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杉
最近一期的《奇葩说》,讨论“读心术”。
辩题为“读心术胶囊,你要吃吗?” 看到这个辩题的时候,我几乎在一瞬间,毫不犹豫地站在了反方。
不吃,坚决不吃。
有人会说:你是心理咨询师哎,拥有了这项超能力,你可以瞬间知道来访者心里想什么,效率加倍,为什么不吃呢?
可是,我想说,正因为我是个心理咨询师,我才坚定地选择了不吃。
01
因为在看到题目的时候,我想到了这样一类人,叫“讨好型人”。“讨好型人”是怎样的一群人呢?
他们身上时时张开着千百万个雷达去感知别人的需求,一旦感知到,便会倾尽全力、拼命满足对方。
他们会把满足别人的期待当成自己必然的使命;
他们会把别人糟糕的情绪解读为是自己的过错;
他们甚至会比你更清楚,你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在我刚开始做心理咨询师的时候,有这样一个来访者。他是一个大学生,每次来咨询,都会毕恭毕敬地鞠躬,坐在沙发上时,总是挺直了后背,很认真地回答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他会在每次咨询后,认认真真地把我说过的话写在纸上,背下来,在下次咨询的时候,仔细地说给我听,以此证明他有在好好咨询。见我爱喝咖啡,他会在咨询时带一杯咖啡给我。感恩节,他拜托助理转达他的祝福给我。
每一次咨询,我都觉得自己被照顾的很妥帖。在一次咨询中,我因为前一天晚上没有睡好,在咨询中打了哈欠,他便立马战战兢兢地问我:“老师,是不是我说错了什么?”
那一刻,真的无比心疼他。问他,这样时时刻刻在乎别人的情绪,并且总把错误归结于自己,是否觉得辛苦?
他说:“习惯了,一直都是人群中照顾别人的那一个,室友生病,他如果没有及时给他倒水递药,他连去上自习都不能心安,总觉得自己少做了什么”。
我又问:“这样满心满意地照顾别人,是否还有时间关心自己?”
这一次,来访者沉默了很久,然后,他抬头对我说:“你刚刚问我何时关心自己的时候,我的脑子是空白的,因为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也从来没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
其实,“讨好型人”就是我们身边那个吃了“读心术胶囊”的人,他们太懂得揣摩别人的想法,挖掘别人的需求,然后不遗余力地去满足。
如我的来访者:
知我新入行,有被尊重的需求,所以背下我说的话,让我觉得被需要。
知我爱咖啡,在咨询中带咖啡给我,满足我小小的习惯。
于我,自然是受用的。但是,于他而言,怕是辛苦难当。原本就是“满心满意”照顾别人的人,如果再吃了“读心术”胶囊,会怎样?
会不会随时觉得朋友A需要陪伴,朋友B需要借钱,朋友C需要一份精美的生日礼物……然后,像陀螺一样拼命地让别人满意,让别人开心,如此,更无暇照顾自己了。
02
其实,“读心术”真的算不上什么神奇的能力。
我们的确没有人吃过“读心术胶囊”,但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读心术”的训练。
这种训练叫“懂事”、“听话”、“别光想自己”、“要为别人考虑”……
前几天,去参加一个分享活动。其中一个演讲者讲述了自己童年的故事。
小时候,他最引以为傲的标签叫“懂事”,因为妈妈逢人便说:“我儿子特别懂事”,末了还加一句“不信,你们可以试”。
有一次,妈妈带着他去上班,面对着办公室的一众叔叔阿姨,妈妈又一次邀请大家“试”他有多懂事。
这些平日里在办公室看多了报纸、喝多了茶水的叔叔阿姨们真的毫不客气的开始“试用”。
有的让他帮忙倒水,有的让他背个古诗,有的让他唱歌,最过分的,让他在地上打个滚。
那一年,他才6岁。
他并不乐意被别人试来试去,但是既然妈妈说了“他懂事”,他就需要证明自己真的懂事,是个实打实的“免检产品”。
这是他最初学会的“读心术”,他读的第一个人,是妈妈。
他读到的内容是:只要我向别人证明自己懂事,妈妈就会开心。
人的能力会随着岁月的增加而迁徙扩大,包括“读心”的能力。小时候,为了获得“你真懂事”的夸奖,会拼命地做让妈妈开心的事情。
长大以后,也会读懂男朋友想让自己留长发的需求,哪怕自己一直渴望清爽的短发;会读懂同事想让你在工作上搭把手的愿望,哪怕你自己已经自顾不暇;会读懂社会想让自己活成一个“标准模板”的渴望,哪怕自己一直有一颗叛逆的心……
于他们而言,拥有了“读心术”,真的是件好事儿吗?
03
出于一名心理咨询师的私心,我大概不仅不希望他们吃下这颗“读心术胶囊”,还希望他们连现有的感知周围人需要的雷达也关闭掉。
外在的世界很大,外在的需求也有很多,你真的不需要读懂那么多,知道那么多。很多时候,你需要的恰恰不是读懂他人的心,而是,向内求索,读懂自己。
每一次遇到“讨好”型来访者,我都忍不住心里跟他们说:“hi,停下来,你不需要知道那么多别人的想法,你要多看看自己想要什么。”
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读懂自己是比读懂别人更难的事情。“讨好型人”最大的损伤不在于时时刻刻需要照顾身边人的情绪,而在于他们因为过多地关注别人,而失了自我。
想起一个在聚会上异常活跃的朋友跟我说:“每一次同学、朋友的聚会,我都觉得自己有义务把气氛搞活,一旦冷场,我就觉得是自己的责任。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天生的热场高手”。
直到有一次,女朋友无意中对他说:“你并不是真的外向,真的喜欢这样热闹的场合,你只是习惯性地这么做”。
那一刻,他真的有被击中的感觉。他才想起,每一次聚会结束,他都需要闭关一两天去修整自己,读读书,浇浇花,做做饭,听听轻柔的音乐,让自己慢慢复原。强力的去搞活气氛,对他而言,是一件内耗很严重的事情。但他一直做着这样的事情,甚至一度莫名地以为自己喜欢这么做,只是因为,他从来没有问过自己:“我究竟喜欢什么”。
感知、读懂别人的需要,对他而言,是自动化的反应,不需要努力就可以做到。相反,觉察自己,明确内心需求,才是需要刻意提醒自己的事情。
我不想拥有“读心术”,是因为我们早就在社会训练中,有意无意地学会了读懂别人的需要,读懂别人的渴望。
我们知道,社会需要我们做一个“常规”的人,在合适的时间读书、考一个好分数,在应该的时间,找工作,结婚生子,做一个步步踩在点上的人。
这些要求,已经刻在我们的心里,甚至不需要费力去读,我们都懂,都在践行。
但我们活得不快乐、活得不知道自己是谁,恰恰是因为读懂了太多别人的需求,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
我们真的不需要什么“读心术”,因为读懂自己都来不及。
举报/反馈

若杉心理

2.5万获赞 8557粉丝
若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栏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