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之前我的习惯先要分析当时的文化背景,这样才能令阅读者更加清楚后面所要叙述的内容。任何事物产生都是离不开环境和文化氛围的,这个在文章之前写明白,会更容易推广中国传统的文化,而且我习惯必究史料,多个资料参考才敢发布出来,虽然略显啰嗦,但是我感觉这才是一个写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应该持有的态度,当然我的水平有限,有些资料和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我尽量用中立角度来分析解说。
明代文化氛围和环境。
明代中后期,江南文化圈崛起,这个圈子可不得了,除了向两宋学习优秀的文化传承,还私人翻翻刻两宋文化典籍,这些文化典籍可不是某些人想象或者攻击的,只翻刻儒家经典,两宋的科技书籍、民间文化书籍也非常居多。
刻版
明 喻子十三种秘书兵衡
戚继光 练兵实纪
历观中国唐宋明三个朝代,都是文化的巅峰,尤其是明代如果翻阅明代出版的书籍,发现更趋向于民间文化,四大古典名著能得以流传,同民间书局和文人参与刻书是分不开的。我们现在还能看到宋刻本,同明代民间刻书是分不开,他们在保持中国文化传承方面贡献不能抹杀,而且参与刻书往往是文人,其文化修养也保证了图书质量。明代不但翻刻很多宋代科技书籍,还在当时刻印了很多军事、科技著作,这些我会另外写一篇文章进行论述。敬请期待。
比如明代著名戏剧家、小说家李渔,其创办“芥子园”书局初期就是为了防止自己的书籍被盗版,维权是非常令其苦恼的,所以他索性自己写书自己刻书自己发行出售。《芥子园画谱》就是其主持刻印的。(注:实际李渔是编得《芥子园画传》,世称“王概本”。沈心友主编,王概三兄弟临摹,本人百家号有《芥子园画谱》系列,而《芥子园画谱》是巢勋本,增加了一些原来《芥子园画传》所没有的画家作品,采用的是石印技艺,个人认为质量不如《芥子园画传》的木刻本,石印本和木刻本区别就是后者更能体验还原毛笔的墨色变化。)
李渔
芥子园画谱(画传)
芥子园画谱(画传)
胡正言的《十竹斋画谱》是中国古代雕版印刷的巅峰,而且早于《芥子园画传》,胡正言的“十竹斋”代表了中国雕版印刷的先进技术,比如他的书是集饾版、拱花等多色套印技术,文化价值则集绘、刻、印于一体。
胡正言 十竹斋画谱
胡正言 十竹斋画谱
江南四大才子和明四家之一的文征明更是在文化艺术方面成就不可抹杀,其同二个儿子共同编著的《停云馆帖》是中国历史非常重要的书法名帖之一。
文征明 停云馆帖
上述的内容,我在我之前的文章均有涉及,在这儿不再赘述,有兴趣可以关注我,翻阅我的相关文章。
关于明代文人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实际我认为相对还是宽松的:
客观讲,明代文人特别多,突出的特别多,而且对于女性也持宽容态度,读书绘画都是可以的,有些出名的女画家也得到世人尊敬。
文征明玄孙女文俶
比如明末清初姜绍书编《无声诗史》为明代的所有有名气的画家及画作。全书共七卷,里面就散列明代画家四百七十余人的传记,前四卷收约二百人,卷五为女画家二十余人,卷六、七所收则为作者认为"丹青别调,画苑附庸", 存姓字以备查考。可见明代文化艺术成就是有多高。
无声诗史
我并不是明粉,我对于明代文化的喜爱完全是因为在翻阅明代书籍时,受到了震撼。我也经常翻看一些清代古籍,对我的印象,精品书太少了,而且书的题跋居然占到篇幅三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可能是为了好卖,或者为了抬高价值 ,或者为了保护自己,比如林则徐曾在一本书上题序,被发配后,编著者把没有付梓印刷的书版,连夜把林则徐的题序给挖掉重刻。明代文人是怎么度过一天的呢?
