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52年“黑船事件”后,日本迫于美国武力威胁被迫开国,结束了日本长达200年的闭关锁国政策,在这次事件后,日本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幕府的统治开始慢慢瓦解,随后各地陆续爆发的“倒幕运动”,让幕府统治日本千年的历史彻底终结。
其实,当时统治日本的德川幕府还是有机会维系自己统治的,只不过因为最后一任将军德川庆喜的犹豫和首鼠两端,加速了幕府的衰亡,让自己成为了幕府时代的绝唱。
本期日本风云故事我们就来聊聊美国黑船叩关后,德川幕府是如何首鼠两端中灭亡的。
黑船叩关详情请见上一期 《日本风云:被美国坚船利炮打开国门,为何日本人反以此为荣?》
日本倒幕运动
一、“尊王攘夷”到“倒幕开国”
在日本与美国签订不平等的《神奈川条约》后,英国、荷兰、俄国、法国、普鲁士等国家不甘落后,又争先恐后与日本签订了同样的不平等条约。幕府的这种卖国行为,在地方强藩和人民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对。
日本开国后,日本成为了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西方廉价商品大量涌入日本,本土的农产品与原料大量出口,一时间日本物价飞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当时的日本官员就说过“与欧洲五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同时产生了相应的物价高涨,这样以来我们正遭受着全国性的灾难”。事实也确实如此。
当时的日本国民对西方列强充满了敌视,对软弱的幕府统治极为不满,而在黑船叩关时,幕府为了拖延时间找借口说要请示天皇,这一说法虽然仅仅拖延了一年时间就以日本开国作罢,但是这被日本其他阶层认为是几千年来幕府的独断统治将要归政于天皇,这在日本人心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时就有人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即:将国家权力从幕府手中夺回,归政于天皇,反对幕府专权,驱除洋人。这群人就是倒幕运动中的“攘夷派”。
其实在幕末的政治运动中,当时的攘夷派并不是要推翻幕府,他们的指导思想来源于水户学鼻祖藤田幽谷的《正名论》:“幕府若尊皇室,诸侯即崇幕府;诸侯若祟幕府,卿大夫即敬诸侯。夫然后上下相保,万邦协和。”意思就是幕府尊重天皇,诸侯就尊重幕府。这样的话整个日本就能团结起来,变得强大。可见最初的“攘夷派”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幕府与地方藩的统治,让国家富强。
日本与美国签订的《日美修好通商条约》
当时的幕府开始镇压对“尊王攘夷运动”进行了镇压,制造了“安政大狱”,攘夷派人员被牵连达100人以上。这让国内的攘夷派变得激进起来,开始从事恐怖活动。
比如:
1858年6月,攘夷派袭击几个在横滨采购的俄国士兵,导致俄国士兵二死一伤。
1861年,美国翻译官亨利修士肯被攘夷派人员暗杀。
1861年到1863年英国驻日本领事馆三次被袭击。
1863年,长州藩炮击通过马关(今下关)海峡的美国商船和法、荷军舰。
受到侮辱的西方列强强硬要求幕府严惩凶手,但这些攘夷派,都是日本各地强藩的人,由于幕末时期,幕府统治力衰弱,地方强藩实力强大,面对幕府交出凶手的要求,萨摩藩根本不理会。
这引发了列强的强烈反应。
1863年8月英国和萨摩藩之间爆发了“英萨战争”,英军使用100门炮攻击炮台、鹿儿岛城。破坏了近代工厂研究所集成馆。萨摩藩失去蒸汽船和所有生产炮台的工厂。
1864年(元治元年)8月,英、法、美、荷四国组成合舰队炮击下关,长州藩战败后被迫同意赔款,并允许外国军舰自由通过下关海峡,被摧毁的炮台不再修复和重建。
在外有列强,内部经济混乱,暴动迭起这样的乱局中,德川幕府一时间根本无力处理这种混乱局面。为此幕府开始求助于天皇和地方大名,在法国公使罗什的建议和援助下,吸取西方制度进行改革,设想建立一个以德川氏为中心的统一权力结构,这就是“公武合体”。
