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28日报道德国《商报》网站25日发表文章称,对华交流需要精通中国语言和文化,理解中国市场、体制框架和政治结构的人才,但德国目前缺乏这样的“中国通”。文章编译如下:
中国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此外,中国人还在德国大举投资。德国工商大会首席执行官马丁·万斯莱本说:“因此,‘中国能力’不仅对于往中国派出员工的公司很重要,而且对以出口为导向的德国经济而言,全面了解中国的商业文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为此,他呼吁政界提供帮助:“特别是在包括职业学校在内的学校进行语言教学,但也要借助交流计划。”他说,法国展示了如何做到这一点。“大约3.8万名法国中学生学习汉语,几乎是我们这里学习汉语的中学生人数的7倍。”
“在1.1万多所德国中学中,仅有86所把汉语作为一门课程。中国甚至在地理、历史或经济等学科中也很少被涉及。”万斯莱本说,“在德国经济界看来,这不是令人满意的状态,因为不论在政治决策过程中还是在经济交流中,为了理解中国的行为方式并找到适当的应对措施,深入理解中国并掌握汉语的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无论是作为中国的经济伙伴还是中国的竞争对手,德国都不能仅对中国有肤浅的了解。”
德国研究与创新专家委员会也警告说,德国人缺乏“中国能力”。该委员会主席乌韦·坎特纳在说明给联邦政府撰写的最新建议报告时说:“与中国进行富有成效的科学和经济交流,需要精通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人,也要了解和理解那里的市场、体制框架和政治结构。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德国几乎没有看到如此全面的‘中国能力’。对于科学界和经济界来说,这是一个问题。”
德国研究与创新专家委员会副主席卡塔琳娜·赫尔茨勒说:“德国中小学几乎不讨论中国。而在美国和澳大利亚,汉语课程非常普遍。”在1100万德国中小学生中,仅有5000多人将汉语作为常规科目,而且这一人数多年来没有增加过。不论在法国还是英国,都有更多中小学生把汉语作为常规科目。
在大学,一开始就学习汉语的新生人数最近已减少到500名左右。鉴于中国的重要性日益提升,这种情况显然不合时宜。总的来说,必须大大加强对中国的研究和教学。专家也必须很好地学习语言,这一点非常重要。不幸的是,到目前为止许多课程都没有把中国研究和教学列为必修。
目前,只有8100名德国学生在中国留学。而德国有将近4万名中国留学生。
举报/反馈

参考消息

3768万获赞 214.9万粉丝
用外媒视角看中国、观世界
《参考消息》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