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个家长问我,孩子的小动作太多了,我们该怎么办呢?其实啊,这个里边可能是有误会的,咱们现在就来好好地分析一下。
好多家长不够了解孩子,他到了小学这个年龄段,有很多孩子他本来就会有意识地来调整自己,让自己更加的安静,更加的专心。
比如我们看到好多的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他为了让自己更加的专心,他就会拍着自己的脑袋,对不对;或者摇一摇自己的头,让自己清醒清醒;或者是把自个儿这个脑门在这个桌面上或者墙壁上这样来磕,想要把这个专注力给召唤回来,或者是在思考的时候,你发现他会习惯性地在手上去摆弄一些小东西。
这个时候呢,我们有好多的父母或者是老师呢,因为咱们不够了解孩子。就会感觉到,你看看这个小孩抓耳挠腮,小动作那么多,然后我们就指责孩子分心了,不认真了。
他并不完全是这样,孩子可能他只是需要有那么一些时间,把他的注意力给集中起来罢了。所以说呢,我们要来分清楚:孩子到底怎么样才算小动作多和注意力差,怎么样是他的一种思维习惯呢?
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来观察,你要看一看孩子他的这个思维,是不是经常离开当前主题。比如说他正在上课,结果呢,老师讲的他已经早就不听了,开始玩手中的橡皮或者什么东西了。结果老师一叫他,他好像是如梦初醒。那么像这种情况,显然就是小动作多,也叫做分心。
另一种情况,孩子虽然在手上摆弄东西,但是你明显的感觉到他还在很用心地听你讲,那这叫做他的思维习惯。那么还有一种情况,比如说孩子们在写作业的时候,你发现他手上虽然摆弄着一个小东西,但是你明显地发现,他正在思考眼前的这道题,这可不叫做小动作多。
那么另外一种状况呢,就是他手上摆弄一个小东西的时候,早都已经不在思维这个眼前写的这个字,或者做的这道题了,思维都不知道跑哪去了,那么这就叫做分神。
所以说,我们要看清楚孩子这两者之间,他的表现。看起来都是手上拿着一个小东西,可是性质却完全不同。尤其是触觉型的孩子,他是特别喜欢在手上呢,边摆弄东西边来思考的。因为他的手上在摆弄东西的时候,他的思维会更加容易启动,也更容易敏捷,这是他的一种思考习惯而已。
在我们家长面对这两者呢,如果是孩子确确实实非常的容易分神,然后这种情况要及时的训练,及时的调整,否则就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那么另外一种状况,我们作为大人来讲,我们不要干扰孩子,让孩子能够更加的专心去思考就行了,要不然的话,你一会提醒他不要玩橡皮了,一会提醒他不要玩笔帽了,结果最后呢,把他的思维切成了片段片段片段,反而呢,你成了孩子最大的一种干扰了。
希望有心看到这篇文章的宝爸宝妈,能够帮助到您,这样,我觉得我的分享就很值,最后,谢谢大家的认真阅读,往后我会分享更多优秀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