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2019年,中国大陆人口已突破14亿,但新生人口数量再创新低。对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张毅1月19日对人口数据进行解读表示,出生人口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减少。
张毅认为,我国正处于人口发展的关键转折期。目前,受出生人口减少影响,人口总量增长略有放缓;城镇人口比重超过60%,城镇化水平继续提升;劳动年龄人口有所减少,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
出生人口降低源于育龄妇女减少
2019年末,我国总人口(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人口,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为140005万人,与2018年相比,人口净增467万人,自然增长率为3.34‰。
全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比2018年减少5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比上年下降0.46个千分点;死亡人口998万人,比2018年微增5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4‰,略升0.01个千分点。
张毅表示,2019年我国出生人口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减少,特别是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减少。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比2018年减少500多万人,其中,20-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减少600多万人。另外,生育水平略有下降,也是影响出生人口减少的因素。但从生育孩次看,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比重明显高于一孩,2019年二孩及以上比重达59.5%,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这说明“全面两孩”政策持续发挥作用。
老年人口增幅明显放缓
出生人口数据降低带来了公众对人口老龄化的担忧。对此,张毅解读表示,从2019年数据来看,新生人口、劳动年龄人口降幅,以及老年人口增幅均有所收窄,特别是老年人口增长幅度明显放缓,这主要因为1959-1961年期间出生人口相对较少。
2019年,我国出生人口比上年减少58万人,与2017年和2018年相比,减少人数分别缩小5万人和142万人。“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四年来,政策累积效应在前两年集中释放,导致生育率呈现先升后降的现象,2018年出生人口下降幅度明显。2018年后,生育进入政策调整后的平稳期,受育龄妇女数量和结构影响,2019年出生人口略有减少。
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上年减少89万人,但减少幅度比2017年和2018年分别缩小459万人和381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上年增加439万人,增加幅度比前两年分别缩小565万人和420万人。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幅度和老年人口增长幅度明显放缓,主要原因是1959-1961年期间出生人口相对较少,从而年满60岁退出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老年人口的人数大幅减少。
城镇人口比重超60%
2019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60%,比2018年提高了1.02个百分点,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比2018年增加了170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5162万人,减少1239万人。
张毅解读称,随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的持续推进和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取消落户限制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人户分离人口和流动人口比上年末分别减少613万人和515万人。
此外,在劳动年龄人口方面,2019年末,全国0-15岁人口为24977万人,占总人口的17.8%;16-59岁人口为89640万人,占64.0%;60岁及以上人口为25388万人,占18.1%。与2018年末相比,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89万人,比重下降0.28个百分点。
尽管劳动年龄人口有所减少,但张毅认为,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仍近9亿人,仍有7.7亿就业人口。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语涵
编辑:赵语涵
流程编辑:郭丹
举报/反馈

北京日报客户端

7791万获赞 549.6万粉丝
爱北京、关注北京、读北京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