明代孙克弘 《销闲清课图卷》就用绘画形式给我们展现了明晚期文人的闲雅生活方式,依次描绘:灯一龛、高枕、礼佛、烹茗、展画、焚香、月上、主客真率、灌花、摹帖、山游、薄醉、夜坐、听雨、阅耕、观史、新笋、洗研、赏雪等林下清课二十段,每段加上点题数语。此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孙克弘 《销闲清课图卷》19 新筍(笋
孙克弘(1532—1611),明代书画家、藏书家。一作克宏,字允执,号雪居,松江(今属上海市)人。礼部尚书孙承恩子。以荫授应天治中,官至汉阳知府。生性巧慧,声音洪亮,状貌疏野。所居四壁皆画苍松老柏,崩浪流泉,有一种澄泓萧瑟之意萦绕其间。他喜交友,陈继儒谓其“好客之癖,闻于江东,履綦如云,谈笑生风,坐上酒尊,老而不空”。卒年八十(一作七十九)。天资高敏,刻意书、画,画山水学马远,云山仿米芾,花鸟似徐熙、赵昌,竹仿文同,籣仿郑思肖,时写人物、仙释,兼带梁楷,纵横点缀,皆有根据。名重一时,求绘事者填塞,多命门士应之。善用枯老之笔行干作花,或著色或水墨,皆极古淡。所居曰东郭草堂,列名迹於秋琳阁,盘礴觞咏,客至如归。晚年屏却一切,仅写墨梅,亦有雅尚。书仿宋仲温,八分宗汉。
孙克弘画作
孙克弘画作
孙克弘画作
明代有名声的文人是非常多的,但是不是所有人才能入仕,而且当时明代政治环境确实不也太尽人意,但是好在明代并没有去干涉民间刻书,也不干涉文人的生活追求和聚集聚会,至少明代文字狱方面实际并没有有些人描述的那么严重,无非是清粉为了拉垫背所有意黑化的。很多文人都在吐槽时局,也没有见到受到刑罚。这在满清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画卷一:灯一龛:小斋幽寂。夜雨篝灯。坐对终夕。为戴发僧。
画卷二:高枕:樊笼解脱。每遇暑昼时。饱食缓行。继以偃息。自欣骨节有少趣。
这些不能入仕的文人,虽然有满腔治国抱负,但是却没办法中举,最终只能选择所谓退隐,当然也有很多讨厌做官,他们过得是半隐半耕半读的状态。有些骨子里自然也是想得到朝廷赏识,有些则是完全归隐。不管什么的状态,他们的生活状况我们一般只能从文字中分析。礼佛:非能雅究三昧。五蕴全空。第奉皈依。以警妄衷。(画卷4)
烹茗:顾渚天地。吴越所尚。中冷惠泉。须知火候。一盏风生。其乐奚如。(画卷5)
这些归隐或者半隐的文人怎么度过自己的一天呢?人家过得非常充实的,可不像我们现在一天就是刷手机,刷视频,看电视,打牌打麻将,人家那是非常有逼格的。展画:宋元名笔。不及尽睹。独于近代名家。时获鉴赏。以清胸臆。(画卷6)
焚香:磁炉沈速。爇火时温。幽芬馡满。四壁生馨。 (画卷7)
月上:几树梧桐。一轮初驾。微风飘拂。景色可喜。 (画卷8)
本文依据的明代陈克弘绘制的《销闲清课图卷》,就用绘画的方式给我们展现了明晚期文人的闲雅生活方式。也是非常研究明代文人生活的重要参考史料。主客真率:床头积酝。鱼菜可辨。往来无拘。形骸殊适。(画卷9)
灌花:盆草时卉。窗前种种植之。以见生意。 (画卷10)
之前虽然有一些画作是描述文人聚会和文人生活状态,比如大约是南宋依据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绘制的《归去来辞书画卷》是讲述一个的生活状态。
归去来辞书画卷
北宋李公麟版《兰亭修禊图》、元赵孟俯(元代赵子昂,那个字是显示不出来,只有用同音字代替)版《兰亭修禊图》、明文徵明版《兰亭修禊图》、明唐寅版《兰亭修禊图》、明钱贡版《兰亭修禊图》、明钱榖《兰亭修禊图》只是描述单一的生活事件,或者只是表达文士们的“曲水流觞”活动罢了。
宋 李公麟 兰亭修禊图
唐寅 兰亭修禊
而《销闲清课图卷》这个画卷,则是很全面的表达文人的一天生活状态,此图卷共绘制了二十景,一景一题,记述文人们一天的消闲过程。用笔运色皆极为简淡,以景点题,求其意到耳。竹(上疑脱一字):数竿苍玉。青翠如沐。日影筛金。风奏瑶琴。(画卷11)
摹帖:前代遗墨。性拙不能尽得其彀。时切效颦。庶几腕中自有生意。 (画卷12)
山游:小艇摇曳。秋水清泚。寻名山以遨游。畅然而得真趣。(画卷13)
薄醉:醇酒清歌。聊适余兴。毋蹈沈酣。德仪兼令。 (画卷14)
其文化艺术价值自然是非常大的,我们可以从中了解明代甚至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而且也可以从侧面反映明代文人实际生活还是富足的,起码相当于一个现代的中产阶级,这同明代很多文人会在消闲之余,可以从事一些经济工作,比如置办了田产,或者字画出售,或者出书赢利,或者有收入保证。这些也是保证他们能悠闲”销闲“的最大基础保证。也可以证明明代江南一带的经济发达,经济环境宽松,稍有点经济头脑都能获取财富。夜坐:蒲团孤坐。万籁俱寂。人境自远。此际不知在尘埃间着。(画卷15)
听雨:人事不扰。坐听雨声。北窗微风。凉飔时袭。于此悠然入庄周之境。(画卷16)
阅耕:游目青畬。茕哉夏畦。歌发缓行。筋力忘疲。(画卷17)
观史:理学名书。老眼不入。裨谈杂志。聊以永日。 (画卷18)
有个特别要指出的是唐寅穷困潦倒的原因,实际从史料来看,是他自己有点”作“,他花天酒地,还不听劝,也不去经营和增加财富,坐吃山空导致的。这些文人有这样的追求,也是受水墨山水画鼻祖王维的影响,而王维的《辋川图》对后世影响深远,同时陶渊明这个归隐也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从大方面来看,中国古代儒、道、释是不分家的,对中国文人的影响更是非常的大。新筍:春芽可羹。亦能佐茗。良友剧谈。胜事可人。(画卷 19)
洗研:临池涤垢。端歙时润。雾卷松膏。千军常胜。(画卷20)
赏雪:长林初霁。璚瑶盈尺。呼僮命觞。心胆澄彻。 (画卷21)
明孙克弘 《销闲清课图卷》20 洗研
明孙克弘 《销闲清课图卷》21 赏雪
此画卷第一幅就是有点像带发修行修佛的日常,当然画家可能本身信佛,但是明代文人实际大部分是修禅,这个修禅虽然带有佛家的,但是道家也有类似的修炼,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亲近自然获取灵感,和大自然共鸣,这些都是庄周道家思想所提倡的。也最为符合文人们的隐居生活。
举报/反馈

艺术泛舟

25.8万获赞 2万粉丝
侃侃书画、文化、艺术和分享书画、文化艺术
文化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