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CBT)是当下非常成熟和常见的一种心理疗法。这个疗法最初产生于1960年代的美国,我国则在2008年举办了中国第一届认知行为疗法大会。这篇文章会介绍认知行为疗法中的“认知——行为——情绪,生理”循环的个体心理规律,以及认知行为疗法如何治疗心理障碍的理论模型。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模型
在认知行为疗法中,有三个关键概念我们需要先提前了解。这三个概念分别是个体的想法和信念、行为、个体的情绪和生理反应。在认知行为疗法理论中,个体的这三个方面之间是互相影响的三个过程。
情绪和生理反应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行为会强化自己的想法和信念、而我们的想法和信念又会给我们带来情绪和生理上的变化。我们碰到的许多心理障碍都可以通过这个模型去做出解释和理解,比如常见的焦虑障碍、抑郁障碍。
比如这样一个患有社交焦虑障碍的成人案例。案例的主角是一位三十多岁的成年男性,目前在一家神学院担任牧师职位。因为自己存在着严重的社交焦虑,而牧师的工作又要求个案不断地与人交流、以及公开布道、公开授课,所以个案感到了非常大的内心冲突,影响到日常正常的工作。下面这张图展示了个案在面对某个社交情境下认知、生理、行为之间的循环过程。
在这个循环中,个案总共产生了四个想法,依次是:“在这次布道中每个人都会注意到我的焦虑”、“我感到如此糟糕,我只知道我要把事情搞砸了”、“这太糟了。所有人一定都认为我怎么可能是个牧师”、“我是最彻底的输家。我把自己做的一些都搞砸了”。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四个想法中间,存在着个案的生理反应以及行为反应。比如当产生第一个想法时候,个案体验到脸越来越烫,于是个案选择在说话时候向下看的行为。而向下看的行为又引起和强化了个案第二个想法。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这位社交焦虑的患者来说,自己的想法、生理反应、行为反应三者之间在不停的循环和互相强化,最终的结果就是陷入了加强社交焦虑的恶性循环中。
关于这个三联循环,之前在我写的《情绪调节的五个技巧!》这篇文章中也有提到。在《情绪调节的五个技巧!》中,这个循环模型被用来提醒我们注意自伤和自残行为对我们的情绪体验上会有短期正性的效果,但是这种短期的回报却是以长期的自我伤害为代价。
认知行为疗法的干预
在明白了认知行为疗法三个要素之间的循环之后,我们就可以继续来理解认知行为疗法如何产生效果。下面这张图增加了让治疗生效的两个干预措施,分别是认知重建和行为暴露。
认知重建是为了改变心理障碍患者的一些不合理信念和想法。比如上面社交焦虑的个案,在他的想法里,接受布道的受众都是能够看到个案的焦虑、会对个案产生贬低评价的人。认知重建的干预就是挑战个案的这些信念,帮助个案以更为客观、更为理性的视角去做出判断。
另外一个核心的技术是行为暴露。对于社交焦虑障碍患者来说,日常生活中会有一系列他所惧怕的场景。这些场景给患者造成的焦虑程度存在不同水平。行为暴露技术就是治疗师和来访者共同制定一个社交焦虑场景罗列表,罗列出给患者带来不同焦虑水平的场景,并且按照焦虑水平排序。然后治疗师鼓励来访者从焦虑水平最低的行为开始尝试,等患者逐渐习惯了让他焦虑的场景之后,再逐渐的提升不同焦虑水平的场景。通过这样的行为暴露方法,治疗师完成对患者的行为干预。
(谢谢关注支持)
举报/反馈

RG心理

382获赞 141粉丝
心理、科普、读书、交流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