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县助农#久负盛名的丝苗米,是增城特优籼稻品种,早在清代嘉庆庚辰年前已享有盛名,且流传至今,穗港澳家喻户晓,被称为“米中碧玉,饭中佳品”,饮誉东南亚。
增城丝苗品种是何方神圣?它来自何方?它的主要特征特性如何?史书没有记载,一百多年来一直是个谜。
昨日,记者走访“增城丝苗米再生之父”宋东海,探秘增城最早的丝苗米品种起源。
宋东海: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遗传学会理事;增城市农业局原副局长(正局级)、增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
为破解增城丝苗米起源之谜,1980年代,宋东海费尽周折终于找到增城丝苗米三个主产区之一的正果镇粮所精心保存的“正宗传统的丝苗”储备种子,连夜设计了《丝苗品种群体类型分析试验方案》,开始了一系列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显示,这个‘正宗传统的丝苗’品种是‘高脚丝苗’,它是属于强感光性的晚稻品种,表现高秆,米质特优。”宋东海说,因为提供种子的正果粮所确定“这就是正宗传统的丝苗”种子,因此可以确定:正宗传统的丝苗品种是“高脚丝苗”。
也就是说,增城最早的第一代丝苗品种是“高脚丝苗”,增城人习惯称之为“丝苗”或称为“高脚丝苗”,对外统称为“增城丝苗”或“增城丝苗米”。
“高脚丝苗”属强感光性晚稻优质品种,籼稻,原产于增城。晚造中熟,高秆,易倒伏。分蘖力强,有效穗数多。叶片窄长,叶色青绿。稻谷细长条形,谷壳麻黄色,无芒,稃端呈关刀尾状。一般亩产150—200公斤。米粒细长苗条,无腹白心白,晶莹洁白,玻璃质,泛丝光,煮饭香滑可口,饭味佳。
“‘高脚丝苗’是增城颇具特色的农家品种;经省粮食科研所检定,增城丝苗米内销为特一级,出口为上优米,是长期传统的出口商品。”宋东海介绍说。
上个世纪的80年代,增城境内有54个小生境自然生长着野生稻,全部都属普通野生稻。
这些野生稻自然分布在增城境内的三条河流水系。其中第一大河流增江河水系分布有9个小生境野生稻;第二大河流西福河水系自然生长着39个小生境野生稻;第三大河流瑶田河水系分布有6个小生境野生稻。
在西福河水系生长的39个小生境野生稻中,有13个分布在朱村公社境内,且生长最为茂盛。由此可见,西福河是增城野生稻的主要原生地。
“西福河野生稻已有9000多年的历史。”宋东海向记者介绍,野生稻长期在野外自由生长,有利于野生稻遗传多样性的发展,但几千年来经受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袭击,适者生存,能够自然生长至今的野生稻对各种自然灾害和多种病虫害的抗性和忍耐力都很强,“否则它早就灭亡了,数千年来野外生长的野生稻也存在着与栽培稻串粉自然杂交产生变异的可能性。”
“当我们把‘高脚丝苗’的主要特征特性与增城西福河水系的野生稻进行比较,发现它们就像父和子一样有很多极其相似的地方。”宋东海介绍说,两者的主要特性都是强感光性,同属晚稻型。早造都不抽穗。同时,两者的主要特征也很相似,例如茎秆都很长(属高秆型),叶片都窄长,叶色都是青绿色;谷粒都是细长条状,米粒细长苗条;谷壳都是麻黄色;稃端都呈关刀尾状等等。“‘高脚丝苗’的这些主要特征、特性与增城西福河水系的野生稻非常相似,这表明它们两者都是有直接亲缘关系,是基因遗传所至。”他说。
“当然,父子有亲缘关系,不等于全部性状都十分相似。”宋东海继续介绍,“高脚丝苗”株型集直,稻穗长,穗粒数多,谷粒饱满,说明“高脚丝苗”明显比野生稻进化了。例如,野生稻每粒稻谷都有一条长芒,又极易落粒,而“高脚丝苗”就扬弃了这些,这是选择和进化的结果。
“基于两者有许多高度相同的基因形成的特征持性,由此可见‘高脚丝苗’是由增城西福河水系的野生稻衍变而成。”宋东海总结说。
“华南普通野生稻是栽培稻的祖先,这是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稻作之父丁颖等经过反复考察、研究和论证后确认的,丁颖还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的自然杂种成功选育了‘中山1号’品种。”他介绍说,华南普通野生稻和栽培稻两者间有着千丝万缕的亲缘关系,普通野生稻最先衍变成晚型水稻,然后再由晚稻衍变成早稻。事实证明,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品种进行多元配组杂交选育优质高产新品种是成功可行的,这是水稻常规育种的一条创新发展的新途径,也是直接利用野生稻选育种成功的事例之一。
