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2月31日,中国第一家芭蕾舞团——中央芭蕾舞坛正式成立,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国家芭蕾舞团。经过60年的风风雨雨,中央芭蕾舞团不断发展壮大,不仅成为中国芭蕾的标志性团体,也在国际芭蕾舞界享有盛誉。而其把中国的题材与西方芭蕾元素嫁接形成的独有的中国式芭蕾作品也成为中芭的标志。《鱼美人》《红色娘子军》《祝福》《草原儿女》《沂蒙颂》《大红灯笼高高挂》《红楼梦》《觅光三部曲》《鹤魂》《敦煌》等打造了中国芭蕾舞的名篇,而《天鹅湖》《海盗》《吉赛尔》《堂吉诃德》《卡门》《平克弗洛伊德的摇滚芭蕾》《小美人鱼》《罗密欧与朱丽叶》《灰姑娘》《奥涅金》等中外古典和现代的经典芭蕾的介绍与引进,以及连续十年八期的芭蕾工作坊,都成为中央芭蕾舞团站上世界芭蕾舞界前沿的象征。12月30日,专家学者与中央芭蕾舞团的几代人欢聚一堂,共同分享对中芭60年辉煌成就的感受,同时研讨探索努力的方向。
白淑湘:第一位中国白天鹅的感动
在参加研讨会的嘉宾中,白淑湘最为引人注目。当年中国第一位在《天鹅湖》中扮演白天鹅的艺术家、第一位在《红色娘子军》中扮演吴琼花的艺术家,为芭蕾艺术奉献了一生。她不仅是中央芭蕾舞团的老团长,也曾担任中国舞蹈家家协会主席。白淑湘回顾中芭走过的60年征程时说:“从1954年北京舞蹈学校成立时算起,几乎用了7年时间来学习与掌握欧洲古典芭蕾的优秀传统,其中包括训练体系和表演,导演们的专业知识,而且积累了一定的演出剧目。这种花大气力长时间的艰苦工作、学习,体现了我们对外来艺术必须学到手、学到家的信念。”她称,剧目是艺术表演团体的生命,包括编导、作曲、舞台美术、芭蕾舞演员是一代创业者,他们为中国民族特色芭蕾舞剧洒下了汗水,辛苦勤劳毕生,做出了无私的贡献,才取得了今天令人瞩目的成就。”
白淑湘说:“我从事舞蹈事业已经67个春秋,这一路许多欢乐、苦恼、痛苦,但我终于还是走过来了。现虽已退休,但要继续走下去。”
冯双白:总结经验为了更好地未来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这样评价中央芭蕾舞团的60年,他说:“1959年12月31日,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团成立。当时还沉浸在建设新团的喜悦,放飞自己芭蕾梦想的人们,大概谁也没有跳跃思维地去做一个跨越60年的宏伟设想:一个甲子之后,这将是怎样的艺术团体,会拥有多少明星艺术家,是否能创作出经典而伟大的艺术作品?而剧团本身又将在世界芭蕾艺术的舞台上扮演怎样的角色?然而60年时光荏苒,这一切设想却都有了令人激动无比的答案。中芭创造了无数的第一。60年代留苏归来的王希贤为中芭第一次排演了自己的毕业作品《泪泉》;1959年2月,刚刚成立的中央歌剧舞剧院吸纳了由北京舞校实验芭蕾舞团正式转制命名的中央芭蕾舞团。而同样苏联留学归国原芭蕾编导蒋祖慧则在1963年为剧团第一次创排了《巴黎圣母院》。1964年有了第一部《红色娘子军》,80年代,鲁迅和曹雪芹的小说第一次走进了中国芭蕾舞的天地。”
