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11日消息(记者吕红桥)由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主办的2019第六届中国国际大数据大会10日在北京举行。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在大会上发布《2019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超过8000亿元,研发投入超过550亿元。
《2019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报告》通过对全国3000多家大数据相关企业的问卷调查和座谈形成。报告从政策、制度、产业、融合和研发等多个维度,系统阐述了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报告披露,2016年以来,我国大数据政策、制度、研发、产业、融合等指数都持续增长,发展相对比较均衡。
截至2019年,大数据产业规模超过8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底将超过万亿。目前,17个省市建立了大数据局,大数据安全维护机制日益完善。283所高校获批数据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全国有100多个大数据相关产业联盟成立,对大数据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另外,大数据研发人员2019年超过8万人,研发投入超过550亿人民币。
从各地大数据产业发展情况看,目前形成了三大梯队。一是北、上、广、江、浙、贵,这六个地方领跑全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其中,有的地方研发是强项,有的地方擅长数据存储、处理,有的地方则是应用服务方面做得不错。第二个梯队包括山东、福建、重庆等省市,这些地方正依托当地原有产业规模,发力大数据。其余地方则是第三梯队,大数据发展还相对比较落后。
从产业来看,互联网、金融、通信、安防等产业目前与大数据融合情况较好,交通、能源、工业等也在快速应用大数据。以工业为例,工业大数据产业规模到2019年有600多亿,到2020年,复合增长将达到50%以上,研发设计、生产、供应链、销售、运维等领域数据量越来越大。而医疗行业大数据在某些点上用得不错,但是要真正替代人,路径还比较长。
工业大数据的产业规模到2019年有600多亿产值,到了2020年工业产值,包括可能带动周边的一些东西。复合增长达到50%以上,工业大数据的应用场景有五个场景,从三个角度来看应用的深度,研发设计,生产、供应链、销售、运维,五个特征的数据量越来越大,价值力度相对稀疏。
报告同时指出,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首先就是数据确权方面,数据是谁的?个人数据是归自己还是归平台?谁搜集的归谁还是服务器是谁的就归谁?这些问题在法律上还没有明确答案,有待进一步探索。
在技术层面,我国大数据芯片和软件发展突飞猛进,但是相比发达国家差距依然很大。在开源软件、算法软件的开发上缺口更大,相比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在这方面能力明显不足,需要加大研发力度。
举报/反馈

央广网

5079万获赞 453.6万粉丝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
央广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