“公武合体”的意思是联合朝廷(公家)和幕府(武家)改造幕府权力,让强藩参与到议政中。这次计划,幕府统治是想借天皇证明自身政权的合法性,使攘夷派没有攻击的口实,同时拉拢各个强藩。但地方强藩却一直想从幕府手中夺得权力,这就导致计划很快就破产。
倒幕运动的领袖们
由于“英萨战争”和“公武合体”失败。以强藩为中心的攘夷派,认识到制造暴动只会迎来列强的打击与报复,盲目排外并非救国之策。
长州藩的长井雅乐就提出“只有开国并向海外发展,使日本的威武炫耀于全世界,才是正在的攘夷”。于攘夷派开始走向武装倒幕的运动中。1866年萨摩、长州两藩的倒幕派武士结成同盟。
在这样的局面下,庆应二年(1866年)底,一直支持公武合体,反对倒幕的孝明天皇暴毙,这让德川幕府更加被动。
1867年,明治天皇继位后,倒幕派称自己得到天皇密诏,要“王政复古”,倒幕派以掌握着天皇的密诏为正义口号,宣布废除幕府统治,成立新政府。倒幕派领袖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等掌握了政权,勒令逃到大阪的最后一任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交出其领地。
最后一任幕府将军德川庆喜
1868年,德川庆喜聚集军队企图反扑,但在鸟羽――伏见战役中被倒幕军队打败,随后逃到江户的德川庆喜宣布投降,随后幕府的势力被彻底肃清,明治天皇稳固了政权,倒幕运动至此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德川庆喜在投降后为了避嫌,热衷于投入摄影、狩猎、民谣歌曲研究等趣味的生活之中,甚至他在日本的摄影史上还享有一定地位。
德川庆喜在投降后,过上了平淡的生活,他与侧室共育有十男十一女。最后活到了1913年,因肺炎而逝世,享年七十七岁。
倒幕运动中的四强藩
二、倒幕运动中,西方势力的态度
在整个倒幕运动中,西方列强对外宣称“中立”,并没有介入日本内部动乱中去,那西方为什么不支持,签订条约的幕府呢?
其实在倒幕运动中,西方列强并没有完全中立,在最开始的时候列强支持的是德川幕府,也曾多次帮助幕府镇压攘夷派,但是随着事情的变化,列强开始彻底放弃了幕府。
在幕府和欧洲各国签订了通商条约后,由于日本经济混乱、社会矛盾尖锐,幕府的统治陷入危机,为了缓和局面,幕府决定延缓开放港口,1861年5月,日本幕府向各国元首发出要求延期开港的将军亲笔信,要求港口延期七年开放,并指出“我们愿意忠实的与条约,为了你们的利益恨不得马上干出一个世纪才能完成的工作”,“为了防止重大灾难的发生,时间是必要的”。
港口的开放是列强取得权益的基础,如果延期开放意味着列强相关的贸易权、领事裁判权、开设租地等权利都将实现不了,这极大了损害了列强的利益。
日本的幕府将军
不仅如此,在随后,幕府由于难以应付国内危机,居然同样决定“对外攘夷”。这一系列行为让西方列强对幕府彻底失去了信心,开始寻求更加强有力的合作者。
而此时以西南强藩为中心的攘夷派,不仅军事实力强大,而且态度也从盲目排外,转为了“倒幕”,此时的列强就开始探求以强藩联合体来代替幕府的途径,和西南强藩开始密切接触合作。1866年6月到7月,英国公使夏巴礼开始访问西南强藩,当时的倒幕派保证幕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新政府会继续履行。这让倒幕派彻底赢得了西方列强的支持。
在后来的倒幕运动中,西方列强虽然表面中立,暗地里却支持着倒幕派,多次向倒幕派提供武器。
三、总结
日本的倒幕运动是由日本的中下级武士、高利贷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和西南诸藩的大名组成,武装推翻封建幕府统治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幕府统治的垮台,也为日后明治维新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前提。倒幕运动的成功对日本而言无疑是幸运的,从此日本也开始朝着世界强国之列开始前进,“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这也是日本近代史上不得不提的两件大事。
文/以史为鉴 福尔摩小登
图/网络
参考资料/
日本倒幕运动中西方列强"中立"探析
简论日本倒幕运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