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夏杨
说起文天祥,我们第一时间会想到那个南宋末年的抗元英雄,想到他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有“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南宋和元军对阵的前沿,很长一段时间就在粤东惠州地区。在这里,文状元出身的文天祥,带领他的勤王之师,度过了艰难的岁月。最终独木难支、兵败被俘。忽必烈许以相位,劝其降元,但他宁死不屈,慷慨赴死。
然而,就在大致同一时期,他的弟弟、惠州知府文壁却献城降元了。这个历史细节历来饱受争议。
学者研究发现,文家两兄弟巨大的选择差异,其实不只有冲突,还有更复杂的儒家伦理因素。对于这件事,目前历史评价尚无定论……
毛泽东书写的文天祥诗《过零丁洋》
【被俘就义坚贞悲壮的英雄气节
文天祥的身世,似乎一直伴随着慷慨悲壮。他短暂的人生华彩灿烂、壮怀激烈,虽然慷慨赴死,但其忠贞气节千古流芳。
21岁那年,他赴南宋都城临安参加省试,榜上有名。继而参加殿试,面对“法天不息”这一考试题目,他一挥而就,洋洋万余言不改一字。宋理宗评价说“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钦点其为状元。
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兵分三路进攻南宋,兵锋直指京师临安。风雨飘摇中的南宋朝廷下诏书令天下兵马勤王。时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散尽家财,组织兵勇近万人发兵临安。
当时有人劝他,元军是虎狼之师,你这区区万人只能是送死。文天祥慨然道:愿以死来感化天下忠士奋起。
文天祥粤东抗元故事还曾做成了连环画
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临安被攻陷,南宋幼主赵显(宋恭帝)被俘。文天祥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赴元军议和。在元军大帐中,文天祥不亢不卑,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而被扣留。后在押解北上的途中得机会逃出虎口。
当年五月,文天祥在福州与张世杰、陆秀夫、陈宜中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宋端宗),君臣逃往广东沿海。文天祥率领南宋军队以惠州为中心,在沿海诸州之间开展艰苦的抗元斗争。
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转战中的文天祥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蒙古汉军元帅张弘范以宾客之礼见他。然后将他带到厓山(今新会崖山),希望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吾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并写下脍炙人口的诗歌《过零丁洋》明志。诗的末尾两句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连环画中的故事,文天祥被押往崖山
张弘范也感佩文天祥的仁义,劝降不成,便派人护送他北上元大都(今北京)。
身陷敌营,文天祥抱定了必死之心,在赴大都途中,一连绝食八天。文天祥在大都被囚禁了三年,元朝廷多方派人劝降,连囚在大都的宋恭帝都出马了,均未成功。元世祖忽必烈亲自上阵,并许以相位,文天祥仍不为所动。
元朝廷问他还有什么愿望,他决然而答“愿赐一死”。在刑场上,他向着南方郑重叩拜,然后从容就义。
画家笔下的文天祥 资料图
文天祥兄弟四人,他排行老大。二弟文璧(文天球),三弟文霆 ,四弟文璋。
在文天祥壮怀激烈抗击元军的时候,他的兄弟们都在做什么呢?三弟文霆早逝,四弟尚年幼。当时历史的参与者,是他的二弟文璧。在文天祥早期抗元的时候,他追随其后,坚决支持兄长。
文天祥和文璧两兄弟感情很好,父亲文仪送他们一同赴临安参加省试,两人都榜上有名。但后来文仪病了,弟弟文璧主动留下来照顾父亲,哥哥文天祥参加殿试,并高中状元。1259年,文天祥陪着文璧再冲科举,文璧也得中进士。
文天祥是科举状元出身 资料图
文天祥在赣州起兵勤王时,还奏请文璧为助手。在抗元战争中,兄弟两人相互支持、共度时艰。文璧全力照顾着文氏家族,让哥哥放心在前方与元军周旋。
1275年,其祖母在赣州去世,文璧陪同母亲护送灵柩回庐陵老家。次年文天祥出使元营被扣,文璧把母亲、妹妹和文天祥的妻妾子女全部接到惠州奉养。文天祥在岭南沿海转战期间,文氏家族之事一直由文璧照料。
然而就在这样的艰难时局中,文璧的行为和命运发生了转折,他没再继续追随哥哥走继续抗元之路,而是直接投降了元军!
