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都是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都可以用来反映数据的一般水平,可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平均大小,常用来代表总体的“平均水平”。平均数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系,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动。平均数的计算有四种方法,你有没有都掌握呢?
定义法
当一组数据简单或比较分散时,一般选定义法,即算术平均数。
例题1:为了了解用电是多少,小明在六月连续几天同一时刻观察电表显示度数,记录如下表所示:
若每千瓦时电费为0.53元,估计小明家六月份的电费大概是多少元?
分析:先求出后7天每天的用电量,然后求出这7天用电量的平均数,用平均数估计该月的总用电量。
注意:(1)计算中切不可将电表显示的度数当成每天用电度数;(2)电表计数器上先后两次示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消耗电能度数;(3)六月份是30天;(4)本题是运用样本平均数来估计总体。
加权平均数法
当所给数据重复出现时,一般选加权平均数公式。
例题2:某学校规定:学生的平时作业、期中练习、期末考试三项成绩分别按40%、20%、4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小亮的平时作业、期中练习、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依次为90分、92分,85分.小亮这学期的数学总评成绩是多少?
分析:本题考查的为加权平均数,不能直接用算术平均数的方法,将90、92、85三个数求平均数,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学期总评成绩=平时作业成绩×所占的百分比+期中练习成绩×所占的百分比+期末成绩×所占的百分比,利用加权平均数求解。
解:小亮这学期总评成绩=90×40%+92×20%+85×40%=88.4(分)答:小亮这学期的数学总评成绩是88.4分。
新数据法
当一组数据较大时,并且这些数据在某一常数a附近上、下波动时,一般选择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例题3:某中学九年级(1)班共有女生30人,抽取其中15位女生,她们体重记录如下(单位:kg):48,49,46,61,58,48,48,52,53,50,54,48,56,55,51.求这15为学生的平均体重是多少?
分析:所给的这组数据都在50的上下波动,因此,每个数据都减去50,得到另一组新数据,这组新数据容易计算求平均数.
解:每个数据减去50,得到的新数据为:-2、-1、-4、11、8、-2、-2、2、3、0、4、-2、6、5、1。
新数据的平均数:(-2-1-4+11+8-2-2+2+3+0+4-2+6+5+1)÷15=1.8(千克)
原数据平均数:50+1.8=51.8(千克)
答:这15为学生的平均体重是51.8千克。
注意:(1)在用新数据法时,关键在于a要取得恰当。(2)新数据的正、负号要写清楚。(3)若新数据中出现“0”,在计算新数据的个数,即n的值时,数据“0”不可排除在外。
利用性质
可以直接利用性质解题,平均数和每个数据都有联系,只要有一个数据发生改变,那么平均数就会跟着发生改变。
平均数的计算有四种方法,你有没有都掌握呢?
举报/反馈

勤十二

20.3万获赞 6.4万粉丝
专注于研究小学初中数学
心理咨询师,优质教育领域创作者,乘风计划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