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事业的先驱卜和克什克
1941年初,瓦·海西格到开鲁采访卜和克什克(右)时亲手拍摄的卜和克什克照片。
(接上期)
早在上世纪40年代亲临开鲁受教于卜和克什克的原西德波恩大学著名汉学家瓦·海西格,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卜和克什克关于《蒙古秘史》的独到见解。1964年,瓦·海西格用德文出版的《蒙古的历史和文化》中首次报道了关于卜和克什克的事迹。在该书第一章和第九章中,从不同角度论及卜和克什克时,肯定他是“蒙古文化和蒙古民族的捍卫者”“献身蒙古民族的捍卫者”“蒙文出版事业的开拓者”。书中还附印了1941年初,瓦·海西格到开鲁采访卜和克什克时亲手拍摄的卜和克什克照片。由于该书影响面较广,先后被翻译成芬兰、英、日等文字出版发行。内蒙古的阿必达、敖特浑等人根据日文版《蒙古的历史和文化》翻译成蒙文,于1986年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
卜和克什克搜集和整理的民间文学还有奈曼旗的祝颂词、克什克腾旗祝颂词、蒙古谚语等。蒙古文化学会的辛勤耕耘在蒙古民族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使许多以手抄本形式传世的蒙文著作得以流传和保存。
卜和克什克曾经用汉文写过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记载了他与第一位夫人结婚的礼俗,他们夫妻恩爱的婚后生活,以及他妻子的不幸早逝,对当地的蒙古社会人文涉猎广泛,遗憾的是此书的手稿由其子女保存,却不幸遗失。这是后话。
学会的收入增加以后,在开鲁西街购置一所大院,于是蒙古文化学会入住其中。同时,蒙古文化学会增设附属小学,很多蒙古族儿童得以入校学习。奈曼旗王爷的大哥、波日胡硕庙活佛、卜和克什克的六弟梁完达尔胡,以及大沁庙的活佛等人捐给学会一块位于老哈河北岸的熟地,雇佣农民耕种,小学学生也抽时间到农田参加劳动,年终收入归学会和学校所有。
喀喇沁旗的汪荫侯捐给学会一部铅字印刷机和蒙文铸字炉。学会雇佣蒙古族工人王师傅,开始用铅字印刷机印刷书籍。当时的蒙古文化学会大约有会员500多名,遍及附近各个旗县,其中也有日本学者。
1938年,卜和克什克由事务官升为理事官。此时卜和克什克主持的蒙古文化学会和《丙寅》杂志,以及他们在蒙古民众尤其是在蒙古青年中的巨大影响,引起了日本侵略者的猜忌。1940年春,日本宪兵机关召他赴新京(今长春)传讯,想弄清他在北平的社会活动和到开鲁来的真实目的。结果日本人毫无所得,但鉴于他的社会知名度不得不采用升职的手段来笼络他,以平息社会舆论的不满。1940年5月1日,他由伪民生厅文教科长晋升为伪实业厅长,但实际上他已处于日本警特机关严密监督之中。非常不幸的是,这次传讯给卜和克什克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摧残。不久,一向重视文化并给卜和克什克极大支持的伪兴安西省省长诺拉嘎尔扎布(1888——1941)病故,而继任伪兴安西省省长的原阿鲁科尔沁旗札萨克郡王(时任旗长)旺沁帕尔赉(1883——1945)比较守旧,加之政治形势恶化,对蒙古文化学会的活动不太支持。所有这些,使卜和克什克郁闷成疾,经常借酒浇愁,健康状况不佳。生前,他曾对同窗好友王家騄交代:“我死以后,你帮我清理一下蒙古文化学会吧……”1943年1月13日,卜和克什克突然病逝于开鲁,终年42岁。王家騄等人用汽车把他的灵柩运回老家泊和乌苏祖坟埋葬。王家騄按他的遗嘱,历时一年,清理完毕蒙古文化学会的土地、房屋、资金、账目和书刊,转交给奈曼旗的哈斯通力嘎管理。
当时,社会上有卜和克什克被日本人暗害的流言。德国著名汉学家瓦·海西格教授根据战后美国公布的日本官方情报得知,早在卜和克什克逝世前三年,日本人已经做出了暗害他的计划。
卜和克什克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光辉榜样和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教诲和启迪了一代蒙古族青年,培养了一大批蒙古族文化事业的栋梁。从北平求学时期创办蒙古文化学会、出版《丙寅》杂志,到在日本侵略者眼皮底下创办学校,培养有知识的一代蒙古族青年,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不愧为蒙古民族文化事业的先驱和时代的楷模。
来源:通辽日报
文:刘永吉
编辑:石耀霞
审核:李文静
终审:王爱国
举报/反馈

奈曼旗新闻

2.7万获赞 1.5万粉丝
金沙之城 魅力奈曼 欢迎您
奈曼旗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