说到成就,冯双白认为:“回顾的时候,我感觉有一些值得借鉴。第一条经验,中芭具有非常开阔的历史视野,芭蕾是个外来户,最开始传到中国的时候,还是有点困境的。我清楚地记得那时候大腿满台跑,工农兵受不了。这个过程中,中芭一直是敞开历史胸襟,用了很大的力气向世界最好的芭蕾艺术水准看齐。中芭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不拒绝、不闭关锁国、不封锁自己,让自己和世界融为一体。第二,在日常工作训练排练当中,纯粹的艺术追求和永不松懈的艺术规范,成为致胜的法宝。刚刚濮存昕说,芭蕾是带技术的,不是随便玩一玩的。它的语言、训练是非常讲科学的,而这个东西是一个需要长久坚持的艺术规范。哪怕进入到教室以后,头发要梳得干干净净的传统,现在也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力量。艺术语言的坚持,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它非常好。另外,中芭保持了勇攀高峰的巨大热情,60年以来,中芭一直不断努力创作自己的作品。从原来一系列的创作,到今天的工作坊。创作的力量非常好,创作的激情、创作的态势特别好。”
面对未来,冯双白认为:“在北京舞蹈学院的编导教学当中,因为历史原因,没有芭蕾编导班。全国有十大芭蕾舞团,芭蕾编导的空缺或者芭蕾编导的不成熟,是一个巨大的落差。中国的芭蕾现也很辉煌,但是中国芭蕾编导人才的缺少,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
相关艺术门类专家进言献策
在研讨会上,中芭请来了众多相关艺术的专家。著名作曲家叶小钢谈到中芭的未来是说:“首先,经典的坚守是非常重要的。我也希望今后一代比一代更加出色,更加强大。但我们作为一个创作型的艺术团体,不光是坚守,肩负着向中国人民展演或者传授、引进、交流世界经典,恐怕自己本民族的音乐、舞蹈文化,也是我们重大的任务之一,现在看来这个任务还是需要有待于更进一步的加强。”
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表演艺术家濮存昕则对中央芭蕾舞团演员的表演提出新的希望,他说:“中央芭蕾舞团是我从小就仰慕的,今天我看到老前辈坐在底下,我们都是在知青下乡的时候看《红色娘子军》,才知道什么是交响乐、芭蕾舞。我爱看芭蕾在哪呢?识其器而后文艺。我是(芭蕾舞)长期的业余宣传队的队员,我在黑龙江兵团插队,看了薛菁华老师的舞蹈,我们拿拖拉机轮子焊起架子,当成把杆了。干完活,人家打饭,我们在食堂一哒哒、二哒哒,我们还有变身跳,诸如此类,就是业余宣传队。对艺术的尊重来源于识其器。而今天一场一场的演出,就是让更多的观众“识其器”,点燃他们对艺术的热爱。舞台艺术,就是一场一场给观众干活的。芭蕾我是外行,我想引用盖叫天先生的一句话,我是道听途说。他讲:三形六劲心已八,无意则十。他打分,有模有样,可以打3分,这孩子可以干这行,他可以是个材料,这是3分。6劲,到了6分了,就是要有劲了,亮相准了,词准了,他可以演出了,已经学到方法了,可以毕业了。心已8,走心动情了,你是好演员,观众会被你感动,你才8分。很多演员在寻找我和角色之间美妙表达的瞬间,我就是角色,角色就是我,观众也认可,专家也认可,媒体也认可,这个美妙的瞬间要完成才到8分。10分是什么呢?盖叫天先生说‘无意则十’。你们再排《红色娘子军》的时候我来。找两段,我看看能不能帮孩子。英雄就义也好,用我的生命看看能不能帮助孩子,在人物的理解上和动作在一起。”
中央芭蕾舞团60周年,不仅回顾过往,更要面向未来。怎样让中国芭蕾成为国际芭蕾的一个分支,怎样创立中国芭蕾舞学派,中国芭蕾依然前路长道远。
摄影/王崇玮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伦兵 田婉婷
举报/反馈

青瞳视角

714万获赞 82.1万粉丝
立足北京,提供深度资讯
北京青年报北青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