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这为水稻品种的遗传性相对稳定提供了保证。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水稻也会有千分之二左右的机会可能会串粉自然杂交。”宋东海说,据推算,约在二百年前,西福河流域朱村一带自然生长着的野生稻,与附近被风吹来的栽培稻的花粉串粉自然杂交,翌年杂交种子生长起来,开花后结成了优质大穗的杂种后代的水稻。
如此不断杂交,再经当地人们不断优化品种,到了清代嘉庆庚申年(1800年)这些水稻遗传性稳定了不再分离了,就形成了一个水稻新品种——这就是最早的第一代丝苗品种“高脚丝苗”。
因此,最早种植这个新品种的白水磜山脚下的几块梯田就成了传播“高脚丝苗”的原生地。“丝苗米”也因此被载入清代嘉庆庚辰年(1820年)出版的《增城县志》中,从此驰名中外。因此,增城的农民们一年又一年地播种这个米质最佳的丝苗品种“高脚丝苗”,并且代代传承,直到1973年。
“1970年至1973年,增城每年晚造种植丝苗水稻面积3万亩至4.5万亩,每年总产稻谷700万公斤左右。”宋东海说,彼时,丝苗水稻是增城地方的一个高秆易倒伏的特优品种,米粒苗条,晶莹洁白,饭味佳,香滑可口,广受穗港澳地区民众赞赏。“但产量很低,一般亩产150—200公斤,最高亩产量从未达到250公斤。”他回忆说,当时香港每年都指定要求供应增城出产的丝苗米,由于产量不高且种植面积不多,增城全部丝苗米都满足不了香港的需求,因此增城本地也没有丝苗米供应。
当时的丝苗米质虽然最好,但产量太低,经济效益差。1974年,种植丝苗品种的农民越来越少,丝苗米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被黯然淘汰。
直到1980年,为恢复和发展增城丝苗米,宋东海根据遗传学的基本原理,直接利用增城西福河的普通野生稻与桂朝2号、高脚丝苗等国内外栽培稻品种进行多元配组杂交遗传育种,几十年来坚持不懈,成功选育出新一代“野”字号的野澳丝苗、桂野丝苗、增野丝苗、红野丝苗、五香丝苗、双野丝苗等特优高产“丝苗”新品种。这些优质、高产、抗性强、适应性广泛的新一代特优高产丝苗米品种至今持续在农业生产中被不断使用,在种植面积及产量方面均不断取得新突破。
(一)清代嘉庆庚辰年(1820年)版的《增城县志》明文记载:“案近来,早熟有栋赤,有上造丝苗,有白谷子颇佳;晚熟有泉水占,丝苗最佳。”
“上造丝苗”当年尚有,但解放前已消失了。“晚造丝苗”却一直流传下来了,原因是它的米质“最佳”。由此可见,清代庚辰年(1820年)以前“丝苗”已经是米质最佳的著名的推广品种了。庚辰年是清代嘉庆二十五年,说明丝苗在清代嘉庆二十五年前后已是知名度很高的驰名水稻品种了。
(二)民国十年(1921年)版的《增城县志》卷九《物产编》载:“谷之品,有黍有稷多麦,其稻多粘。早熟有冷水粘赤谷粘;晚熟有新粘白花粘赤花粘,惟鼠牙粘最佳。近来,早熟有栋赤,有上造丝苗,有白赤仔颇佳;晚熟有泉水粘,丝苗最佳”。
粘稻就是优质米水稻,由此可见,上世纪二十年代增城已兴起推广优质粘米品种了,但民众多推广的优质粘米品种中,唯有鼠牙占和晚造丝苗米质是“最佳”的。可见晚造丝苗仍是当年最受肯定的著名推广水稻品种。
(三)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林翼中执笔的《广东省地方纪要》中关于增城县民生的记载中写道:“人民生计,以务农为多,赖种植丝苗、荔枝、乌榄、橙柑之属生者,不可悉数,如正果之丝苗……”
此文具体明确地记载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增城民众是依赖种植丝苗、荔枝、乌榄等农作物来维持生计的,其中在粮食作物中是以种植丝苗为主的,由此可见,在当年的增城县,例如正果,丝苗稻米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的,正果镇是推广丝苗最多的主产区。
(四)一九九五年版的《增城县志》记载:“增城丝苗是水稻中的优良品种。建国前种植面积较大的有朱村镇白水磜和正果镇。”“丝苗米是增城县特优水稻品种,清代已驰名中外……朱村镇白水磜,即今丹邱村的矮脚丝苗更佳。高脚丝苗则以派潭镇灵山和正果镇水口村的为上品。”
解放后晚稻“高脚丝苗”一直流传下来,仍然是增城县推广优质稻中的著名品种,一直持续推广到1973年,而且是出口供应香港的“上优米”。
举报/反馈

台州百事通

7463获赞 1237粉丝
台州百事通,第一时间发布实用资讯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