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堤清明即事》
【宋代】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 寻故里 念祖先/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不知不觉又是一年清明至,关于清明节的那些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呢?一起来看看吧!
踏青
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拔 河
拔河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据说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扫墓祭祖
清明扫墓,即为“墓祭”。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俗的中心,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清明祭祀被称为扫墓,主要采取墓祭方式。另一种形式是祠堂祭,又称庙祭,是一个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共祭祖先,祭完后要开会聚餐等,这种祭祀是团聚族人的一种方式。
插 柳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第一种传说,据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第二种传说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第三种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
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
/ 忆过往 望未来 /
今年的清明节,不同往年,受到疫情影响,许多地方提倡网上祭扫。一样的思念,不一样的表达,我们虽无法在清明时分为你培上新土、送上美酒,但我们将思念与祝福,写在了网上祭扫平台,以表对亲人的哀思。
清明节,除了缅怀亲人,我们更应该思考未来。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的开端被按下了“暂停键”,生活节奏被打乱。在这里小福要分享几点建议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助你们尽快调整好状态,假期过后以全新的面貌投入工作,开启加速度,弥补那些流失的时间,让生活恢复正常。
按时作息,规律生活
规律生活不仅指早睡早起,也包括我们的睡眠规律、饮食规律以及身体锻炼等。首先我们要保证每天睡眠充足;其次一日三餐要按时进食,水果、蔬菜等营养要均衡搭配;最后适当的锻炼能够增强我们的体魄和意志力。
制定一周计划,督促自己按时完成
经过一个多月的“小假期”再次投入工作,我们首先要花费一点时间,回顾节前的工作事项,整理出目前工作的思路。制定周计划,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依次罗列,每天循序渐进的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从简单的事情着手
为避免我们对工作失去积极性,需要从简单的任务着手,然后再逐步突破各项事宜,这样的方法有利于激发大脑的活力,提升工作专注度。
提升自我能力,调整心态
不要过度怀疑自己、审视自己,应该要更努力的去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分散自己对疫情的注意力。遇到问题先冷静思考,列出方法去解决,如果凭一己之力无法解决,就多和同事沟通,相互学习。
困境打不倒我们,就必定使我们更加坚强
正值清明花开时
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
我们更应该全力以赴
打好抗疫收尾战
以更好的姿态迎接明日的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