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
战胜恐慌和战胜病毒同样重要
既要严阵以待,也不必草木皆兵
那么,就个人而言,是否可以进行心理调适?有哪些好的方法?
被隔离和封闭管理的人们应该如何调整心态?
记者就此采访了云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副教授、云南省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叶存春
就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解答。
记者:面对当前疫情,您认为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会对个体和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心理影响?
叶存春:新型冠状病毒出现以后,不仅个人民群众带来身体的危害,同时也带来对个人和社会心理的影响。这个影响是客观的、不容忽视的。就个人而言,容易产生一些心理或者行为问题,例如恐慌心理。因为就目前而言,一部分人对这种病毒的危害性以及它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是不太知道的。这种不知道,自然而然的会让他们感到恐惧,害怕和担忧,出现如下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
第一,焦虑。当焦虑产生时,人们会坐立不安,过度担忧,老喜欢东想西想,甚至会出现一些他想象中的恐惧。
第二,抑郁。抑郁很可能会让人的情绪比较低落,缺乏积极的期待和自信,甚至对生活和人生感到绝望。
第三,恐慌。本次疫情对一些个体而言是一个重大的应激事件,应激的过程里面人们可能会出现行为无序、身体机能发生紊乱、失眠、食欲不振、精力疲乏等症状。过度的恐慌还会导致群众去大量收集一些食物和一些大家认为的可以防止病毒的产品,甚至还会听信某些谣言,发表不适当的言论。
就社会层面而言,由于受疫情传染扩散面大以及风险程度高的影响,疫情下的社会心态往往发展迅速且容易变化。受民众普遍焦虑、恐惧、恐慌等负向情绪的影响,社会心态会表现出一定的认知偏差和行为异常。由于民众医学知识的匮乏,对统计数据的解读主观性较强,故而容易出现偏听偏信、谣言、从众等心理。这样的背景下,即使是不明情理的煽动,都容易点燃群体激愤,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事件中的民众容易情绪化,散失理性思考。因此疫情之下尤其应该注意社会心理预警,防患于未然。
记者:保持良好的心理是应对和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的重要方面。就个人而言,是否可以进行心理调适?有哪些好的方法?
叶存春:面对这场冠状病毒引发的心理问题,大部分人通过自我心理调适可以让自己恢复原来的心理和生活状态。常见的心理调适方法如下:
第一,有效的运动。冠状病毒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容易侵害一些体质弱、免疫力比较差的人群。病毒感染或者疫情都是在自然选择过程里的客观存在,人本来就生活在一个病毒所包围的世界里面,但是有些人一生都可能不会生大病,这跟身体免疫力和心理素质有很大关系。近年来,人们身体素质普遍下降,更容易被病毒侵袭。预防感染的最好措施就是通过有效的运动健身,来加强自身的免疫力,从而降低被感染的风险。这段时间可以设计一个运动方案来让自己更好地运动,通过运动还可以改善自己的睡眠质量和饮食状态。
第二,正确对待舆论宣传。面对恐慌,我们要能够正确地看待网络里面的一些舆论宣传。应该关注国家正式发布的一些信息和宣传,不要听信谣言和小道消息。学会区分非正规渠道的一些传说、谣言,这样可以让我们建立正确的认知,避免被一些负性的、不正确的舆论和宣传报道影响到自己,继而消除自己的某种恐惧或者恐慌状态。
第三,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心理学家认为,预防某些疾病感染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
(1)豁达法。豁达就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烦恼,你的心胸应该开阔大度。遇到某些事情,不要老往坏处想。
(2)松弛法。松弛法可以结合放松训练等方法进行。当我们在恐慌或者情绪不良时,可以采用呼吸放松、意念放松、运动以及肌肉放松等,让自己进入到某种身体、情绪以及思维都达到舒适的状态,当整个身体放松时,容易消除自己内心的杂念,有利于调节我们的情绪和情感。
(3)制怒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愤怒是很重要的。冠状病毒发生的时候,一些人可能会出现愤怒、怨恨、怨天忧人的情绪,出现如“为什么会落在自己头上啊?”的想法。对于这些困扰,我们需要平和心态,防止自己出现愤怒和抱怨。在制怒的过程里,我们要学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不让消极的情绪影响自己。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心态可以消除一些不良情绪。
(4)心闲法。就是不要把自己的神经绷得太紧。在高度应激的过程中,人容易紧张、焦虑,这就需要消除身心疲劳,克服心理障碍,保持一种健康、悠闲的生活状态。同时不要老是去盯着冠状病毒疫情事件,试着去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来培养自己的生活乐趣,做到劳逸结合,放松后我们会更理智。
(5)思维平衡法。一个人如果出现焦虑、恐慌的情绪,主要是由自己的一些错误思维方式引起的,比如总是觉得这种病毒非常可怕,自己很有可能会被感染到。这时就需要使用思维平衡法,用理智来战胜自己的情绪。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要认识到,虽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有很多传播途径,但也可以找到一些预防的方法。例如可以通过收集更多的信息,做好防疫工作,让自己确信自己不会感染冠状病毒。当我们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的时候,一些焦虑或者恐慌心理是可以消失的。
记者:当前在防疫工作中,针对疫情的传播,采取了隔离和封闭管理的办法,这些被隔离和封闭管理的人们应该如何调整心态?
