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科协充分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到抗疫工作中。广大科协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号召,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充分展现了新时代科协人的奉献与担当。“科协改革进行时”推出“记录者”栏目,忠实记录他们在抗疫一线的真实故事,敬请关注!如果您也是科协人或者您身边有科协人,欢迎提笔将自己或他们的抗疫故事告诉我们!
如果没去武汉做志愿者,田曦应该还在每天窝家里打游戏,被嫌弃不干正事。但他真的出了门,去了武汉,父母又慌了,催他赶紧回家。
他借了表弟的“神车”五菱宏光,从湖北孝感出发,1月26日到了武汉,成为募集并运送医疗物资团队的一名志愿者。“我是湖北人,看着家乡人遭灾,我在家坐不住。”
田曦和他载满物资的“神车”
“以汉口火车站为圆心,围着周边几百公里画弧。”这是田曦在武汉的日常。
看过太多不幸的人和事,他说,不能把自己代入得太狠,要不然就崩了,适时把自己抽离出来,才能情绪稳定地完成更多工作。田曦是众多武汉志愿者中的一员。
田曦
昼夜相连,累到睁不开眼
田曦说,他们配送物资没有弯弯绕绕的程序,有人捐了,他就去取;有人需要,他就去送。武汉市的定点收治医院到湖北孝感的市县医院,都是他的活动范围,此外也会接触需要接送的病患和社区。用他的话形容,他就是个“送快递的”,有时“送外卖”,偶尔还兼顾一把“滴滴司机”。
田曦配送物资的部分接收单据
医院的物资缺口最大。有医院求助,田曦就会带着物资先去转一圈看看情况。“你看一眼医院里,缺不缺(防护用品)就都知道了,要是基本的防护措施都没得了,我们就马上卸货。”
他一般运送的是企业或社会捐赠的防护用品,有时也会帮医院搞定物流。
2月6日,湖北省安陆市某医院购买两万双医用手套,但物流已不能直达安陆。这批手套发到武汉中转,配送任务落到了田曦身上。
他开了五个多小时把这些手套送到了医院,心里有点埋怨医护人员没出来帮忙卸货。后来,他才知道,接货的医护人员当时还发着烧,隔着玻璃看他搬货也十分自责,但还得隔离。田曦知道后也有点愧疚,觉得自己那天他态度不好,“要是知道他们发着烧……”
武汉是物流集散点,有时田曦在市内打转,有时要在武汉和周边城市之间往返。“找货、开证明、接货、评估、运货、卸货分发,再找货……”车开在空荡荡的大路上,枯燥而孤单,偶尔遇到路被挖断或是关卡不给车过,才会激起他一点情绪波动。
“一开始交通、物流、人员都很混乱,导航也很多错误。”田曦说。他按着导航走经常碰到死路,要么路被挖断,要么设了卡。“国道上那么多卡,仅仅是武汉到孝感应城,来回就要检查6次。跑一段查一个,一整天就耗在路上。”但现在他有了经验,熟悉了路况,有时候就会绕开走不通的路,节省时间。“现在摸出规律了,至少知道从哪里拿货,该走哪里,准备什么东西,怎么交接。”
送物资的日子里,任务一个接一个,路一条接一条,有时让他困倦到睁不开眼。要问他具体一天的行程,他也无法准确记起,时间和空间都有点模糊。
某天中午,他接了20万的口罩物资,一趟趟将其运到武汉市江汉区各街道,送完已是凌晨3点多。他却不觉得累,只记得“晚饭吃了旺旺米饼,宵夜康师傅,差点啃碗,真香...”等他回到住处,还没来得及睡着,朋友圈里有医生求助要口罩,他马上带着最后5000个口罩赶去了医院。
他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等处做了5年志愿者,运货对他来说不算难,但每天要跑医院,甚至和病人接触,危险系数有点高。
楼威辰拍摄的武汉街道
见证医患悲欢离合的“第三人”
工作中的楼威辰
“希望下一次你见的花,是出院后的樱花”
楼威辰给求助女孩送的小雏菊
他在卡片上写道:“别害怕孤单,全世界都在爱你,希望下一次见到的花,是你出院后去看武汉的樱花。”
投稿邮箱:kexiegaige@163.com
我们期待您的来稿!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