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GDP报告出炉,合肥以9409.4亿的经济总量,跻身全国城市排名20强。随着连年的经济增长,合肥城市实力也不断增强,从原来公认的中国最大县城,摇身一变,成为中部乃至整个华东地区冉冉升起的新星,一个没有任何地理优势的内陆城市,这份成绩确实令人瞩目。
安徽地图 当然,尽管合肥在全国人民面前的观感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但仍存在许多质疑的声音,其中,就不乏别有用心者散播诸如“安徽是内斗大省”、“合肥在省内不受待见”之类的谣言。本文就为你揭示,安徽省内城市对省会合肥的认同感到底如何,还原一个真实的合肥。
合肥夜景 合肥秦时置县,县名始见于《史记·货殖记》:“合肥受南北潮。”随着朝代更迭,分属不同州郡,但历来为州郡治所所在。建国后有人提议改合肥之名为“庐州”,因与四川泸州同音作罢(出于广播同音无法辨别考虑),实则秦时便有的“合肥”比隋朝才出现的“庐州”更为古早,更能代表合肥这片土地。合肥襟江带淮,地理位置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用小说演绎里词描述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太史公司马迁叙天下地势,于江淮之间独举合肥,其重要可见一斑,本文不作历史沿革详解,点到即止。
解放战争后,安徽南北战时行政公署在合肥合并办公,合肥成为安徽事实省会。建国后,省内局势逐步稳定,省内建议将省会迁往别处的声音不断,直到毛主席出于高瞻远瞩的战略考虑,给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回信:“合肥不错,为皖之中。”这才一锤定音,确定了合肥作为安徽省会毋庸置疑的地位。
巢湖姥山-合肥是唯一拥有淡水湖的省会 合肥作为内陆省份城市,又没有长江这种天然的地理优势,在建国后可谓默默无闻。但我觉得有几个关键节点,合肥抓得不错。其一,七十年代国内政治运动动荡不已,在河南等省份选择不接受科大的情况下,科大最终落户合肥;其二,本世纪初,在时任市委书记孙金龙带领下,合肥开展省会都市大建设;其三,利用人才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合肥人踏实本分,勤劳好学。用合肥先辈,与北宋包拯、明代周玺并称“庐阳三贤”的元代余阙的话来说就是:“吾肥之民,秀者治读书,朴者服农贾,质直而无二心,勤生而无外慕,强悍而无孱弱可乘之气。”正如前文所述,合肥地处江淮,为皖之中,不南不北不东不西,兼容并蓄,吃得了南方之米,同样也喜欢北方的面,至于同一纬度联系就更强了,因为东西并无什么纵深可言,不信可以听一听从六安到南京的方言,入耳皆是乡音。
合肥三河古镇 国人常常戏言江苏是内斗大省一号,安徽是内斗大省二号,此乃清朝康熙皇帝担心江南省尾大不掉,刻意不以南北分隔,而断然分以东西,就是为了不让形成强大一方的势力。君不闻“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盖因淮河两岸气候差异大,民风民俗不尽同,今天秦岭淮河也是南北分界线,所以安徽、江苏省内由于南北差异形成的分歧由来已久。时至今日,且不评价南京之于江苏的是是非非,就合肥而言,省内也确实找不到第二个可代表南北、辐射全省的折中城市了。
不了解合肥或者不了解安徽的人,在以讹传讹的效应之下,可能会以为安徽各地市都离心离德呢,实际上我认识的每一个安徽各地朋友,大家都希望合肥能够建设得越来越好。与其他内陆省份一样,在没有特殊机遇(如政策加持)或者地理优势的情况下,省会如果都发展不起来,遑论发展省内一众兄弟城市?毕竟合肥不是合肥人的合肥,而是安徽人的省会,就像北京不是北京人的北京,而是中国人的首都一样,谁不想自己的省会(首都)好呢!
今天的合肥,正在努力迈进万亿城市俱乐部,顾不上外面的流言蜚语;而这座城市的努力,不仅是合肥人的,更多是来自所有热爱合肥的安徽人。至于文首提到的安徽各地市对合肥的认同问题,某一天自然会不攻自破,明者自明,对固执己见者,只能说谣言止于智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