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维东
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近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经过多年发展,大健康产业已经成为东软集团主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健康产业机会很多,但风险也大。这个产业没有快钱,投资需要更大耐心。
刘积仁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东软之所以能快速响应,正是由于公司多年来在大健康领域持续不断的投入与积累。面对技术与医疗融合的专业分工,公司未来在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上,将坚持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扮演好“孵化器”角色,把大健康板块的子(分)公司作为创业公司来孵化。
主业抗疫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刘积仁1月23日接到了第一个求助电话。这是一个城市卫健委打来的,希望紧急发送一台CT机。“大家都在谈复工复产,实际上,我们从那时起就没有休息过。公司上下一直都在工作,就没有停过工。”刘积仁说。
疫情初期,东软集团联合东软大健康产业联盟企业,第一时间加入战“疫”行动,充分发挥科技公司力量,积极抗疫。
东软医疗向湖北、河南、山东、辽宁、华南、西南等地区发送数百台套CT、车载CT、移动DR,还与平安健康(检测)中心联合运用车载CT在武汉为定点医院的患者进行检查。此外,还捐赠价值2700万元的CT设备及智能软件,发往武汉市雷神山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刘积仁介绍,当时需要CT检查进一步确诊的病人很多,检查室门口很容易人群聚集,交叉感染风险高。针对这一情况,公司研发人员加班加点,用7天时间完成了“雷神”方舱CT的研发、验证及订单式生产。“雷神”方舱CT就像个大集装箱,里面设有检测间和设备间,病人和医生双通道隔离进出,通过5G实时传输数据,方舱即扫,放射科即阅,防护性非常高,用卡车运送到现场,插上电源就可随时运行。“机动灵活、防疫防辐射”的特征也让新冠肺炎患者实现“应诊尽诊,应治尽治”,有效提高了CT检查效率。
东软集团还推出了东软智能信息采集系统、测温防控/智能巡检机器人、东软医护助理机器人、东软消毒安全卫士机器人和东软配送骑士机器人等多款可有效防控疫情的智能终端产品,为医院抗疫、企业复工、人员返程提供安全保障。
此外,公司发布了疫情防控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面向医院和各级卫健委的不同需求,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缓解居民焦虑,方便居民就医,减少交叉感染;同时,减轻医护工作者负担,赋能疾病诊治与重症监护,提升救治成功率,提升疫情的现代化防控能力。
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国际疫情形势变得十分严峻。目前,东软医疗又收到了多个国家的救助请求。“公司将针对长距离运输的实际重新设计并加紧生产CT等设备。总体来讲,公司多年来建立的全球销售和服务网络在此次国际抗疫中的作用十分显著。公司将充分利用全球网络优势,积极参与国际抗疫行动。”刘积仁说,“通过此次疫情,我们也更坚定了继续做大做强大健康产业的信心,持之以恒地把这件事做下去。”
医疗健康产业也是“新基建”
目前,国内大健康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蕴藏着不少机遇。“但医疗不是自由市场,它自身有着安全、平等、合规等因素的约束。行业参与者要尊重医疗的本质,技术只是赋能医疗的工具,不能轻言颠覆。”刘积仁说。
刘积仁表示,医疗事业是一项长期事业,特别是公共卫生领域,过去许多年由于传染病不再成为医疗的重点,很多国家在对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对将来可能会发生事件的防备是不足的,这就需要未来要有长期的社会投入,不能马虎。
在他看来,医疗均衡性十分重要。重视对基层医疗的投资,不仅仅是医疗设施,更重要的是医疗水平。只有基层医疗强大起来,才能推动从治疗向预防转变,才能在大的疫情发生时有来自更基层的防疫力量。互联网医疗未来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平衡或不断缩小医疗质量差距,缩小区域之间差距,让更多的人得到更个性化、更精准的医疗服务。
“当前,我们都在讲新基建,我认为对医疗健康的投资也是新基建。因为医疗健康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民生,也是产业。它和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融合,可以创造出新的医疗健康基础设施,服务于更高质量、更丰富的医疗体系。”刘积仁说,“这其中,要特别重视基层医疗建设,把县、乡,甚至村的医疗水平整体提升起来。同时,同步将医疗水平、管理水平、治疗水平通过互联网、培训教育等新技术手段进行提升,使得我们的医疗资源更加丰富、多元、平衡。”
刘积仁认为,国家会持续加大对基层医疗的投入,基层需要通过连接、智能、数据等来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人工智能,大数据,高性能、低成本医疗设备及互联网医疗等领域,未来都将有巨大的发展机会。“此次疫情为普及互联网医疗提供了机会,相信互联网医疗在疫情过后会得到更大发展,这项新基建对大健康产业也是巨大机会。”
孵化健康产业创新公司
以软件业务起家的东软集团,一直坚持以软件技术为核心,并随着行业生态的变化不断做出改变,探索更多新的商业模式。在刘积仁看来,随着技术与信息基础设施的进步,软件正从技术向赋能工具转变,创造着新的商业,承载着新的生态系统,实现与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
东软在医疗健康及社会保障领域深耕多年后,形成了包括东软医疗、东软熙康、望海康信、东软汉枫、生活空间等一批创新业务公司,共同构成了东软大健康产业联盟。其中,东软医疗主营高端医疗设备制造,是国内大型高端医疗设备行业发展的引领者;东软熙康是东软集团于2011年专门面向健康管理领域成立的公司,致力于构造强大的基础医疗服务云医院平台;望海康信推动“互联网+医疗”产业融合和转型创新,在医院HRP、医院成本一体化、医疗卫生资源监管等领域保持优势地位,其软件研发和项目管理达到国际水准。
刘积仁介绍,东软在过去数年间已经在大健康领域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很多投入。特别是公司敞开大门,广泛吸引战略投资者,获得了包括平安、泰康、人保等在内的保险公司投资;医疗设备、云医院、医院资源管理等业务获得了弘毅、高盛、通和等机构的投资。这些战略投资者给东软创新业务公司带来资金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制,加快了创新业务的发展。
在大健康产业未来的发展中,刘积仁表示,公司将充分发挥软件的赋能效应,创造出可以独立发展并与公司核心业务互补的新领域,如大型医疗设备、云医院等创新业务,推动公司从创造技术向创造价值转变,从以技术为核心向与新业务融合发展转变,从产品公司向服务和平台公司转变。
“东软是个‘孵化器’,要把这些大健康板块的公司作为创业公司来孵化,通过吸收外部投资,让他们成就独立的事业。只有这样,这些独立的公司才能更好地面对他们的专业,有自己的定位和文化,充分运用行业规律来治理。今后,东软还将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而且投入一定会比过去还要多。”刘积仁说。
举报/反馈

新华社客户端

1488万获赞 223.3万粉丝
新华社权威发布,在此看国社新媒体资讯。
新华社客户端官方账号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