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吉尤姆·穆穆尼(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我是来自贝宁的吉尤姆·穆穆尼,在北京大学取得了国际关系专业的博士学位,现任贝宁国立大学助理教授,拟于2020年4月就职于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任助理研究员,在多年的中国与贝宁生活中见证了孔子学院的蓬勃发展。截至2019年9月30日,全球已有158国家(地区)开设了535所孔子学院和1134个孔子课堂,现在,中文和兼容并包的中国文化无疑已与孔子学院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孔子学院在全球蓬勃发展的直接结果。
2009年3月,根据孔子学院总部(汉办)、阿波美卡拉维大学(UAC)和重庆交通大学签署的合作协议,在贝宁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阿波美卡拉维大学成立了贝宁孔子学院。作为孔子学院众多“细胞”之一,贝宁孔子学院显然与其他孔子学院有着许多共同的特点。如,以汉语教学为基础,外方院长和中方院长共同领导,举办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优秀学生有机会赴中国进修或学习等。
不过,贝宁孔子学院有它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本文将主要从国家层面和国际层面分析影响贝宁孔子学院发展的因素。国家层面的因素分析将从贝宁国家教育系统入手;国际层面的因素分析则从世界范围内孔子学院发展的背景入手。
一、贝宁孔院是贝宁高等教育系统的一所特殊学院
2009年、2011年和2013年,阿波美卡拉维大学(UAC)和重庆交通大学先后签署了多项运营协议。双方的通力合作,成为贝宁孔子学院发展的有力支撑。其中,三个主要因素使得贝宁孔院在贝宁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拥有特殊的地位。
(一)管理架构
最初,贝宁孔子学院是在语言、艺术和人文学院(现在划分为两个学院,一为语言和艺术学院,一为人文学院)的管辖下,后来则由校长直接管辖。由于学校的行政管理效率较低,而大部分资金又来自中国孔子学院总部,因此贝宁孔子学院现在享有相对独立的财政自主权。
贝宁孔院由贝宁政府任命的贝方院长和孔子学院总部任命的中方院长共同领导。行政人员共计四位,分别是秘书长、助理秘书、会计师、和司机。与学校其它院校平均33人的行政人员数量相比,确实非常少。虽然这有时会对孔院处理一些需要人力资源的事不利,但由于UAC各个部门和学院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以及中方教师、志愿者与本土汉语教师的积极参与,贝宁孔院的行政管理机构运营良好,是孔院持续发展的一个有力保障。
(二)毕业率相对较高
在UAC,学士学位的平均毕业率约为57.4%,而贝宁孔子学院第二届和第三届汉语本科专业学士学位的平均毕业率约为70%。这意味着,孔子学院的学生比其它院校学生更有机会在三年内完成学业。
(三)就业率比较高
贝宁劳动力市场对汉语人才的需求很高。在汉语本科专业学士学位设立之前,普通的汉语学员就大多受雇于中国企业。UAC和贝宁高等教育的就业率相对较低,有40%的毕业生没有就业机会。2013年以来,汉语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率接近100%。这也是孔院积极与中国企业合作的结果。如中贝经贸发展中心、中铁五局、华为、云南建投等企业是大多数孔院学生的实习场所和获得就业机会的阶梯。尽管在中国公司工作不容易,但孔院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工资仍远远超过贝宁平均水平。
二、贝宁孔子学院在全球孔子学院中的特点
贝宁孔院属于全球范围内第一批设立的孔院。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一)资源少,效率高
2019年12月12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邵洪教授在阿波美卡拉维大学访问期间,称赞贝宁孔院尽管拥有的资源非常有限,但仍有较高产出。他认为,在他访问过的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中,贝宁孔子学院显然是工作条件最薄弱、但产出效率最高的学院之一。
贝宁孔院从2009年成立时的100多名学员,逐步发展到2019年累计学员人数30000多名,已大约占贝宁1100万总人口的9%,这一比例相当高。除了通用汉语的教学项目(兴趣班和本科汉语教学)外,孔院还将“汉语+职业技能”的教学模式引入工程、商业和新闻等专业的汉语教学中。
贝宁孔院积极开展多方合作,与中国文化中心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十年来,共举办文化活动160余项,共有4万人次参加。这也是UAC领导的支持以及与一些中国企业的合作的结果。后者曾为孔子学院文化活动提供帐篷、奖品等物质资源,有时在其农村销售点进行电影巡播。
除了语言和文化之外,孔院的各种学术活动也使其充满活力:通过系列研讨会进行中贝文化的深度交流,通过位于重庆交通大学的贝宁研究中心开展贝宁研究,通过搭建中贝大学相应学院的合作桥梁进行短期技术培训。目前,贝宁孔院正和UAC农业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开展合作,对贝宁农民进行水稻种植培训。
另外,贝宁孔子学院进行的宣传工作也比较到位,每次的活动均有媒体报道。其合作伙伴包括:贝宁广播电视台、贝宁官方日报‘国家’(La nation)、阿波美卡拉维广播电台、若干私人日报、汉办网站、重庆交通大学校园网站等。
(二)稳步发展的汉语本科专业
贝宁孔院的汉语本科专业于2013-2014学年设立。该专业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让他们学习包括商务汉语、工程汉语等技术汉语,以保证他们在就业市场上拥有竞争力。
