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火锅之都,你会想起哪个城市?重庆还是成都?如今随着官方定调,这两个火锅上的城市将迈上抱团发展的新台阶,唱好成渝“双城记”。
1月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这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概念被首次提出,会议上也对成渝地区作出了新定位:全国有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即“两中心两地”。
这也意味着,继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成为国家区域发展的第四增长极。
事实上,发展成渝城市群的设想已久,为何这次没提“城市群”而特别强调了“双城经济圈”?成渝地区横跨两省份多个市级行政区,如何实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在国家大局中发挥应有担当?成渝地区有怎样的产业优势协作互补?
为何这次没提
成渝“城市群”
成都、重庆作为两个国家中心城市,常被认为是发展西部经济的“压舱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成都GDP总量为15342亿元,全国城市排名第八;重庆GDP总量为20363亿元,全国城市排名第五,仅次于北上广深。
不过,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认为,成渝发展的大框架仍然建立在四川、重庆两个省级行政区的协调基础之上。因此,“双城经济圈”本质意义上是两大行政区之间加强联合并谋求共同发展。
“成渝城市群是成渝发展长远方向,但就发展的逻辑起点、现实路径来讲,强调以‘双城’带动、强调地区经济圈建设,战略重点更加突出,也更易于实施相关政策。”冯奎说。
以中心城市带动经济圈或都市圈,以都市圈支撑城市群,以城市群促进区域发展,以区域板块的协调来加速国家空间结构调整,增强区域活力,这是中央在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上的重要思路突破与重大战略部署。
不过成渝地区朝着城市群发展的大方向,冯奎认为依然应予坚持。
双星虽闪耀
应避免“哑铃形”结构
成渝地区在整个西部经济发展中承担了重要支撑。数据显示,自2016年4月《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印发实施以来,成渝城市群的经济总量已从规划发布之初的3.76万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5.75万亿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国家级城市群对比,成渝城市群目前只有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其余城市的经济体量与之差距过大,且未形成协同发展的机制,挤压了其他中小城市的发展,出现了有悖预期的“哑铃形”发展结构。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中国城市群一体化报告》将城市群一体化水平由高到低分成4个梯队,成渝城市群属于第三梯队。按现有城市群口径统计,2018年成渝城市群的经济密度仅分别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18%、33%。
2018年统计局数据显示,成都和重庆主城九区的GDP已达到1.5万亿元和8200亿元,而处于成渝城市群中间地带的四川德阳、绵阳、遂宁、广安和重庆大足、合川、潼南,其中GDP最高地区仅刚突破2000亿元,上述城市GDP合计仅8596亿元。
相比之下,长三角城市群有江苏南京、浙江杭州和宁波、安徽合肥等GDP万亿或近万亿的城市;京津冀城市群有北京、天津“双城”和北京通州、河北雄安“两翼”;粤港澳大湾区则包括了香港、澳门和广东广州、深圳等世界级城市。
在此背景下,成都和重庆作为中心城市对经济圈的带动作用尤为重要。
九三学社中央经济委员会专家牛铮超对此建议,用市场和行政两个手段进行调配,比如通过转移中心城市的部分功能,推动周边城市的产业发展。此外,可效仿国家对口帮扶的方式,让成都或重庆经济强的区,对口帮扶经济较弱的中间城市。
产业与经济是首要发展抓手
产业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在产业协作方面,成渝如何唱好“双城记”?
答案首先落在科技创新上。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梁震认为,重庆的产业技术好,成都的科研实力强,可以从国家层面上让两地在某些共性领域形成协同,实现精准发力。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的统计显示,成渝教育资源雄厚,在“19+2”城市群高校及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排名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全国排名第六,处于全国城市群的中上水平。
2019年是成都开展创业孵化三十周年,截至目前,成都市孵化器及众创空间已从2013年的17家增加至231家,孵化面积达到615万平方米。
重庆也不甘示弱。截至2018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重庆总数达到55个。
传统产业的创新突围,也是近几年成渝地区的新变化。2017年,我国第一个畜牧单产品国家数据平台——荣昌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宣布落地重庆。重庆市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生猪产业链在荣昌的产值已超过250亿元,占总产值比例超过1/4。
在2019中国城市大会上,成都市副市长刘旭光透露,首届中国(成都)“医美之都”建设发展高峰论坛将于今年3月在成都举办。如今,成都的医美规模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按规划到2025年,成都市医疗美容产业营业收入将达到1000亿元。
此外成渝文娱、体育竞技产业的崛起也在引发关注。近年来,成都都市圈动漫产业发展提速,图书出租、音像制品出版、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批发、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等服务业随之迎来蓬勃发展期:手游《王者荣耀》、电影《哪吒》都是成都文化产业崛起的典型代表。
而重庆作为山水之都,是开展体育运动的“天然赛场”,体育产业已进入井喷期。据重庆市体育局介绍,2019年重庆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达423.99亿元,今年重庆还将举办大小共215场赛事。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提出可谓正当其时。”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袁昕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成都和重庆本身的产业基础和科技创新能力,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袁昕分析,在拉动整个西部区域崛起的过程中,经济领域是首个发力领域,也是现阶段成渝这两个中心城市的最首要任务,这也就是为何中央特别强调“经济圈”这个概念的原因。
举报/反馈

中国城市报

12.5万获赞 3.5万粉丝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用专业视角发掘新闻
《中国城市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