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部电影中,有一面神奇的魔镜,不同的人在这面魔镜里能看到不同的景象。
哈利·波特父母早逝,自小向往家的温情,他在这面镜子中能看到已经去世的父母、爱和温暖。罗恩有着非常优秀的兄长,一直渴望自己像兄长一样出色,他在镜中看到的是成为佼佼者的自己。总而言之,这面魔镜反映的是人们内心的欲望,也是电影中主人公内心最珍视的东西。
电影的情节都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也会像哈利·波特或者罗恩一样,追问自己到底是谁、我们看重什么而不看重什么、我们希望成为怎么样的人。
有时候我们会担心自己的看法是错的,这时,你可能也会希望有一面魔镜,能准确地照射出真实的自己,告诉我们内心深处隐藏的愿望。
作家纪伯伦曾说:“智慧的基础,就是认识自我。”只有认清自己,才能更坚定地跟随心意,真正的把握命运,拥抱最好的自我。
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心理学家通过调查发现,人们经常“自视甚高”,倾向于认为自己的品质或能力,特别是在自己比较重视的品质或能力方面要比其他人好。
1976年,大学委员会做了一个调查,涉及近百万的高中生。这些高中生中,75%的人认为自己的领导能力高于平均水平,60%的人认为自己的运动能力高于平均水平,85%的人认为自己人际关系能力高于平均水平。
事实上,并不只是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总觉得自己比其他人强,另外一项关于成年人的调查结果,也是如此。
一项针对商业经理的调查结果显示了同样的倾向。90%的商业经理觉得自己的业绩要比其他人好,86%的商业经理认为自己的道德水平要比他人高。甚至针对大学教授的调查也是如此。94%的大学教授觉得自己的工作水平比平均水平出色。
这些调查告诉我们:人们评价自己时,就好像自带了“美颜相机”,照出的自己更完美。特别是当人们评价自己聪明、勤奋、真诚、善良等品质时,更会夸大自己的优点。心理学家管这种现象叫做“正向偏见”。
为什么人们会产生“正向偏见”?
第一个来源是物质世界。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用过体重计和身高仪。量身高和体重可以帮助我们获得相关数据,这种方式就是从物质世界获取自我评价。来自物质世界的自我评价由于是客观的,一般会比较准确。
但是,从物质世界获得自我评价有一定的局限性:
对于一些比较主观的品质,比如“善良”、“真诚”,我们无法从物质世界中获取。我们想知道自己在一群人中的“高矮胖瘦”,光有数据也不行,还得和其他人的数据做比较。第二个来源是社会世界。
人们从社会世界获得自我认识,有两种途径:
第一种途径是社会比较。
譬如我们都经历过各式各样的考试,学校会根据成绩排名次。根据排名结果,我们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在同年级处于上游、中游还是下游。如果自己排名比较靠前,你可能会得出“我的成绩优异”这样的自我评价。
但是,社会比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譬如拿考试成绩来说,如果我们所在的学校教学质量一般,同学们普遍成绩不好,那么就算你排名靠前也只意味着在你所在的学校成绩不错。社会比较总要依赖参照物,我们比较的对象会影响我们的评价结果。
第二种途径是反射性评价。
我们从他人对待我们的语言和态度来获得自我评价。
譬如你的父母经常对你说“你怎么这么笨”,你可能会觉得他对你的评价是“你不聪明”,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我不聪明”。这就是通过感知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获得自我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的弊端也很明显。
我们有时候无法准确把握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年幼的孩子可能不知道父母心口不一,所说的“你怎么这么笨”只是一句鼓励,得出的自我否定的评价当然是错误的。
同时,反射性评价也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他人的评价,与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
譬如如果你平时对自己的看法积极正面,你可能会有选择的接收他人一些对你正面评价的信息,从而加深对自己的正面评价。而一个对自己的看法负面的人,选择接收的信息可能会大不相同。
第三个来源是心理世界。
心理世界是人们获得自我评价的一个重要渠道,主要有两种途径:
第一种途径是内省,也就是通过直接感受自己的情绪和感情而获得自我评价。
譬如我们想评价自己是不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可能会思考自己在葬礼、婚礼中的情绪反应,从而得出结论。
第二种途径是自我知觉。和内省直接通过感知情绪而获得自我评价不同,自我知觉更多的是通过理性分析来间接获得对自己的认识,也就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反推原因。
譬如你可能会问自己是不是喜欢听广播,内省会让你回顾自己听广播时的情绪来直接得出结论,自我知觉则主要是从自己平时听广播的行为得出自己喜欢广播的结论。
内省和自我知觉得出的自我认识也有弊端。
我们有时候会知道自己的情绪,但并不一定知道情绪发生的原因,而情绪的变化也未必就能准确的帮助我们认识自我。
譬如你去美丽的海滨城市三亚旅游,回来后有人问你:“你喜欢三亚吗?”你回想起自己在三亚时的开心的心情,觉得自己喜欢三亚。但你可能忽略了,在三亚旅游期间,你接到了升职加薪的好信息,心情愉悦。你之所以那么开心,也许并不是因为旅游,而是因为其它。
其实,我们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了解我们自己,自我心理学的核心问题是研究“我是谁”。第一个“我”是“主我”,就仿佛是我们肩膀上站着一个“判官”,他评估着自己,探寻自我。第二个“谁”是“宾我”,他并不是真实的自我,而是判官看到的那个我,也就是我们认为的我们自己的模样。
人们如何保持积极的“自我观念”?
