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少家长应该都遇到过孩子莫名其妙生气的事情,有些孩子生气了会大吵大闹,但是发泄完以后,他就好多了,可是有些孩子生气了会生闷气,你问他怎么了,他也不说,要么一个人气鼓鼓地跑去角落,要么一直不搭理人,把什么都憋在心里。碰上后面这样的情况,家长其实更应该引起重视,因为这不但表示,孩子没有学会怎样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还说明孩子会习惯性地压抑自己的情绪,如果负面情绪总是得不到释放,长久地积存下去,就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心理负担。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疏解自己的负面情绪,我们可以尝试一下三个步骤,教孩子学会释放自己的情绪——
第一步,不要因为孩子莫名生气,就训斥孩子,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引导他用语言表达出来
孩子会生气,一定是有原因的,不能因为他一时没有说出原因,我们就主观认为他是故意跟家长作对。所以,遇到孩子生闷气的时候,家长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引导他们说出来。
琪琪妈妈在琪琪生闷气的时候,是这样引导孩子的:“宝贝,你看我们长了一张小嘴巴,那嘴巴是用来做什么的呢?除了吃东西,喝水,它还可以用来说话,当你生气的时候,你可以用嘴巴来说,我现在很生气,你还可以告诉妈妈,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觉得生气了,没关系,你可以慢慢说,想好了说,妈妈愿意帮助你。”
这时,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转移,他可能不再过度关注自己生气的情绪,而是开始思考,刚才是发生了什么,让我这么生气,我要怎样跟妈妈说呢?
如果孩子还不是太会表达,我们可以先试着根据情况猜一猜,琪琪妈妈也是这样做的,当琪琪想说但是又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她会说:“让我来猜一猜,刚才你说你吃完了饼干还要继续玩一会儿芭比,可是姥姥打扫屋子的时候,把你之前布置好的东西都收起来了,你是不喜欢姥姥这样做吗?”
第二个步骤,学会耐心听孩子说完,不要随意下结论,不要直接批判孩子
当孩子愿意开口说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鼓励他们尽量真实地表达自己,这个时候学会耐心倾听就很重要,如果孩子刚说了几句,家长就直接下结论说:“这有什么好生气的。”或者“你这样做就不对了啊!”那就会严重地打击了孩子表达情绪的积极性,下一次再碰上类似的事情,孩子就更不愿意说了。
琪琪妈妈在询问了琪琪情况之后,琪琪说自己生气确实是因为姥姥没跟自己说,就把自己摆好的东西都收起来了,她觉得姥姥不应该这么做,琪琪妈妈没有马上反驳孩子说姥姥帮你整理房间都是为你好,而是点了点头,说:“我大概听明白了,你是觉得姥姥收拾房间之前,应该跟你说一下,问问你,是吗?”琪琪觉得自己得到了理解,于是认真地告诉妈妈,她觉得自己的东西应该要自己来整理。
所以,孩子试着开始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的时候,家长最应该做的就是,多听,少说,尊重孩子的感受。
第三个步骤,和孩子一起讨论,找到不再生气的办法
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说完后,我们可以试着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孩子自己思考,比如“那你觉得做点什么,能让你不再这么生气呢?”
琪琪在表达了想自己整理东西之后,妈妈赞同了她的做法,接着又鼓励她,能不能想一些办法,于是琪琪开动脑筋,想出了好几个方案:比如可以先告诉姥姥,今天她想自己收拾玩具,整理房间,或者跟姥姥一起商量一个卫生值日表,又或者是在房间门口挂上一个小标志,让姥姥知道。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孩子其实自己是有主意的,只是在生气的那一刻,他被情绪控制住了,满脑子就只想着发脾气,所以,如果家长学会了合理的引导,在每一次孩子生闷气的时候,我们都用耐心来帮助他,他就能逐步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还能学会自己应对类似的情况。
这样的三个步骤,每次遇到类似事情的时候,我们都可以不断地重复,甚至把孩子生气的情况,当作是孩子进行自我表达的练习机会,当孩子逐渐明白,原来我这样做这样说,比闷在心里更能解决问题,他就会慢慢地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就不会再莫名其妙地生闷气了。
举报/反馈

觉醒的父母

1万获赞 2475粉丝
一起来学点育儿之道...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