叶存春:因感染而被隔离的个体心理负担往往比较重。我想说被隔离不代表被孤立。其实我们可以这样说,所有的人现在都在被隔离,只不过是说隔离的情景和地点不太一样。有些人在家里隔离,有些人在医院里面隔离。在隔离的过程里面,我们要去除不必要的心理和思想负担。不管你是单独隔离,还是集中在一起隔离,最重要的是要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防疫措施,比如说要勤洗手,带好口罩,接触了感染人群后要注意衣物消毒等。大部分隔离的民众其实并没有真的感染了这种冠状病毒,只不过因为接触了冠状病毒患病人群,有被感染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可能性并不表明真的已经被感染。所以消除这样的一种心理负担也是非常重要的。被集中隔离的群众没有必要产生愧疚、后悔等心理负担,因为从隔离制度来讲它只是表明你曾经接触过感染者,跟他同行过、聚餐过,存在比没有接触感染者更高一些的概率而已。我认为集中隔离要比单独隔离好,集中隔离能得到医生的指导和保护,对于没有感染的人可以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对于感染者可以在最佳的时间点进行治疗,增加治愈概率。所以被隔离的民众没有必要产生愧疚、悔恨、自哀自怨的心理,这种负性的认识本身对身体健康就不好。
记者:在防疫中,有一些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对这些病例以及他们的家属,应当如何进行心理支持?
叶存春:假如家庭的某位成员被列为疑似病例,这个家庭就需要注意,疑似不代表确诊,但我们在护理病人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冠状病毒感染的预防工作和消毒工作。确诊病例的家属一定要注意避免在消毒之前接触病人的物件。此外,民众对于有感染者的家庭一定要注意不歧视、不排挤,我们要更用心去接纳这些家庭。这些家庭并没有错,疫情可能发生在任何地点,任何家庭。因此,不是这个地区、不是这个家庭的错。假如要说错,也是冠状病毒的错。家庭成员出现病例,是整个家庭的困难,我们更应该好好地去包容和接纳这些病例及其家庭,给予这些家庭和病人更好的心理安慰和心理支持。这才是作为一个大爱的国家,一群大爱的人民应该做的。
记者:当个人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却难以解决心理问题时,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或方式获得心理援助?在寻求心理援助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叶存春:冠状病毒在肆虐的过程中必然会带给人们恐慌、焦虑、抑郁、害怕和担忧等一些心理问题或者心理障碍。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不是神经症或者精神病。这只不过是在强烈的应激条件之下所产生的一种暂时的心理紊乱。这种情况下,我不建议去某些采用药物治疗的例如医院精神科等机构,因为这种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事件所引起的,所以不需要以症状为主的心理治疗而应该聚焦于以解决问题为主的心理咨询。我不建议对这种心理紊乱采用药物治疗。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它对于社会功能的恢复不一定有积极作用,所以第一时间最好不要轻易地使用药物对这类应激心理进行治疗。大家注意要把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区分开,要避免去一些不正规的或者以药物治疗为主的机构,最好求助以心理咨询为主的机构或部门。官方、民间都在积极参与疫情的心理援助行动,但偶尔有不具备专业资质的搅局者出现,大众需要提高辨别能力。如何分辨靠谱的心理机构呢?国家或地方知名高校、隶属于国家、省市级社科联或科技厅局的心理学专业机构等一般比较权威。机构往往隶属级别越高,自身实力越雄厚。可以在开设心理学专业的高校(师范院校一般都开设此专业)所开展的心理咨询平台上寻求帮助,这类高校心理学师资会比较强。当然还可以寻求一些正式注册过的心理学专业学会和机构的帮助。这些专业学会一般拥有大量的专家教授和临床心理学的博士、硕士,专业性很强;这些组织会对他们成员的行为进行约束,这对来访者而言是一种保护。
当你需要心理求助的时候,你先要去了解相关地区心理机构的背景和技术力量,不要盲目求助,切忌病急乱投医。需要了解机构的隶属部门、专业技术力量、专家学者的临床经验、机构是否曾经有灾后心理援助的工作经验等等。大家也可以就这个机会去多了解一些正规组织。就云南本土而言,云南省社会心理学会专业优势突出,汇聚全省心理学专业力量,曾经在鲁甸地震后坚守灾区第一线持续七个月开展心理援助工作,在昆明火车站“3.01暴恐事件”中第一时间介入遇难者家属心理支持工作。本次疫情,云南省社会心理学会开展了线上抗疫心理咨询。具体情况可添加微信公众号“云南省社会心理学会”了解。
