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充电桩,两个孩子的父亲,儿童心理爱好者,期待学习型父母的关注,同交流,共进步。
在心理学上曾有过一系列非常残酷的实验:恒河猴实验,这个实验用于验证早期的亲子关系对儿童的成年后的影响,之所以说它残酷,是因为这一系列实验是建立在剥夺的基础上的。
哈洛的恒河猴实验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简述):
第一个阶段:
把刚出生的幼猴放置到一个铁笼里,铁笼里面有一个代母,代母身上有供幼猴生存的乳汁提供,但却充满攻击性:不时会发出怪叫声吓唬幼猴,能吹出冷风,还有铁钉会刺伤幼猴....
总之铁代母会用种种方式对幼猴实施极致的虐待,按照正常的逻辑,这些幼猴应该会躲避或者攻击自己代母,但实际结果却让人吃惊。
无论代母如何虐待幼猴,幼猴都不离不弃,只是在代母虐待它们时保持一定距离,等代母的残酷行为结束它们就会立即返回,紧紧抱住代母。--那些被虐待的幼猴似乎依然很爱甚至依恋那些虐待它们的代母。
第二个阶段:
这些被虐待的幼猴长大后被放归猴群,但它们完全无法融入猴群,甚至无法进行交配这一本能行为。
为此,哈洛再次开始他的残酷:制作了一个架子绑住这些被虐待大的猴子,让正常的公猴与之交配生育。
让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这些猴子顺利怀孕并且生下了幼猴,但是对幼猴完全没有爱可言,它们用了和铁制代母般的残酷来虐待自己的孩子,甚至有的母猴咬下了自己孩子的手指...
这两个实验综合起来揭示了一点:早期的亲子关系会影响孩子的未来发展,这份关系直接影响着孩子对待世界的态度和方式。
而同样提出类似观点的,还有法国心理学家瓦隆,瓦隆指出:
“儿童对人们的依恋心是发展儿童个性极端必需的。如果儿童没有这种依恋心,就可能成为恐惧和惊慌体验的牺牲品,或者将产生精神萎缩现象,这种现象的痕迹可以保留一生,并影响到儿童的爱好和意志。”
有的家长会有疑惑:我不可能像哈洛的实验那样对待我的孩子,但我的孩子仿佛也并不听话、不自信、不能善待他人...这是为何?
哈洛的实验无疑是一种极致(残酷)的依恋关系体现,多数的父母并不会如此对待孩子,但亲子间的依恋关系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总体上能划分为三种类型,只有其中一种(安全依恋型)能造就孩子健康人格。
依恋关系的三种类型
依恋关系主要分为3种:安全依恋型、逃避型、矛盾型。依恋关系体现了孩子对父母以及这个世界的信任。
好学的家长又会有疑问:我怎么分辨是否与孩子建立了哪种类型的依恋?
要分辨这一点非常简单:通过母亲离开时孩子的表现,就可以判断出亲子依恋关系的类型。
安全依恋型:妈妈离开时,孩子会哭闹、焦虑、缠住妈妈,甚至追着妈妈跑;
妈妈离开后,他的情绪容易被抚平;
妈妈回来时,他很高兴,会让妈妈抱着,要和妈妈亲热;
妈妈带他出去玩,妈妈在场时他玩得很欢,但是不会远离妈妈的视线,通常以妈妈作为自己活动的基点,玩耍时常常回到母亲身边寻求安慰,或者确信自己的妈妈还在。
这样的孩子,通常比较合作,很少生气,对陌生人也友善。
逃避型:妈妈离开时很少哭泣;妈妈离开后反应也不大;妈妈回来时也不太高兴并设法逃避母亲;这些孩子在需要时不会寻求帮助,常有愤怒情绪,对陌生人不在意。这样的孩子几乎没有和人建立交往关系,因为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长大后不懂得怎么跟人相处。矛盾型:妈妈离开之前,孩子就开始焦虑,他紧张地关注母亲的行为,生怕母亲离开,因此不能尽兴地玩耍;妈妈离开后,孩子更加不安,情绪难以安抚;妈妈回来后,孩子的行为也很矛盾,既想亲近母亲又想通过尖叫、踢打来拒绝母亲;这样的孩子对周围环境的探索主动性不强,很难安抚,对陌生人也不友好。他虽然渴望交往,但是因为对人缺乏信任,长大后很难和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孩子和母亲形成的依恋关系,是孩子人格发展的基础,决定着孩子未来将以什么样的状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那么,我们怎么与孩子建立起安全依恋型的亲子关系呢?如何与孩子建立安全依恋型依恋关系要与孩子建立安全依恋型关系,准确来说是与1岁前的幼儿建立安全依恋型关系并不困难,在前两天的文章里面反复强调的一点是:1岁前的孩子需求是相对简单而且单纯的。在这之前,我们先避避“坑”,学习如何避免形成矛盾型关系和逃避型关系。前文所述,分辨各类型依恋关系的标准是在与母亲分离时孩子的表现如何,而避免矛盾型关系和逃避型关系的核心仍然与分离有关。在心理学上,把亲子分离分成三种类型:第一,成熟分离。一边给予爱,一边坚定地告诉孩子或亲人,你是你,我是我。这样一来,关系仍然亲密,但关系中的两个人都拥有独立而健康的人格。第二,拒绝分离。这样的关系不一定亲密,可能还非常恶劣,但关系中的两个人必然会黏在一起,仿佛在演爱与恨的双簧戏。第三,单纯分离。虽然名义上是亲人,但拒绝爱与亲密。如果两人都是成人,这种关系很难维系,如果是亲子关系,那么孩子会遭到难以挽回的伤害。没有分离,孩子不能成人,没有爱,孩子一样不能长大。拒绝分离,就是矛盾型依恋关系的形成原因与最终结果:在幼儿期,其表现为母亲拒绝与孩子分离,时刻希望与孩子黏在一起,操纵孩子、放纵孩子,以牺牲自己为代价的方式来养育孩子。这就让幼儿身心独立性被剥夺,必须依赖母亲生存。这样的情况下,只要母亲离开,孩子就会非常焦虑。
