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艺术作品摄影 / 推广
陈滞冬2015 云南陈滞冬,1951年生于四川成都。
当代中国画家、书法家、艺术史学者。
少时师从陈子庄(石壶)、晏济元学习中国绘画,早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脱离体制,成为自由职业画家、职业撰稿人。
出版有:
《陈滞冬画集》
《陈滞冬书法集》
《石壶论画语要》
《中国书学论著提要》
《中国书画与文人意识》
《张大千谈艺录》
《图说中国艺术史》
《山川悠远》
《玉山高处》
《丹青引》
《存在的借口》等著作多种。
曾在成都、兰州、太原、南京、杭州、威海、郑州、台北、法国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都江春水
西山晴雪 / 陈滞冬中国画展
设色纸本
2018
366x144厘米
西山晴雪
陈滞冬中国画展预告
文 稿 / 陈滞冬
图 片 / 麦客专业摄影
制 作 /麦客艺术
主办单位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馆
协办单位
北京画院美术馆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
北京国研互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小康》杂志社
成都托尼洛·兰博基尼中心
承办单位
四川勺海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展览日期
2019年12月25日 ~ 2020年1月2日
开幕12.25 - 10:30
展览地址
北京画院美术馆
画展部分作品欣赏...
都江春水 局部
西山晴雪 / 陈滞冬中国画展
青城山玉清宫望丈人峰
西山晴雪 / 陈滞冬中国画展
设色纸本
2019
180x97厘米
青城山玉清宫望丈人峰 局部
西山晴雪 / 陈滞冬中国画展
伏羲庙古柏
西山晴雪 / 陈滞冬中国画展
设色纸本
2018
250x120厘米
伏羲庙古柏 局部
西山晴雪 / 陈滞冬中国画展
西 山 晴 雪(节选)
论中国山水画崇高、雄伟、峻极与疏离之美
陈滞冬
(壹)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小雅》)。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古老民族在他们长期生存繁衍之地,都有被他们奉若神明的高山。人类文明的最初形态,就在其藉由高峻入云、甚至仿佛遥不可及的峭拔高峰而与上天神明相通的期待之中,慢慢地累积起来。世界各地的宗教,数千年来都将人们最常仰望、或者通过攀登来进行祈祷的高山视为神明的居所,将巨大陡峭的岩石山峰或雄伟的冰川视为通往天堂的阶梯。人类以凡庸之躯对于崇高和伟大的向往、希冀与皈依,给自己在碌碌凡尘中日复一日辛苦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安慰和情绪的平复。同时,以渺小平庸的存在而仰望崇高和伟大,也给俗世中的芸芸众生带来了精神的涤净和人格的升华。
巫峡秋月
西山晴雪 / 陈滞冬中国画展
设色纸本
2019
366x144厘米
古希腊人仰望奥林匹斯山(Mount Olympus),相信在俯瞰着爱琴海的高高山峰上居住着他们的神灵;古希伯来人的上帝指示先知摩西登上西奈山(Mt.Sinai)顶接受神喻;在亚洲,俯瞰着广阔的青藏高原的冈仁波齐峰(Kangrinboqe Feng),被生活于其周围的佛教、印度教、耆那教、雍仲本教徒们视为标志着宇宙中心的圣山。此外,喜马拉雅山脉与喀拉昆仑山脉诸峰以及更往亚洲东部的华山、泰山、长白山、富士山乃至非洲广阔的稀树草原上巍峨的乞力马扎罗山(Kilimanjaro),还有号称美洲屋脊的安第斯山脉上巨大的阿空加瓜山(Aconcaqua),但凡有早期人类活动的地方,伟大的高山都被视为神圣之地而被生息于周围的人类所崇敬、仰望与皈依。
公元前数千年,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东端——后来被称为华(山)渭(水)地区——繁衍生存的先民,就仰望着那时人们心目中的宇宙中心——如天柱一般矗立在黄河岸边的华山,从内心泛起崇高的敬意与“容告神明”的豪情,藉以抗拒人生的艰辛与苦难,并赋予人类文化以内在的意义。先民的生息繁衍愈益昌盛,其文化也愈益宏伟。随着历史进入文明时代,创造文明的先民们以独特的敬意为华山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单字:“崋”。这个字特指华山,只此一意,别无旁衍,借以表示特别的尊崇。与“崋”字通用的“华”字,则被广泛使用到民族、地域、文化、历史等等范畴中,成为后来中文体系中的“中华”、“华夏”等概念和词汇的由来。
返照入江
西山晴雪 / 陈滞冬中国画展
设色金笺
2016
52×60厘米
........
2019年11月6日
成都小碧落馆
注:本文经作者同意。
峨岭晴云 局部
西山晴雪 / 陈滞冬中国画展
设色纸本
2017
1500x50厘米
成都麦客专业摄影 专注书画艺术领域 拍摄
麦客艺术|“蜀山探道”之李圣峰近作赏析
麦客艺术|荷色生香美图欣赏
麦客艺术|邓明汉山水画欣赏
麦客艺术|「周而复始」龚庆2019水墨写生新作
麦客艺术|冉崇君国画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