就在文天祥四处奔波艰苦抗元的过程中,惠州城被元军团团围困。身为惠州知府的文璧感觉大势已去,也考虑到一城百姓的安危,选择了开城投降!
在文天祥威武不屈、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英雄气节面前,文璧的作为备受南宋之后文人的指责与唾骂。时人写诗讥讽他:“江南见说好溪山(文天祥号文山,文璧号文溪),兄也难时弟也难;可惜梅花各心事,南枝向暖北枝寒。”
文天祥雕像 资料图
投降,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历来不是个好词汇。文璧降元,无论处于何种境遇、出于何种动因,都难免遭非议。尤其在其兄长家国大义的耀眼光芒下,他背负着沉重的道德压力。
历史静默无言,是非曲直任由后人评说。
当宋元战争烟尘消散,当中华民族走过更多坎坷、苦难,人们再回头看700多年前的那段往事,就会重新审视文家两兄弟的历史选择。这时候,或许审视的目光会更客观,评价的标准会更多元。
【家书背后历史不只有慷慨大义
穿过历史的烟雾,当人们重新回望这段历史,一封书信引起人们关注。
这是文天祥的家书。写信的时候,文天祥正被囚禁在大都。他致信给养子文升(其子逝后,收文璧之子为养子),信中说到了文升的父亲,即远在惠州的文璧。
信中,身在元朝囹圄中的文天祥,谈到身为元朝官员的文璧,言语却很平和;对文璧所走的道路竟也充满理解:“吾以备位将相,义不得不殉国;汝生父(文璧)与汝叔(文璋)姑全身以全宗祀。惟忠惟孝,各行其志矣。”
文天祥家书中的内容 制图/杜卉
这句话再明白不过,正是文天祥对自己和弟弟两人不同选择的表态:我身为将相,选择身死社稷,为国尽忠;文璧等选择活下来保全宗族,为家尽孝。
这几句话表明,文璧的出降,文天祥并不反对,甚至是认可的。至于原因,就如信中所说,那只是不同的儒家伦理道义,兄弟俩各有选择,各有侧重而已!
是文天祥在狱中看透了人生?其实也不是。就在写这封信之前,文天祥被押送大都、途经广州时,已经降元的文璧前来诀别。当时有谈话,只是没有记录留下来。
不过在此信中,关于那次会面隐隐透出一些信息,且提到了另一件事。信的原文是:“居北营中,汝生父(文璧)书自惠阳来,曰:‘升子宜为嗣,谨奉潮阳之命。’及来广州为死别,复申斯言。”
“潮阳之命”为何?从上下文推断,应该是兄弟二人的约定。文天祥被俘后,文璧在写信和见面时两次重申了这个约定。
不难推断,这多次提到、而始终未言明的约定,应该就和两兄弟不同的人生选择有关。一个选择死,舍生取义、为国尽忠,一个选择生,忍辱负重、守护家族。
惠州白龙塘的文天祥忠孝对联石刻
而事实表明,在文天祥就义后,文璧确实默默地做了许多为民众、为家族的实事。比如,作为元朝地方官,他努力修复战争创伤,奔走于安置战后流民。回到家乡后,他安顿和保护文氏家族:将母亲灵柩移葬故乡;将文天祥夫妇安葬并立祠纪念;千方百计将流落于大都的大妹文懿接回家;终身供养夫亡家破的二妹文淑。虽然经济困难,仍设法买回被元朝没收的祖传老屋,建立家庙,祭祀历代祖先;还搜集刻印文天祥遗著,以其忠义思想教育后人……
可以说,文璧做的,是忍辱负重的事。而这些事,并不比舍生取义更容易做到!
而鲜有人提到的文天祥四弟文璋,则终生隐居,不做元朝的官,坚守了文士的气节。
由此看来,这文氏三兄弟是各在一个层面上发力,共同圆满了儒家的家国情怀、忠孝节义!
