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崛起史。近代史上因为帝国主义的入侵,曾有许多地方被抢占,导致了中国同胞的分离。所谓的七子之歌其实就是在中国的七个地方被割让、租借这样的情境下创造出来的,当时也正值反帝反封建的高潮,此诗一经问世就引起强烈共鸣。
此诗乃作者留学美国期间所创,在这时期,他深切体验到了弱国子民在强国遭遇到的无处不在的歧视与欺凌,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促使他产生了灵感,创作了这首诗。没错,他就是—闻一多,近代爱国主义诗人。
闻一多自由成绩优异,喜爱古典诗词和美术,后考入清华大学前身。他入校时名为闻多,他本人的革命主张是废姓,潘光旦建议改名,他接受了。后五四运动爆发,他积极投身这一斗争中,并在校园宣传,成为五四新文艺园中的拓荒者之一,还作为清华学生代表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赴美留学时专攻美术,但也研究文学诗歌。他的《死水》和《红烛》是诗坛的经典之作。
所谓七子是指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这七处被列强侵占的“失地”,此诗将它们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以第一人称独白的方式刻画了它们受尽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感情,情真意切,每部分都灌注着被掳掠的血肉之躯的疼痛,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眷恋。里面的每首诗都有“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是一种呐喊,一种精神力量,一种苦难中怀着希望的情绪,一种对祖国的眷恋。这是闻一多的赤子情怀,是闻一多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他希望警醒中国人民,想振兴中华,即使身处异地,也难挡他的深情。而且此诗结构匀称,基本一致,体现了闻一多所追求的建筑美。
当然,今时不同往日,中国告别了列强欺凌的时代,但是也应庆幸祖国现在的强大,否则中国就不会如此太平,这世界不是白莲花,不是真的如想象中那么和平,那只是祖国的强大保护了人民。所以,爱国主义不会过时,它应该也必将永久传承下去。
举报/反馈

风雪夜归天

123获赞 92粉丝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