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有非常独特的地质地貌,贵州的生态保护同样走在了全国前列,贵州是令人向往着迷的。”12月28日,一场在贵州师范大学宝山校区喀斯特研究院举办,由云南籍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带来的“影像保护自然环境”主题讲座,吸引了近百名生态环境保护主义者和摄影爱好者前来听讲。
本次讲座由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贵州省地理学会、贵州师范大学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研究中心、贵州田野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
有着30多年野生动物摄影生涯的奚志农,长期致力于中国野生动物的拍摄和保护。他的作品在《中国摄影》《美国国家地理》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大量发表,并且成为各大国际环保组织宣传资料;获得英国BG野生动物摄影年赛“濒危物种”大奖、英国 “自然银幕电影节”“TVE奖”,是首位在这两项比赛中获奖的中国摄影师。这些优秀作品也为他赢得了《中国摄影》优秀摄影师、2004中国摄影传媒大奖年度摄影人物乃至“地球奖”“保护母亲河奖”等荣誉。2010年被英国户外杂志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40位自然摄影师之一;也是目前唯一入选“国际自然保护摄影师联盟”的中国摄影师;2019年,他担任第62届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荷赛”(WORLD PRESS PHOTO)自然与环境类评委。2015年,他被中宣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文联共同授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
讲座中,奚志农通过讲述自己从对野生动物摄影的喜爱,到拍摄一幅幅享誉世界的野生动物摄影作品,展示其摄影作品拍摄及背后的故事,向观众讲述了他近40年来践行“为保护而拍摄”这一初衷与信念的历程与思考。
1983年,奚志农参加了云南大学的鸟类考察队伍,并参与了纪录片《鸟儿的乐园》的拍摄,这是奚志农第一次接触野生动物摄影,他跟随摄影师找寻拍摄黑颈鹤,但因为没有找到只好用标本代替。至此,他“立志一定要学好摄影,拍摄飞翔的鸟”。在接下来的30多年,奚志农从一名摄影助理成长为一名享誉世界的野生动物摄影师。
作为一名职业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希望每个摄影师都能和他一样,在按下快门的同时,还能想到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责任。
“现在是全民摄影时代,每个人都是摄影师,每个人都是记录者,记录野生动物生存现状,用镜头传达生命的野性与美丽,用影像推动自然生态保护,不只是野生动物摄影师的职责,更是每个人的使命。”奚志农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保护环境,保护濒危野生动物。
从专注野生动物拍摄,到奔走呼吁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再到在全国各地成立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召集更多人参与进来,奚志农始终致力于用影像的力量推动中国的自然保护。
作为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与贵州机缘颇深。他告诉记者,他曾多次来贵州拍摄黔金丝猴、黑颈鹤、黑叶猴等贵州野生动物,还曾被邀请参加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做讲座。在他看来,贵州和云南一样,有着丰富的野生动物和濒危保护动物,需要呼吁大家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列。
此次讲座,从深圳到贵阳的奚志农乘坐高铁仅用5个小时,“贵州的交通已经发展成为西部最好,贵州的生态和发展让世界瞩目。”他说,“贵州有那么好的黔金丝猴,可惜我一直没有拍到它们非常好的影像,希望未来有机会再到贵州拍摄黔金丝猴。”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赵相康
图/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刘啟钧
文字编辑/李缨
视觉编辑/赵相康
编审/李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