产生“正向偏见”的原因是因为渴望保持积极的自我认识,于是,人们大多通过行为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来有选择的接收信息,从而提升对自己的认识。
行为因素
1978年,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他们把实验对象分为两组,对第一组人说他们很容易通过这个测试;对第二组人说他们很难通过这个测试。然后心理学家告诉这两组人有两组药物,一组可以帮助他们通过测试,另一组则会让削弱测试成绩。第二组人更倾向于选择妨碍他们通过测试的药物。
由此可见,人们更希望寻求一些外部原因来规避自己不够好的结论。就像我们的学生时代,聪明是大家更看重的品质,因此我们总是习惯于用不努力来规避对于“不聪明”的结论。简单地说,就是人们有意地用自己的行为去证明自己“更好”,而去拒绝对自己不好的评价。
社会因素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大多数人都是在父母的爱中长大的,父母对于我们的评价大多是正面的。当我们步入社会,人们也总是倾向于对我们说好话。而和我们关系亲密的朋友,大多也很认同我们的品行。久而久之,我们接收到的社会和他人的评价大多都更正面,自然我们对自己的评价也会更高。
个人因素
我们希望自己更好,在关于自己的信息筛选中,也会更倾向于听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而拒绝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当遇到可能否定自己的情况时,我们也会更喜欢将原因归咎在外部原因上。
譬如我们在考试中没考好,可能很多人会倾向于说“题目有些难”,而不是“我不聪明”。
于是,人们为了让自己感觉更好,倾向于交对自己评价更正面的朋友,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信息。
“人设”,是如何影响了我们的人生?
有个网络新词很流行,叫做“人设”。这个词原本出现在动漫、小说、影视领域,是说设计师或创作者对人物的设定,譬如主人公衣服、性格特征等等。这个词,也是和“认识自我”息息相关的。
后来,人们逐渐把它延伸,用于形容一个人希望建立和试图营造的积极、正面的形象,譬如常见的有吃货人设、学霸人设等等。
从心理学意义上说,“人设”就是自我展示,指的是我们希望别人认定的我们的样子。而“人设”可能与真实的自我有区别,所以有的时候会出现“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现象。
当他人发现真实的我们,人设也可能会崩塌。譬如在娱乐圈,有的男星会把自己塑造成“模范老公”、“模范爸爸”的形象,因此受到一众粉丝的喜爱。可是某天,这位男星突然被媒体曝出有“小三”或“情妇”,从而人设崩塌。
不仅仅明星如此,普通人也不能免俗,不少人热衷去营造和真实的自己并不一致的“人设”。譬如过去有段时间诗很流行,不少人会自诩“诗人”,引经据典扮演“文艺青年”。而职场中,大学毕业生求职面试的时候,总会刻意的穿上西装,回答面试官的问题会努力营造专业的职场形象。
为什么人们要塑造“人设”来自我展示呢?
英国著名诗人约翰·唐恩写过一句诗:“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我们生活在社会上,总会和社会相联结。
自我展示有助于社会交往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甚至有一个论断:“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而自我展示能够帮助我们界定自己的角色,更好的促进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我们希望创造出一个更好的自我,来获得他人的爱、友谊、信任和尊重,好的“人设”有助于帮助我们吸引自己喜欢的朋友,促进人际交往。
譬如一个飞行员,他的人设在工作场合就应该是“镇定自若而非常专业”。否则,乘客不信赖他,发生紧急情况就无法有序的行动。又譬如一个外科医生,他的人设也要求冷静自若而专业,因为外科手术技术含量高往往又事关病人的生命和健康,他的人设能获得病人和家属的信任。
自我展示帮助我们获得物质或社会奖赏
譬如作为职场人士,我们肯定希望老板认为自己工作勤奋而且很有能力,从而升职加薪,获得更多的报酬和职场认同。同样,明星希望更多的粉丝关注自己,有的会选择给自己打上“好男人”、“学霸”等人设标签,通过自己的微博、接受采访等形式更多的做这方面的自我展示,从而获得更多的“流量”。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概念——“策略性自我展示”。它是指我们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不少人可能试图通过一些技巧,控制其他人看待我们的方式。
譬如许多知名的畅销书教我们如何说话,如何和人交往,其实就是教会我们更好的自我展示自己。
有的人会认为“策略性自我展示”是一种欺骗。但更多的时候,人们只是想通过一定的技巧来放大我们身上的优点,让其他人有选择的看到我们的某一面,这种行为并不是欺骗。
自我展示是为了自我建构
电影《无声告白》有一句话非常经典:“我们终其一生,都是在摆脱其他人的期待,从而找到真实的自己。”我们自我展示,并不完全是迎合社会其他人的期待,有的时候只是获得一种自我认同。
譬如青春期的青少年仔细观察社会中不同类型的人,选择自己的位置。华尔街成功人士开着豪车,穿着低调而奢华的衣服。他们的行为,同样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有的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自我验证”,也有的心理学家把它称之为“自我符号化”。
既然“人设”能够促进我们人际交往、帮助我们获得物质或社会奖赏、推动我们建构自我,我们应该怎样设定自己的人设呢?
