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一首武汉民谣《汉阳门花园》击中了无数武汉伢的思乡之情。这感觉,就像歌曲创作者冯翔十多年前在北京一家咖啡店中偶然听见别人说武汉话一样:亲切、温暖又治愈。
“听一次哭一次,愿家乡一切平安。”
“小时候经常坐过江轮渡去汉口,听第一句就想落泪了…”
“现在这个特殊时期,能听到这首歌,身为武汉人感到特别温暖。”
歌曲的走红,也让武汉独立民谣音乐人冯翔再次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没能离开家门的这些日子里,抱着吉他的“冯叔”,隔着手机屏幕和网友完成了一次次合唱,而那首最初冯翔写给自己的歌,也温暖着天南海北的陌生人。
武汉音乐人冯翔
汉阳门是我成长的地方,也是我的乡愁
80年代末从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毕业的冯翔,做了一名精神科医生。几十年间,他从没有放弃热爱的音乐,一直保持着创作的状态。
2005年离开医院后,冯翔成为了一名标准意义上的“北漂”。期间他担任过音乐网站内容总监,策划过音乐剧、参加过音乐节,还担任副导演拍电影,而他自己却还是觉得“想做有关音乐的事情还是没做”。
于是在2014年,一年在北京搬家2次的冯翔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到武汉。年底,他用一个小时就写出了被大众熟知的代表作《汉阳门花园》。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这首最初写给自己的歌,后来能安慰这么多人。
汉阳门是冯翔长大的地方,也是他童年最幸福的回忆。在一次采访中他回忆道,最初由修建长江大桥建筑材料堆积而成的两块空地并没有名字,住在汉阳门附近的市民闲时聚在那里,慢慢地,那里成了当地人口中的“花园”。“对于幼年的我来说,那里就是一个巨型游乐场,也是我人生最幸福的一段时光。”
回到武汉那年,冯翔发现汉阳门前的那条民主路,虽然几经变化,但那些老邻居、那些人与人之间的情谊,那些小花园旁的招呼与笑容都没有变。“很多人是离开了家乡,开始思念家乡的一切。而我是离开了武汉九年再回去,待了一段时间,才对武汉忽然有一种‘回家了’的感觉。不用再奔波,不用再为异乡生活中的琐事烦心,我也有了充足的时间写歌、创作,把生活都记录下来。”
封城后的武汉很安静,也令人难过
很多第一次听到《汉阳门花园》的人,会为歌曲中武汉话的温柔感到讶异,那些土生土长的武汉伢则会给冯翔发来这样的感慨,“冯叔的吉他里,才是烟火里市井小民的我的城”。
这句话像戳进了冯翔的心坎里。对于他来说,武汉不是一个个地标、旅游景点,而是由邻里街坊、父母亲情以及地缘记忆组成的家乡。如今,这个喧嚣着的家乡因疫情忽然寂静下来,也让冯翔坦言“难过,一直都很难过”。
因为曾经是医生,冯翔身边很多同学和朋友都冲在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有时候我也也想,如果当初没离开医院,还能分担一点。但现在又帮不上忙。看着窗外安静的武汉,觉得有很重的无力感。”
直到支援力量陆续抵达武汉一线,冯翔才觉得没那么难过,取而代之的是心里的感激,“是一个作为从小在这里长大的武汉人,发自心底真诚的感激。”
从医生到音乐人,相通的是都能治愈
从医生到音乐人,对于冯翔来说其实没有什么不同——医生是在疗愈病痛,而音乐可以疗愈人心。
从北京回到武汉以后,冯翔除继续音乐创作外,也在精神病康复中心做起了公益音乐治疗。疫情爆发后,在武汉方舱医院等医疗机构的线上音乐治疗讲座上,你能看见这个抱着吉他、浅声吟唱的身影。随后,成为鲸鸣音乐人的他,又上传了弹唱版本的《汉阳门花园》,与陌生网友的隔空合唱,也让音乐温暖了更多的人:在鲸鸣上线仅三天,就收获了三十万播放和近万条语音弹幕。
跟赵雷的《成都》一样,冯翔的《汉阳门花园》给人带来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共鸣和对家乡的感念。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用语音弹幕与冯翔合唱着“冬天腊梅花,夏天石榴花”,还有人用语音弹幕留言“中国加油、武汉加油”,这也让冯翔这个互联网圈外人感到意外。
冯翔在鲸鸣APP中与网友语音弹幕合唱
面对武汉民谣和语音弹幕的奇妙化学反应,他连续说了两次“没想到”。“治疗是一时的,陪伴是永远的。音乐就是一种温暖和陪伴。而鲸鸣上大家的合唱,也给我自己很多鼓舞,所以《汉阳门花园》能给武汉市民以及一线医护工作者、志愿者带去一点点安慰,我就很满足了。”冯翔说。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举报/反馈

中国青年网

4.7亿获赞 503.5万粉丝
青年温度、青网态度、青春靓度
中国青年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