记者:前面我们谈了个体应对疫情的心理援助问题,那么,从政府层面来讲,抗疫心理服务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叶存春:首先,公开透明的信息是打破谣言,纠正社会认知偏差的重要基础。信息公开程度是民众对政府信任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政府要用好主流媒体,发挥其公信力高的优势,及时公开发布权威信息。主流媒体要积极发声,相关部门应引导民众关注权威信息发布渠道,保证信息的科学、准确、及时。目前,有关疫情的信息泛滥,对于没有信息辨别力的人来说,信息过载与信息缺失一样会造成恐慌和盲从心理。政府需要保持警醒,适时辟谣。新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简单便捷,网络成为民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政府需要加强网络信息管理,追踪网络舆情,收集民意,及时反馈,积极正面引导民众心理,促进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
其次,在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抗疫心理服务工作时,政府应做好积极动员和组织协调工作,严把质量关。在筛选心理机构或心理咨询师时要注意,疫情背景下的心理服务和平时的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是有明显区别的。最大的不同是疫情下的心理问题是在应激条件之下产生的,因此需要甄选经验丰富的专业机构开展工作,咨询师要有在灾害现场做心理服务的经验,也需要具备处理应激状态下的心理问题的技术。一些心理爱好者自发为来访者提供心理服务的初衷是好的,但不具备专业危机干预或丰富心理咨询经验的人去做危机干预,有可能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和机构在组织招聘心理咨询师开展抗疫心理咨询工作时,最好能够聘请有灾害心理援助经历的专家或者有健康心理学背景的专家。此外,政府安排心理咨询工作时需要健全心理服务制度,保护来访者隐私。
最后,民众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心理援助平台了解不充分,对心理咨询接纳度低,往往会延误心理援助时机,加重心理疾患。因此,政府需要加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咨询服务。
记者:最后,作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工作者,您最想对民众说些什么?谢谢!
 叶存春:首先,普通民众如果有心理不适难以排解,需要第一时间去寻求专业帮助。其次,在面对这次冠状病毒感染的时候,应该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要相信我们的医疗机构,相信我们的国家!任何事情的发生,都需要我们冷静地去思考和面对。人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环境里,大自然的环境、条件随时随地在变化,这些变化必然会给人类带来一些挑战。既然这样,我们就需要去思考一个问题——在疫情面前需要做什么呢?需要保持理智和冷静,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和我们的党共进退,和我们的政府一起去应对这次困难!其实,我们中华民族在5000年的历史里也挺过了很多的大灾难。相信这次冠状病毒感染也像17年前的“非典”一样,疫情只不过一时的。这次疫情可能会造成我们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暂时紊乱。但是我相信只要万众一心,我们共同的去面对、去克服这些困难,困难是能解决的!一个新的事物的出现,无论好的还是坏的,都可能造成人们意识的困扰,出现一时的紧张和兴奋,都是自然的。我们需要注意心态的平和,才能让自己更健康!拥有良好健康的心态,我们是不会被打败的。只有消极心理才会打败自己。
拥有健康的、乐观的心理状态,保持一种良好的行为方式是应对这次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最好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作为普通群众,维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就是对一线防疫工作的最大支持!谢谢大家!
叶存春: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心理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云南省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长期坚持一线临床心理咨询工作。累计为12000多名求助者做过心理咨询,培养了100余名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方向的研究生,同时为云南省培养了大量心理咨询师。本次疫情,叶存春副教授义务为心理咨询师作疫情心理咨询线上培训,并担任多个抗疫心理咨询平台的心理咨询督导。
云南网记者采访整理报道
举报/反馈

云南网

269万获赞 10.3万粉丝
世界看云南的窗口 云南看世界的视角
云南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