波宋朝剧里,最被人们喜爱的又是什么?
从《清平乐》前两集许多人被触动的一段戏,或许能看出端倪——
晏殊为抗辩太后用人不当上书后,早已预料到自己将受到惩罚,便提前让侍从收拾家当。
而他独自一人走出门外,在雨中慢步吟词,不卑不亢,不见悲喜。
有网友说,这段戏明明如此缓慢平静,却让人心神激荡,好像真的把人带进了大宋风雨中。
兼具风雅与风骨的文化气质,或许就是这波宋朝热里,人们最期待看到的东西。
我们单从课本上,了解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对这文化盛世的想象,最近倒是在一波影视剧中井喷了。
当然,这种想象难免有局限性和一厢情愿之处。影视剧顺应观众而表现出的,与其说是历史的真相,不如说是给当下人们的追求一个出口。
比如像《知否》这样的剧,无数细节都在力图表现北宋日常生活的精致和情调,让人看了赏心悦目。
现代人一边担忧我们的文化和生活趋向粗鄙,一边也在这种重现我国历史文化巅峰的画面中,找到了安慰与寄托。
《清平乐》的视觉效果也不赖,不过让人觉得比较可贵的,倒不是对宋代衣装器物的细节有多么考究。
而是那些常常出现的、无关情节推进的台词对话。
比如晏殊遭贬后,赵祯对事情怎么会这样发展感到迷惑:
你劝谏明明做的是对的,却只能以如此迂回的方式,带着“明知不可而为之”的悲壮去做。
正确的事,却迫于当权者的压力成为了“不可为之事”,当权者岂不昏庸?
再比如,这一段暗讽和反思了“楚王好细腰”的情节:
赵祯为怀念生母而做蜜饯,却没想到宫廷的喜好引来达官贵人纷纷跟风效仿。
蝴蝶效应之下,民间的果子和药材价格飞升,竟足以让一普通人家家破人亡。
得知自己的无心之失竟有如此威力后,少年赵祯因为本身的善良倍感心痛,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小细节,才成长成了那个能得谥号为“仁”的君王。
像这样不明显推动情节发展、甚至还有点文绉绉的对话,在《清平乐》中时常出现。
它必定会让剧情节奏显得冗长,却又不是为注水而生的废话。
相反,字里行间能品出一些如今国产剧并不常见的思辨,总会有人愿意为之多停留一会儿,品味其中深意。
这不禁也让人有点感慨,当现在国产剧——特别是古装朝代剧——有复兴的迹象时,或许我们除了追求复刻一千年前的审美细节,同样也该找回如当年《大宋提刑官》等剧一般给人以启发与思考的内核。
以费正清为代表的海外中国史学者曾评价称,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人文精神、最有教养、最有思想的朝代之一。
不敢奢求这波影视剧的“宋朝热”能重现《大明王朝1566》的高度,但求创作者的用心,不至辱没这份沉甸甸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