【实地寻访】
文氏后裔在惠州:先祖精神 一脉传承
羊城晚报记者 吴大海
在西枝江的中下游、惠城区马安镇与惠阳区良井镇的交界处,有个形如犄角的村落,古称白龙塘。这里有近5000位村民,其中95%都姓文。他们都是文天祥胞弟文天球(文璧)的后代,近700年来都在此聚居。
村内宣传栏里贴着毛笔书法诗词 王锭铨
大量文氏后人世居惠州
南宋末年,文天祥领兵抗元,兵败被俘。而其弟文璧选择了开城顺元,保护了文氏一族。
文璧当了几年元朝的地方官后便告老还乡,在江西吉安老家去世。
抗元战争中,文天祥子女皆亡,为了让哥哥后继有人,文璧把自己的儿子文升过继给了文天祥。文璧之孙文景南和文昌祚曾重返惠州任职,后来文景南返回老家,而文昌祚则爱上了一处紧邻东江的开阔地,决定在此安居,并根据地势将此地取名为“白龙塘”。
手写的文天祥诗词 王锭铨 摄
此后,白龙塘就成了文璧后人在惠州的一处聚居地。这里的文氏后人奉天球公(文璧)为一世祖,奉文昌祚为开世祖。
除白龙塘外,惠州还有多处文氏后人聚居点,他们常有往来。上个月,惠城区三栋镇三圳的文氏宗祠举行重建开光庆典,文氏宗亲都前往道贺。
文氏宗祠传承忠孝文化
为了纪念先祖,龙塘村的文氏后人先后兴建了祖庙龙塘古庙、文氏宗祠以及供奉文天祥女儿的烈女庙。每逢除夕、清明、中秋、重阳、每月初一等日子,文氏后人都会回来祭拜祖先。
近400年历史的龙塘村文氏宗祠,坐落在龙塘村通往村外的一条大道上,是一众民居中最显眼的建筑,也是族人商议大事、凝心聚力的场所。据村干部介绍,清康熙六十一年 (1722年),文氏的第十七世子孙文绍球、文绍祥、文绍璋三兄弟一起兴建了这宗祠,随着年代更迭和战火等因素,宗祠年久失修。1982年,文氏后人筹款重修祖祠,历时三月,使得祖祠面貌一新。2012年6月6日,龙塘村文氏宗祠被评为惠城区不可移动文物。
村内的文氏宗祠 王锭铨 摄
如今的宗祠呈现典型的岭南风格,表面覆有砖瓦。正门上书一联:“雁门世泽,正气家声。”村干部表示,这表示文氏一族历史悠久,并以正气凛然的文天祥为荣。宗祠有三进深,干净整洁,供奉着祖先牌位。一走进宗祠前厅,文天祥的“忠孝”联就映入眼帘,时时刻刻提醒着来人:“忠,上事于君下交于友,内外一诚终能长久;孝,敬父如天敬母如地,汝之子孙亦复如是。”
将打造忠孝文化教育基地
沿着宗祠两边的小路往后山上走去,就会看见一片占地数十亩的香樟树林,这是龙塘村的天祥公园。五六年前,村民们在天祥公园里立起惠州市第一座文天祥雕像。由白色花岗岩刻成的文天祥雕像足有两人高,执剑而立,颇有威仪,仿佛仍在注视着自己的子孙。
文氏宗祠内的正气堂 王锭铨 摄
据村干部介绍,龙塘村将打造忠孝文化教育基地,当地政府计划依托祖山、天祥公园以及文氏宗祠,建设忠孝文化主题公园,打造成融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规范教育等于一体的人文景观,弘扬文天祥精忠报国的精神以及文璧的孝义之风,教育后人孝老爱亲,忠孝两全。
天祥公园内的文天祥雕像 王锭铨 摄
来源 | 羊城晚报
制图 | 杜卉
责编 | 夏杨
实习生 | 宋玉霞
举报/反馈

羊城派

601万获赞 40.5万粉丝
广东省权威移动发布平台
广东羊城晚报旗下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