单纯分离,就是逃避型依恋关系的形成原因与最终结果:在幼儿期,母亲或主动或被动的拒绝孩子,她们生育的目的本就是扭曲的:或为了金钱,或为了绑住恋情的对方,或只是为了完成生育任务...总而言之,她们自身并不喜欢孩子,也不愿意照料孩子,对于他们而言孩子只是一个工具,诸如纪实电影《何以为家》中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又或者是被动与孩子分离,例如当下一些家庭因为生计问题,在孩子生下来后就被迫与孩子分隔两地,孩子刚刚从母亲身上获取一点安全感,母亲就必须离他而去(无论理由多么充足,但这在婴儿看来是无法理解的)。成熟分离就是安全依恋型的形成过程以及最终目标,接下来我们详细地补充一下如何与孩子建立成熟分离、形成安全依恋型关系:1.有规律地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1岁前的孩子,其生理需求是非常简单的:吃喝拉撒睡。而有规律的满足孩子可以让他从身心感到满足,进而转化为安全感,此阶段的安全感更趋向于生存的安全。但必须注意的是,“有规律”指的是父母去适应孩子的规律,而不是让孩子适应家长的规律。例如一些母亲觉得孩子夜奶是一件麻烦事,在月子期后就强行给孩子隔断夜奶,这就会造成孩子的安全感缺失。另一个“规律”指的是父母太过随心:妈妈高兴了就不断地给孩子奶吃,不断地亲吻孩子;不高兴了就等到孩子哭了才喂奶;忙的时候一天都不看孩子几眼……这样的不考虑孩子需要的养育方式会让孩子觉得这个世界是不靠谱的,是充满了不确定因素的。
2.1岁前,稳定让宝宝获得安全感6个月~1岁是形成依恋关系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家长要给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孩子从妈妈的亲热、爱抚、及时的喂养、交流、注视等行为中体验到妈妈的爱,获得安全感,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比如自信、信任、友好、友善、勇敢等。这些品质,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就呈现出来了。如果依恋关系不稳定,容易导致宝宝缺乏安全感。有的家庭,父母过于忙碌,没有时间照顾宝宝,就雇保姆或者把宝宝寄养在亲属家,这种情况极易导致宝宝安全感不足,宝宝担心妈妈离开,几乎每天都生活在惶恐当中,见到妈妈就黏上了。3.让宝宝快乐成长心理学家罗耶说:“在唤醒婴儿的感官愉悦的过程中,父母扮演着第一个重要角色。通过他们对婴儿的日常照料——喂奶、换尿布、亲抚,婴儿发现了皮肤的接触、音乐般的嗓音、甜腻的奶香、妈妈温柔的目光给他带来的快感。”而快乐是一切积极情绪的基础和归宿。一个在6岁前就获得了快乐的孩子,一定能够打下良好人格发展的基础。
4.不忽视宝宝的独立很多家庭过于溺爱宝宝,无条件满足宝宝的一切需求,宝宝有了自己做事的欲望时,父母为了安全,极力阻止,妨碍了宝宝独立能力的形成,使得最初建立起来的安全依恋感逐渐发展成过度依恋、依赖。那些祖孙三代生活在一起的家庭,由于祖辈对孙辈呵护有加,更容易多溺爱少教育。另一个层面则是母亲自身的心理缺失,因为生育而失去了工作的职场妈妈,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存在价值转移到孩子身上,认为孩子就是实现理想自我的方式,这就让妈妈不自觉的包办、放纵孩子。须记得孩子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妈妈的自我价值实现,应该是从家庭中体现,而不是孩子。5.和宝宝亲密接触有的年轻妈妈过于贪玩,觉得宝宝小不懂什么,吃饱穿暖就成了,当襁褓中的宝宝向妈妈发出爱的呼唤的时候,她们并不敏感,也不喜欢抱着宝宝,不经常抚触、亲吻宝宝,甚至对宝宝爱的索求置之不理,导致宝宝情绪不稳定,对这个世界很不信任。爱孩子被高尔基称为“连母鸡都会做的事”,但一旦赋予教育的因素,就要求为人父母的我们学会如何释放这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