心理学家给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答案,设定”人设“需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收益,二是可信度。
经济学有一个“理性”的概念,设定“人设”也要理性
如果所设定的“人设”和自己完全背离,分分钟就能被人揭穿。譬如自己明明大字不识,却非要扮演一个饱读诗书的人物形象,那么就很容易被人揭穿。人们所设定的“人设”,总是在收益和可信度之间平衡的。
简单的说,我们希望展示最好的形象,来吸引我们看重的那些人和我们交往,获得更多的物质奖励和社会地位,从而让自己的感觉更好。
可信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譬如每个人表现自己的能力不一样,其他人相信程度自然不一样。如果你性格内向又不善表达,需要应聘一个公司的销售,你想表现出“长袖善舞”的人设,那你可能很难用语言说服面试者相信你具有”长袖善舞“的品质。又譬如你从事的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你想展示自己是这方面的专家。大多数人都不太懂得人工智能,那么人们可能会更倾向于相信你,你展示的可信度就很高。
可信度还和可验证相关
关于可验证,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参与实验的人不擅长做某种事情,而这些人需要告诉其他人自己是不是擅长干这类事。心理学家把这些参与实验的人分成了两组,预先告诉一组人他们要告诉的对象清楚他们的水平,另一组并不清楚他们的水平。心理学家发现,参与实验的人倾向于向不清楚自己水平的人美化自己的能力。
那么,就进入我们前面所说的,一些人的人设已经“崩”了,这时该怎么办呢?
心理学家用了一个专用术语来表述这种情况,叫做身份困境。
身份困境是指某个人苦心打造的社会形象被打破,这时弥补就需要很大的动作和做很多事情:
第一种是宣告无辜。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某种坏事发生了,始作俑者说:“这件事不是我做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最初采用的方式就是这种,他否认“水门事件”和他自己以及他所在的班子成员有关。
第二种是重新解释,也就是说改变事件的性质。譬如孩子打架,当妈妈指责那个最开始打架的孩子时,他回答说:“我没有打他,我只是去摸摸他的脸。”孩子的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通过解释改变行为的性质。
第三种是合法化。它和重新解释的重要区别是,并不重新定义行为的性质,而是强调这个行为的意义正当合理。譬如在水门事件中,尼克松宣告无辜失败后,他试图用改变事情的性质的方式为自己推脱,说自己是为了国家安全。
第四种是找借口,降低故意的程度。譬如我们还是可以以孩子打架为例,如果孩子回答说:“我是打了他,但是我只是轻轻地摸了一下,打得并不严重。”这种解释实际上就把打人的程度明显降低。
第五种是道歉。不少公众人物在产生了丑闻之后,都会在电视或新闻媒体上公开道歉,希望能够以真诚的态度去扭转困局。
解决是个困境的方式远比我们列举的这些要复杂,人们还可能在做事之前就预先给自己找好借口。譬如有的人担心自己在年会上的舞蹈表演会失败,可能会在表演之前就预先对其他人说:“我从来都很不擅长跳舞,这次是为了部门整体硬着头皮上的。”
也有人会采用“自我妨碍”的行为,主动给自己创造一些失败的借口。譬如学生时代,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非常聪明的孩子在考试之前并不认真准备,他们其实就是在“自我妨碍”。因为一旦如果他们考试的成绩不够好,他们可能会说:“之所以没有考好,并不是因为我不聪明,而是因为我压根就没有好好复习。”
总而言之,对自我的认识和感知,是心理学界一个探讨强烈的课题,几百年以来,人们对自我认识和感知的思考,推动着自我意识的发展。我们只有足够了解,才能改变自我认知,让生活过得更加幸福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