图:贝宁孔院本科汉语专业的人数
本图显示了贝宁孔院的汉语本科专业学生入学率的稳步提高。第一届学生,由于对课程内容不了解,对汉语学习的准备不足,加上经济方面的原因,退学率很高。第二学年,由于贝宁孔院开展了更多的招生宣传工作,情况有所改善。2015-2016学年,新生人数又有大幅下降,是因为大部分前来报名的尼日利亚学生因报名费增加而选择退出。2013年汉语本科专业启动时,尼日利亚学生与贝宁籍学生享受同等待遇,注册费为15000 西非法郎(约25美元),学费为100000 西非法郎(165美元)。同一时期,西非经济共同体其他国家的学生注册费是240000西法(400美元),学费100000万西法(165美元)。2015年10月底,副校长发出通知,要求孔子学院按常规收费。不过,第一批尼日利亚学生在毕业前可以延续享受之前的福利。尼日利亚学生的离开在2016-2017学年不再引人注目,因为更多的贝宁学生对汉语专业课程感兴趣,以至于院方基于师资和教学条件不得不限制了报名人数。
2016-2017学年,孔子学院还开设了汉语师范专业,招生13人。到2018年,其中10人毕业,在贝宁从事汉语教学工作。遗憾的是,前往中国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的学生中没有一个在毕业后愿意返回学院专职任教。尽管他们之前已经签署了回国在贝宁孔子学院工作的协议,但在非洲大陆其他地方的孔子学院和中国公司的高薪待遇(平均每月1000美元的工资,而在阿波美卡拉维大学则是500美元)导致他们没有遵守与贝宁孔子学院的协议。
(三)特殊双重领导
一般来说,外方院长和中国院长在经营孔子学院方面的合作并不总是顺利的。文化差异可能是冲突的主要根源。但贝宁的案例提供了一个相当有趣的信息,那就是自从该孔院成立以来,它一直由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专业的于连(Julien G. Sègbo,Sebo JulienA. Gaetan)教授当任贝方院长。这使得孔院的运营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此外,他在中国生活和学习了十多年,在对中国的了解方面和与中国人交流方面比许多人都有优势。因此,近年来,一些非洲国家(几内亚、科摩罗、布隆迪、马达加斯加等)选择了这一领导模式,贝宁孔院的合作模式得到了肯定。
三、推动贝宁孔院发展的建议
为了贝宁孔院未来的长久发展,我们根据在实地考查中观察到的一些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中方与外方院长的协调
双重领导导致了双重管理,会带来信息流通和决策的不一致。因此,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行政机构,以便能够全面地理解和处理问题。
(二)编辑统计年鉴
UAC孔子学院应当开始本统计年鉴的编辑工作。这将有助于学院相关人员更多地了解其活动,解决信息不一致的问题。同时,年鉴编辑工作也将为贝宁孔子学院科学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三)丰富教师和员工队伍
虽然贝宁孔院的后勤问题最为突出,不过人力资源的缺乏也应得到关注。截至目前,该院只有一名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莫里斯(Maurice Gountin)博士被聘为孔院专职教师。事实上,教学人才库中有很多留华人才,他们曾接受过孔子学院聘请的专家的两次培训(2012年和2015年)。
(四)成立正式的校友会
虽然贝宁孔院已经设置校友群,但仍需要将其升级为一个拥有明确议程的正式校友会,以帮助促进孔子学院的活动开展和社会影响提升。
(五)建立网站
为了获得社会更多的关注、提升学院活动的可访问性和交互性,贝宁孔院需要创建一个专门的网站来向人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网站也将成为贝宁孔院一个重要的对外沟通工具。
总之,全世界所有孔院都有自己的特点。贝宁的案例虽然提供了一些成功经验。但在硬件和软件方面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最典型的是,贝宁孔院还未完全本土化,仍然被视为“中国的产物”,而不是真正作为一个阿波美卡拉维大学的学院而存在。将贝宁孔院建设成为一所真正扎根于贝宁的学院,这是贝宁孔院在下一个十年内的发展目标。
(作者为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2020年第一期,总第二期)
【附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与作者简介】
中心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成立于2017年4月,是由电子科技大学与加纳大学、加纳海岸角大学、加纳行政管理学院、加纳温尼巴教育大学、加纳发展大学共同筹建的特色研究中心。中心依托公共管理学院,由赵蜀蓉教授担任中心主任。
西非研究中心的成立,是电子科技大学践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电子科技大学构建国际化跨学科研究体系、打造新型高端“智库”的有益探索。中心将立足于电子科技大学学科与国际交流优势,着眼于西非国家发展的现实问题和需求,以留学生人才培养为基础,搭建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发布研究课题,开展联合研究,为我国及西非国家提供高水平智库服务。
中心的目标和任务:
西非研究中心将联合加纳5所高校成员单位、电子科技大学西非校友会和加纳中华工商总会,着力于打造集留学生人才培养基地、学术交流平台、西非研究智库为一体的“1+1+1”中非合作新模式,即:
1. 构建一个人才培养基地。中心将协助拓展来华留学生的西非生源,丰富电子科技大学本科、博士、硕士多层次留学生培养体系;开展西非海外干部培训、师资培训、定制化ICT与工程培训、学生暑期实践项目等,致力于构建集学历教育、在职培训、实训实践为一体的多元化、特色化的海外人才培训基地。
