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离读懂人类大脑又近了一步。据英国《卫报》3月30日报道,科学家已经开发出能将人类大脑活动转为文本的AI系统。专家指出,这一AI技术目前可在人大声说话时监测其神经活动模式,再将其转录为可读文本,“这项技术发展成熟后,可以帮助那些不能讲话或打字的患者实现沟通交流”。
该研究联合作者、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约瑟夫·梅金教授则表示,“我们目前还没有到那一步,但我们相信这一技术可以成为语言修复术的基础。”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综合神经科学中心的AI研究实验室。图据神经科学新闻网
在全球神经学权威期刊《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中,梅金教授及其团队揭示了这一AI技术的开发过程。
研究团队征召了4名大脑植入了电极组的实验参与者,反复多次大声朗读50组句子。在朗读过程中,研究人员追踪其神经活动,将数据录入AI系统。具体说来,朗读每一个句子的大脑活动数据先转化为一组数字,这一组数字再通过另一套算法转化为一组文本,最终完成从大脑活动到文本的“转录”。
论文中也指出,这一AI系统目前还不完美,存在错误率,而错误率高低也因人而异。不过,准确率相对来说已经足够惊人。比如,其中一名实验参与者的AI转录文本中,需要更正的内容仅为3%,而专业的人类转录员错误率都是5%。不过,该研究团队强调,同专业转录员不同的是,这一AI技术目前只能处理少数句子。
▲该研究的流程示意。图据《自然》杂志
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Maastricht University)神经外科副教授赫夫博士指出,这一研究成果振奋人心,仅利用每个实验参与者不到40分钟的训练数据,使用数量有限的句子,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准确率”。不过,赫夫博士也注意到,这一技术目前还不能造福那些有严重交流障碍的群体,因为当前技术还依赖于人类大声朗读句子时录入的大脑活动数据。
“这还不是思想的‘翻译’,而是涉及语言的大脑活动的‘翻译’。”赫夫博士指出。
赫夫博士还指出,大家现在无需担心其他人能读懂你的脑中想法,要读取大脑数据必须植入电极,而语言跟“心声”也是不一样的。
不过,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脑机界面专家玛赫纳兹教授则认为,现在就开始考虑伦理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离机器读懂所思所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现在不该考虑这个问题,不该为此提前做好计划。”玛赫纳兹教授表示。
红星新闻记者 王雅林 林容
编辑 李彬彬
(红星新闻V6.8全新上线,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