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东非和西亚的蝗灾登上了各国新闻媒体的头版,上千亿只蝗虫从东非跨过山河大海来到了西亚,就目前来说,这次的蝗灾已经造成了东非许多国家和地区农业停产的严重后果,而印度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印度农业部门统计,此次的蝗灾会使农作物减产一半左右。
那么,如此庞大数量的蝗虫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简单的来了解一下蝗虫
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小伙伴肯定对蝗虫不陌生,通常我们习惯称之为蚂蚱。在我国的许多地方蚂蚱已经用养殖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了。小时候,秋天我就经常去田野里抓蚂蚱,运气好一下午能抓上百只,拿回家简单的油炸,出锅时撒上一把盐,就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蚂蚱是一种喜热动物,因此,它们大都分布于世界上的温带、热带地区,现存的蚂蚱有1万多种,它们形态各不相同。虽然形态不同,但是所有蚂蚱的食性却完全相同,都是以植物的叶子为食。
由于蚂蚱会吃植物的叶子,因此对于农业来说它是一种害虫。从我国的古代开始就有蝗灾的多次记载,人们为了防治蝗灾也是绞尽脑汁。从表面上看,蝗灾好像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事情,实际上并非如此,任何动物的泛滥都有一个周期,而且“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蝗虫泛滥的“天时地利人和”
上面我们说过,蝗虫是一种喜热的动物,所以,温度高就是它们的“天时”。据研究发现,蝗虫最适宜生长和繁殖的温度为28℃-34摄氏度之间。满足这个温度区间的大部分都是在夏秋两季,因此,每年的夏秋交季开始蚂蚱开始孵化,到了秋季达到顶峰。
而地利则是适合蝗虫繁殖和孵化的场所。古人云“旱极蝗生”,也就是说在古代多次的蝗灾都是由持续的干旱引起的,干旱的必要条件是少雨和炎热,其中炎热满足了蝗虫所需的“天时”,而干旱少雨许多河流面积必然会缩减,这就露出了大量的河床。松软的河床下水分较多,能够满足蝗虫孵化所需的25%的湿度。因此,如果气候正常,这些蝗虫卵的孵化率就会大幅度的减少,相对爆发蝗灾的几率也就会变小。
最后是“人和”,为什么说“旱极则蝗”呢?因为干旱时,植被大都比较集中(证明这个区域内水富集较多),而蝗虫的食物就是植物,这就造成了分散的蝗虫集中化,集中觅食,集中产卵,也就为蝗虫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当然,除了以上三点,蝗虫本身的繁殖能力也是主要的原因,一只成年的雌性蝗虫在短短的百天内可产下400个卵左右。这些卵一旦遇到适合孵化的环境,就会大面积高概率的存活,再加上由于干旱而抱团,就极容易形成蝗灾。
东非蝗灾
此时的东非蝗灾的“主角”是沙漠蝗。这是一种生活在干旱地区的蝗虫,往年在东非的沙漠边缘,由于缺少水分和植物,沙漠蝗很难形成气候。但是,此次沙漠蝗如此的泛滥,与我们之前说的“旱极则蝗”不太一样。
因为,像沙漠蝗并不是大旱后的产物,而是降水频繁的产物。一般情况下,非洲的沙漠地区受沙漠气候的影响全年温度较高,降水量小,但是,从去年的10月份开始,东非多次降水,为沙漠蝗的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且本身沙漠中植物较少,沙漠蝗的分布就比较的集中。最后,造成了这次几十年难遇的特大蝗灾。
总结
蝗虫想要泛滥成灾,必须要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就是这种蝗虫必须是群居型的,而群居型可分为主动群居和被动群居两种,主动群居,就是某些蝗虫会主动靠近同类,而被动则是由于气候、植被的分布而被迫群居的;第二就是异常的气候,正常地区持续的干旱或者是干旱地区异常的降雨都是导致蝗虫泛滥的主要原因;第三就是温度,在蝗虫繁殖的季节温度持续在30℃左右的地区适合虫卵的孵化;第四点就是这种蝗虫必须为擅长飞行的飞蝗,像一些不擅长飞行的蝗虫,即使满足了上面三个条件也很难形成气候。
以上四个条件缺一不可。正是因为条件苛刻,所以蝗灾的爆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一旦形成规模,就不太好控制了,因为它们有着极强的繁殖能力和迁徙能力。
举报/反馈

科学猎奇

100万获赞 21.4万粉丝
专注动物科普,你想知道的动物冷知识都在这里
优质自然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