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紫金山脚下的南京体育学院,是一座承继中国体育百年文脉的高等学府,古色苍茏的历史遗存和现代化的训练场馆交相辉映,彰显着体育精神的星火相传,绵延不息。
学院体操蹦床馆空气中弥漫着汗水的味道,江苏省蹦床队的小队员们在这里日复一日地奔跑、跳跃、翻转,让他们比同龄人多了一份坚韧执着,清澈的眼神里透出对梦想的渴望。
已是江苏省蹦床队领队的陆春龙每天依然会来到队员们中间,和大家一起交流运动心得。训练场上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总能让陆春龙看到自己的影子,回想起艰辛而又辉煌的竞技体育生涯。
活泼好动 练习体操
1989年4月,陆春龙出生在江阴南闸一个淳朴宁静的小村庄,因为属蛇,家人给他取了小名叫龙龙。儿时的陆春龙活泼好动,是村子里出了名的“小淘气”,不论走到哪儿总爱攀高爬低,一刻也不停歇,家人对他也是束手无策。
五岁时,陆春龙跟随家人来到常州,进入北环幼儿园就读,无忧无虑的他并不知道,人生的轨迹正在冥冥之中发生改变。1994年的一天,常州少体校教练洪澄海前往幼儿园挑选体育苗子,一眼就看中了长相清秀、脑子灵活的陆春龙。
求徒心切的洪澄海让陆春龙带了一张纸条回家。父亲陆建平得知情况后,非常高兴,认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便不顾孩子母亲的反对,坚持把5岁的陆春龙送进了常州少体校,练习体操。
人生自古多艰难,苦尽甘来应有时。父亲朴素而又深刻的人生哲学,在陆春龙幼小的心田埋下一粒种子,引领他走上了一条有别于普通孩子的成长之路。来到体操房,站在一个个比自己还高的训练器械前,陆春龙两眼放光,拉韧带,上力量,没过几天,稚嫩的小手上满是血泡,当其他小伙伴纷纷抹泪喊苦的时候,他咬牙坚持,不吭一声。
父母和教练的悉心教导,让陆春龙在单调枯燥的训练中坚持下来。1995年,洪澄海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带着6岁的陆春龙参加了省运会少儿体操比赛。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春龙超常发挥,夺得了跳马项目的冠军。
明晃晃的奖牌挂在胸前,陆春龙第一次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在随后的训练中,他更加刻苦勤奋,作为“运动之母”的体操也渐渐赋予了他出色的协调性、柔韧性和姿态美。陆春龙的进步被洪澄海看在眼里,他愈发觉得小春龙是个可造之材,应该去一个更高的平台继续深造。
进入省队 改练蹦床
在常州少体校练了3年后,8岁的陆春龙跟随洪澄海来到南京体育学院,可是,几番登门拜师,却没有一位教练收下陆春龙。
由于幼时经历的车祸,陆春龙受伤的左腿比右腿长了一公分左右。因为长短腿的毛病,陆春龙被省体操队拒之门外。百般无奈之下,洪澄海又找到了相识多年的老同学都庆廉,一位培养了数十位世界冠军的功勋教练。
小春龙的认真劲打动了都庆廉,他随即答应让这个来自苏南的孩子留下来试一试。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就在陆春龙进入省技巧队那一年,不为国人熟悉的蹦床运动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正式竞赛项目,各省陆续从体操、技巧、跳水等项目中抽调人员,组队备战3年后的奥运会。综合考量了陆春龙的身体条件之后,慧眼独到的都庆廉将这个颇具潜力的孩子推荐给了蹦床队,就这样,陆春龙迎来了运动生涯的重要转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的江苏省蹦床队已经拥有8名教练,40多名运动员,陆续走出了一批在国内外比赛上摘金夺银的“蹦床明星”,可谓实力雄厚,成绩斐然。可是,时针回拨到1998年,一切却是另一番模样。
被誉为“空中芭蕾”的蹦床运动,当时还是欧美选手的天下,底子薄、专项训练时间短、缺乏成套理论和经验是中国蹦床的真实写照。
由于起步较晚,中国蹦床界首批“吃螃蟹的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而对于陆春龙来说,双腿的平衡和稳定则是他急需解决的问题。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面对困难,陆春龙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坚韧,训练中总是自我加压,从不懈怠,每天的运动量几乎比队友多出一倍。
