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提时代跟同龄人建立的社交关系也可以称之为同伴关系,此时的人际交往并没有成年人那么复杂,不涉及到利益关系,但是却能够给孩子带来诸多方面的影响。哈佛大学曾经做了一项研究,选择了七百多个2-5岁的孩子作为跟踪调查对象,了解他们在幼儿园时期的社交能力,等二十年之后查看他们的状况,结果发现在幼儿时期就具备了一定交往能力、拥有良好同伴关系的孩子,成年之后的人际关系、自尊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表现更加出色。
家长虽然可以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也可以给予关爱,可是跟同伴关系所带来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多交朋友,交对的朋友可以带来很多好处。
1.伙伴可以成为参照
当孩子有了小伙伴之后,行为、思想都会受到对方的影响,常常出现效仿的现象,比如看到自己的好友英文比自己好,也会想要跟对方做的一样好,从而拥有了学习的动力。
2.缓解负面的情绪
当孩子面对一种陌生的情景,心理难免会有些紧张,从而出现负面的情绪,如果此时有小伙伴在身边,就可以给予精神力量。比如当孩子刚刚入学,如果发现周围全都是陌生人就会有些胆怯,可是如果有伙伴跟自己在一起,仿佛就有了情感寄托。
3.性格变得开朗
很多孩子被家长过于保护,除了幼儿园学校之外,几乎待在家里,逐渐性格就会变得偏内向,经常会有孤独的感觉,如果有了伙伴,可以一起讨论大人不理解或不感兴趣的话题,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相互帮助,学会分享物品和心事,逐渐让孩子的性格变得越来越阳光。
4.开阔视野、收获新知
受到家庭条件和父母教育方式等因素影响,孩子日常接触的知识量是有限的,如果可以拥有更大的社交圈子,就能够从他们的口中了解更多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比如跟家人旅行归来,会跟自己的伙伴分享路上的见闻,从而大家对于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多认识。
有些家长的掌控欲比较强,虽然不排斥孩子交朋友,但是也会有各种担忧,比如怕他们交到不好的朋友,逐渐学到了一些坏的行为习惯,这种情况也确实存在,但是不能因此而成为家长干涉孩子社交的原因,应该想办法成为培养良好伙伴关系的助手而不是障碍。
1.成为孩子的朋友,了解他们的朋友圈
作为孩子的双亲,跟他们成为朋友并不矛盾,因为在不少孩子的意识中,伴随着年纪长大有很多小秘密也更愿意跟朋友诉说,所以家长不要总是拿出“高高在上”的态度,学会从生活小事入手,多跟孩子谈心,可以问一问他们最近交到了哪些朋友,在相处的时候都发生了哪些事情,或者让他们邀请小伙伴来家里做客,这样也方便近距离观察,如果小伙伴的身上有一些不好的习性,家长也不要强制孩子与其断交,可以指出不足之处,让孩子不要效仿。
2.鼓励孩子社交,并成为他们的榜样
当看到同龄人,很多孩子还是非常想要亲近,和对方一起玩耍的,只不过不知道如何展开第一步,所以平时家长需要鼓励他们率先开口,平时也可以多带娃出门,去、游乐场等地方,帮助他们创造交朋友的机会。家长也需要做好示范,跟朋友文明友好的互动。
3.教会孩子分享和包容
跟伙伴相处时,很多孩子把握不好尺度,容易产生摩擦,比如争抢玩具,家长可以鼓励他们分享,包容并非故意的冒犯,但是不要强迫。
也许在孩子跟同伴相处的时候会受到一些委屈和挫折,这时需要家长给予宽慰,并教会他们正确处理的方法,让他们不要因此而产生不想交朋友的念头,也不要出于保护的心态去限制他们社交。璐璐给大家推荐一套帮助孩子交到更多朋友的绘本,《宝宝情商性格培养绘本》和情商是交友的重要能力,所有人都愿意跟情商高、性格好的孩子做朋友。
【点击下方▼商品卡购买,享受粉丝特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