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了解了当生物学遇上经济学时产生的很多有趣现象,这一篇给大家分享心理学与经济学又能碰出什么火花呢?
01
经济学家常常假设人都是理性的,在狭义上是自私自利的,可新近出现的行为经济学却对此类假设提出了挑战。
心理学家做了一个行为实验,他们邀请一群大学生来估计非洲国家在联合国成员国的占比有多大。很多大学生对此毫无头绪,但是他们必须给出一个数字。
这个实验的玄乎之处在于,在给出答案之前,受试者还需要玩一个转盘数字游戏。转盘能够随机转出1到100的任意数字,这一数字和以上实验问题毫无关系。
在转盘上转出小于数字10的学生给出的答案平均值是25%,转出数字大于65的学生给出的答案平均值是45%。也就是说,受试者给出的答案受到了转盘上的数字的影响。
行为经济学研究的就是这类认知错误。在做决定的时候,人们往往会依赖错误的信息,甚至他们可能会从正确的信息推导出错误的结论。
当你打算租一间房子的时候,房产经纪人会通过信息误导的方式,让你做出不太明智的选择。
比如,租一间70平米的房子,你的心理价位是3000元,房产经纪人通常会给你推荐两栋房子。第一栋房子3300元,小区比较安静,环境也不错,装修风格正是你所喜欢的,因为高出预期价格300元,你打算再看一下其他房子。
房产经纪人给你推荐第二栋房子,租金3800元,装修一般,只是因为它刚好在地铁站附近。这个时候,你一定更倾向于第一栋房子,甚至当你看了第三栋更不满意的房子时,你可能马上就决定租下第一栋房子了。
但是这一决定并非是出于理性的选择,而是作为参考的第二栋房子造成的心理落差促使你做出了决定。
02
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如果想要理解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实际所做的选择,必须对人类的动机加以更细致的分析。
为什么在超市购买东西时,如果收银员多找了钱,人们往往愿意主动退还;可是如果某件商品没有被收费,却很少有人退还呢?
人们做出诚实的行为,不仅是因为害怕受惩罚,还因为要受同情和愧疚等道德情感的推动。不管是留下多找的零钱还是没收费的商品,顾客都不用害怕因此而受到惩罚。
然而,这两种不同的行为,可能会触发不同的道德情感。
如果顾客留下多找的零钱,当天工作结束的时候,收银员的收银机上就会显示20美元的差额,她只能自掏腰包补上。
收银员的收入通常不高,想到要让这么一位刚刚接触过的人白白损失20美元,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不好意思。
但是商品就不一样了,如果价值20美元的商品没有被收费,不过是超市的年度利润少了这点钱而已。对于开超市的老板而言,20美元微不足道,因此人们更容易取得心理上的平衡。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将保安业务外包出去?行为经济学同样能够对此给出答案。
毫无疑问,从事特定工作的员工,在效益更好的公司能得到更高的薪水。如果一家世界500强的公司,员工平均收益10000元,却以最低工资标准3000元聘用保安人员,人们在心理上就会觉得有失公平,认为公司至少要给保安人员开出5000元的工资吧!
但是普通的安保公司开出3000元的薪酬,人们却认为合情合理。因为安保公司的效益并不会像世界500强的公司那样好,在一般的就业条件下,普通的安保公司的员工毫无怨言。
03
在传统的经济模型假设中,人们有着明确的目标,并力求实现它。但是,行为经济学研究显示,在很大程度上,人们所做出的选择,实际上与他所处的环境或人际关系带来的心理动机有关。
你一定经常听到人们说“谈钱伤感情”一类的怪话。在他们看来,感情应该完全跳出经济,才能显得纯粹而真挚。
虽然人际关系主要受情感的影响,但是也不能完全跳脱经济逻辑。不妨想想财富和个人吸引力之间的关系,人们一方面嘴上反对“金钱至上”,实际上却表现出拜金主义的倾向。
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富有而又有魅力的男士,一定比一个贫穷但是高尚的人更有吸引力。
在菲茨杰拉德所著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中,主人公詹姆斯·盖茨知道,自己卑微的社会地位配不上向他喜欢的女人戴茜求婚。所以他给自己改名叫杰·盖茨比,一心一意要在物质上实现最大限度的成功。
正式的社交关系市场,也要受到其他市场行为的供求逻辑所支配。人们在评价潜在婚姻伴侣的时候,似乎都希望对方老实、忠诚、健康、聪明,外表有魅力。但是女性一般都承认,经济上成功的男人更有吸引力。
也就是说,在经济上取得成功,物质生活更为优渥的男性更容易受到女人的青睐。这就导致了很多有趣的社会现象,比如,为什么人们结婚的年龄会越来越延后了?为什么住在农村的人比住在城里的人更早结婚?
04
经济学家的人际关系市场模型,能够解释不同情况下人们对待婚姻时所做的抉择。你一定会觉得不可思议,人们结婚的年龄居然会与经济学有关,而且结婚年龄竟然因为城乡差异而出现不同。
有调查显示,20世纪60年代,人们结婚的平均年龄是21岁;到了2004年,人们结婚的平均年龄提高到了26岁,为什么年轻人结婚越来越晚了?
原因之一是,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接受教育所花的时间也因此提高。比如,一个世纪以前,一个有高中学历的人就能够在银行找一份出纳工作;可如今,他至少得是个大学生。
另外,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而言,过早结婚的机会成本提高了。与此相反,错失有魅力伴侣的机会成本,反而降低了。
传统上,早结婚的一大好处是,趁着好人全被别人抢走之前,找个有魅力的伴侣,先下手为强。但现在似乎不必担心落在别人后头,凭借较高的收入,较高的教育水平,人们更容易找到潜在的结婚伴侣。
为什么住在农村地区的人比住在城里的人早结婚?
不论住在农村还是城市,如果愿意在正式结婚之前等得更久一些,越有可能维持长久的婚姻关系。农村地区的人之所以结婚比较早,是因为他们错失最佳伴侣的机会成本比较高。
如果住在大城市里的某个人,错失了跟迷人的潜在配偶结婚的机会,总还是会碰到大把单身的年轻人,并最终找到条件差不多的替代者。
要是一个住在农村的人,错失了一次结成良缘的机会,那么他很有理由担心,将再也遇不到那么迷人的伴侣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较低,相应从事需要花费时间才能取得事业成就的人也就较少。所以对于农村地区的人来说,多等一段时间再结婚,预测伴侣能否取得成功的动机并不那么强烈。
当心理学遇上了经济学,我们可能会做出一些不那么明智的决定,行为经济学解释了我们为什么判断出错的原因。
至此,《牛奶可乐经济学》一书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希望大家看了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