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还是个孩子”,这句话对孩子的“杀伤力”是很大的,这会让孩子觉得我可以这样做,因为我还是个孩子;我这样做不会怎样,因为我还是个孩子;我这样做最后都会被原谅,因为我还是个孩子。
妈妈护孩子,这是出于作为母爱的本性。但处处护着自己孩子,这就要分情况而论的,明明是自家孩子的错,妈妈还处处都护着,这就属于教育观念有问题了。
妈妈护孩子分为哪几种模式?
妈妈护孩子,有个通俗的说法叫“护犊子”。这是动物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在雌性动物身上体现较为强烈。养过动物的妈妈都知道,狗狗生了小狗,只要有陌生人碰一下都会引来母狗的狂吠,这就是护犊子最明显的表现。但体现在人类的身上,护犊子一般有两种模式:一是正常的保护;二是偏袒
妈妈正常的保护妈妈正常的保护是指当孩子遇到危险或是被欺负时,妈妈冲上去实施一些保护孩子的行为或是语言,甚至是一些极端性的动作。比如孩子被狗咬了,妈妈看到了不仅仅是会赶走狗,甚至是想咬回去的冲动都有,这是出于母性的一种本能,也是一种正常的保护
妈妈偏袒还有一种畸形的护孩子叫“偏袒”。偏袒的母爱容易导致孩子性格情感发育畸形,孩子也会利用妈妈的偏袒而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比如孩子故意打别的小朋友或是故意欺负别人,还嚣张地告诉对方“你要是打我,我就让我妈来揍你”。
然而作为妈妈得知孩子这种不当的行为反而采取忽视和偏袒的措施,这种赤裸裸的护短,对孩子造成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妈妈过度地护孩子有什么坏处?
俗话说“被偏爱的有恃无恐”,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孩子的心理。妈妈过度地偏袒孩子不仅仅会导致孩子心理性格发育畸形,更容易让孩子走向不法之路。
过度地护孩子会让孩子“恃宠而骄”被妈妈过度保护的孩子容易恃宠而骄,很多事情明明可以自己完成,却总是要求助妈妈,毫无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会变成“巨婴”式的存在,觉得妈妈给给自己做的都理所当然。
过度地护孩子会让孩子“没大没小”被偏袒的孩子通常都不懂得尊重长辈,更不要说尊重他人了。在这种孩子的眼里,他们不懂得礼仪是什么意思,觉得全世界都该让着自己、顺从自己,性格相当霸道。
过度地护孩子会影响孩子人际关系被过度保护的孩子产生的各种霸道自私的性格,一旦孩子走入社会,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因为没有谁愿意和这样的人相处,甚至成为朋友
过度地护孩子会让孩子变得自私被妈妈过度保护的孩子理所应当地接受妈妈给予的一切,他们不懂得感恩,更不懂得自立和孝顺。总是喜欢依靠父母,内心相当自私。
过度地护孩子会容易导致孩子走上不法之路妈妈过度地保护孩子,孩子在小时候会因为恃宠而骄去欺负他人获得成就感。但孩子长大后就不一样了,孩子如果遇到和他同类的人物,这样导致的结果可想而知。
妈妈护孩子是本能,但要分情况保护
妈妈护孩子是出于本能,但不是任何情况都要无条件地保护。当孩子处于危险之中时,妈妈要及时站出来给予保护;但如果孩子是处于性格使坏,妈妈则要对孩子进行行为纠正。
孩子被“欺负”,妈妈可以及时保护看过这么一则例子:一个小女孩被男孩推到后,小女孩也反手推了男孩一下。结果男孩妈妈看到了反倒斥责小女孩没礼貌而打了小女孩。这时小女孩的妈妈过来和小男孩妈妈据理力争,最后让小男孩及妈妈道歉。
在这种场景下,孩子如果被“欺负”,妈妈在弄清原因后,要及时给予孩子保护,让孩子明白过错方该怎么做才是对的,同时也避免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孩子犯了错,妈妈也要及时纠正孩子如果犯了错,妈妈不能偏袒,要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比如自家孩子比较霸道经常抢别的小朋友玩具,被抢回去了就哇哇大哭告状。妈妈如果发现这种情况要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并告诉孩子“这是别人的东西,你抢别人的东西就是不对,错在你”。
妈妈要及时给孩子讲明白错误发生的原因,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思想,以免小错变大错。
“他还是个孩子”,不要把这句话常挂嘴边很多妈妈喜欢把“他还是个孩子”这句话挂在嘴边,认为小孩子犯错都是正常的,妈妈无理由护着就好了。这种偏袒容易导致孩子永远觉得要被保护,永远觉得自己做的没有错,因为自己还是个小孩子。
孩子一天天长大,就该学会承受他们这个年纪该有的责任和义务,“他还是个孩子”这句话妈妈尽量不要对孩子说,孩子犯了错就要纠正,做了错事就要受罚,没有年龄大小之分。
妈妈护孩子是本能,但要分清楚情况,该护的时候拼尽全力护,不该护的时候要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
举报/反馈

CiCi妈妈说育儿

78.5万获赞 30.7万粉丝
持证家庭教育指导师,育儿知识以及好物分享
乘风计划作者,优质亲子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