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先有正念,然后才会有定和慧。当我们抛开名相,看到事物背后的内容,定和慧就会相通。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正念呢?它有哪些修行的要点呢?请继续往下看。
01
正念的要点是“当下”,因为只有念在当下才是“正念”,脱离当下的“念”都是杂的,妄的,邪的。也是远离佛家的智慧宗旨的。
关注当下,观照眼前的每分每秒的精神体验,这是正念的核心所在。正念促使我们没有目的地做事,没有功利和动机地虔诚做人,一旦有了动机或目的,这个当下的正念就没有了,就会受到功利心、利己心的干扰和阻断。比如,你做一件好事,总想着有回报,有好报,这就是脱离了正念的本质。
活在当下其实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每个人都能做到,难就难在持续活在当下。为何我们有时有一种正念萌生,而很快又忘记了呢,或者这种正念仅仅存在了很短,很快就消失了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正念聚合起来,深入到自己的修行中。如果能把正念养生一种习性,一种生活习惯,那我们就离清净之心很近了。
02
如果有人用当头棒喝给你指正错误,你应该虚心接受,并用心领悟其中做人做事道理。
唐代德山宜鉴禅师常以棒打的法子接引学人,他的口头禅是,“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意思是,问你话,答不出来要挨棒子,答出来也要挨棒子。同样是唐代,另一位高僧临济义玄禅师不光是打人,还配上声效,就是“喝问”,一边打你一边喊打。这两位禅师的教法并称“德山棒,临济喝”,后来演变成一个成语“当头棒喝”。
当你遭遇“棒喝”的那一刻,你一定是活在当下的。
当头棒喝能让你意识到自己走的道是错的,让你重新进入到另一个新的认知领域。此时,你会发现,哦,原来事情也可以这样去做,人心原来也可以变得平静和安宁。
03
活在当下的关键是不去评判或解读。
为何佛教让我们去除评判和解读,做到心如止水呢?因为对一件事情,一旦我们用自己的经验或观念认知去评判或解读,你就会从当下滑落到过去,要么就是飘向未来,但未来是不可及的,过去也是不可及的,我们能做的唯有从现在做起,做好自己,从此刻开始,规整自己的一言一行。
所谓的正念就是关注当下,即古人所说的,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一旦评判和世人解读一进来,正念就被打断了,也会给后续的念头或观念染上个人的色彩,这样我们就进入了执着之境,而佛家的大智慧之一,就是破除我执,放下执念,从了解自我内心开始,不再执着外道。
04
正念的概念和本质
正念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来源于三十七道品中的八正道。
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八正道是指: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如果用现代的心理学来解释的话,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归纳为51种,也就是佛教所说的51种心所有法。
1)遍行心所五种:作意,触,受,想,思。
2)别境心所五种:欲,胜解,念,定,慧。
3)善心所十一种: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4)根本烦恼六种:贪,嗔,痴,慢,疑,恶见。
5)随烦恼二十种:忿,恨,恼,覆,诳,谄,骄,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6)不定心所四种:梦,悔,寻,伺。
从上面的心理归类看,“念”是别境五心所之一,别境心所是指在特定情境下生起的心理活动,5个别境心所各自所缘的是不同的境界,彼此并不关联。比如,只有当我们看到喜欢的东西才会生起“欲”,如果没有对象的介入,我们一般不会平白无故地有欲望生起,生起欲望的同时更不会必然连带着生起定和慧,因为欲望是定和慧的大敌。
“念”是指“于过去经验之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记住”。正念就是正确的铭记,或者正确的当下的念头,是指头脑里装的都是些“正”的东西,很纯净,很敞亮的感觉。与之相对应的是“杂念”,“妄念”,“邪念”,,“欲念”,就是头脑里充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佛教20种随烦恼里有一个“失念”,说的就是脑子里乱糟糟的这种情况。“失念”是一种烦恼,生活中我们十有八九都经历过失念。
按照现代心理学的定义,正念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觉察
比如,把注意力放在身体上,觉察身体的细微变化,内在感受,情绪和思绪等。只是觉察,不要试图控制。
2)关注当下
主要是通过关注自己的呼吸让意识和思绪回到当下,一旦觉察到自己开小差了,就再次回到呼吸上来。因为人不可能离开呼吸,呼吸是最代表当下的。注意只是关注呼吸,而不要试图影响呼吸。
3)不评判,不介入,不解读
对一切情绪和思绪只是单纯地观照,接纳,并不做出自我的评判、介入和解读,因为一旦这样,我们就进入了“执我”。
结语:
六祖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不仅能让我们充分认识到正念的性空,更能让我们领悟到自然的纯真本性,即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