2. 搭建一个学术、文化交流平台。通过定期举办“西非论坛”等国际性学术会议、中非友谊·学术文化交流月,推广文化资源3D平台海外落地展项目、中国-西非国际产学研合作项目,中心将致力于搭建集学术、人文、科技等多领域的中非交流和合作平台,提高我国高校、企业在非影响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3. 建立一个西非研究智库。中心将结合成员单位的学科优势、研究特色,加强与加纳“伊曼尼政策教育中心”(全球智库排名113)、“统计、社会和经济研究院”(全球智库排名164)等西非智库组织合作,加强联合研究,发布、承接研究课题,为我国政府及西非国家提供政策咨询,并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西非智库研究中心。
Center for West African Studies
The Center for West African Studies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is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platform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resources of our partnership and alumni in West Africa.
The establishment of Center for West African Studies is in line with Chinese National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Going Global” Strategy with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image of UESTC in West African countries; to enhance China’s influence in West Africa; to strengthen China-Africa collaborations and to serve as a bridge for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from China, West Africa and beyond to identify and meet the needs of West African development.
Our mission and goals:
1. Serve as a training bas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t UESTC which will promote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between West African universities and UESTC in aspects such as talents training, laboratory building and student internship, training and exchanges.
2. Build a high-level international platform of academic & culture exchanges, promote research work to enhance understanding in African affairs and Chinese culture in West Africa by encouraging cultural exchanges with West African universities and institutes.
3. Foster collaborative research efforts to carry out high quality policy-relevant and development-oriented research and disseminate the results to help policy makers in West Africa, aiming to become a top rating Think Tank that will support West African development socially and economically.
作者简介:
穆穆尼(Guillaume Moumouni),贝宁籍,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国际关系专业,就职于贝宁国立大学任助理教授,受聘于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任助理研究员(2020.04)。自1995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本科毕业以来,穆穆尼博士先后担任中国企业的翻译、公关,总统特别顾问兼亚太区推广原助理、中企合伙人、企业副总裁、中非关系研究员、第三届中非论坛北京峰会文艺晚会主持人、贝宁留华协会会长等。南非国际问题学院(South Afric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海外副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访问学者。发表十余篇关于中非关系的文章和二十余篇会议论文,并在会议上宣读(包括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2018年非洲论坛、第十三届公共管理国际会议西非研究分论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