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体操运动积累的扎实基础,让陆春龙突破了自身局限,并逐渐展现出动作协调、身姿优美、腾空高飘的独特优势。
2001年7月13日,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念出“北京”的名字,神州大地在新世纪的夏夜获得了2008奥运会主办权。这一年对于年轻的陆春龙来说,同样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历经4载寒暑不辍的苦练,他迎来了体育生涯的首场国际比赛。
丹麦举行的世界青少年蹦床锦标赛,汇集了来自38个国家的数百名运动员。外国小选手面对比赛并没有成王败寇的压力,更多的是展示风采、享受过程,这一切都给陆春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终,陆春龙凭借出色的发挥勇夺12岁年龄组冠军,为中国蹦床摘得首项世界级桂冠。
跻身一流 全新追梦
国际赛场上的优异成绩让陆春龙成功跻身一流蹦床选手的行列,这颗冉冉升起的“未来之星”开始受到方方面面的关注。2004年冬天,15岁的陆春龙独自一人乘坐北上的火车,来到了位于天津的国家蹦床队,站在竞技体育“金字塔”的顶端,开启了全新的追梦旅程。
国家蹦床队人才济济,汇集了全国各地的优秀选手,所有人都在埋头苦干,默默比拼。面对异常激烈的竞争氛围,初来乍到的陆春龙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与基层蹦床队不同的是,一项项严格细致的量化指标组成了国家队的评价体系,每天的训练是否达标,不是依据主观感受,而是用数据说话。
全新的要求让陆春龙在国家队的每一天都过得紧张而充实,他一步一个脚印,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姿态,都要经过成百上千次的反复锤炼。
2005年10月,在金色的秋风和绚烂的礼花中,第十届全运会蹦床比赛在江南明珠江阴隆重举行,进入国家队不久的陆春龙获得了在家乡父老面前一显身手的机会。亲朋好友纷纷来到市体育馆,想要亲眼目睹“江阴龙”的风采。
男子个人比赛,蹦床劲旅福建队派出了世锦赛冠军阵容参与争夺。实力并不占优的陆春龙没有背上太多的思想包袱,在决赛中超水平发挥,获得了41分的高分。
就这样,稳定的心态和出色的临场发挥为陆春龙赢得了冠军。16岁的陆春龙也成为全运会历史上最年轻的蹦床冠军,这一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千锤百炼 奥运夺冠
小小的沙砾,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变成闪亮的金子。通往成功的道路从来没有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艰难险阻。
随着北京奥运的脚步越来越近,国家蹦床队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经过几年的磨炼,陆春龙的竞技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已经具备了冲击奥运的实力。2007年,蹦床世锦赛在加拿大魁北克市举行,陆春龙和另外3名队友联手出场,目标是为中国队在北京奥运会上拿满两张男子个人项目的“入场券”。
可是,现实却给了陆春龙沉重的一击。经过一番角逐,两名队友叶帅和董栋分获冠亚军,而陆春龙却只拿到了第四名,这也意味着在比拼激烈的奥运征途中,他已落了下风。那一刻,陆春龙陷入了深深的失落,想到这么多年的付出和牺牲,无尽的委屈涌上心头。
回到北京,教练很快开始制定新的训练计划,沉浸在失利阴影里的陆春龙却始终提不起精神。江苏省蹦床队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十分着急,多次前往北京开导陆春龙,希望他能够振作起来。
竞技体育真正的魅力,并非只有荣誉和胜利,还有永不言弃的精神火花。
省队领导的耐心开导重新唤起了陆春龙的斗志。可是,当时的竞争形势异常严峻,叶帅有着“世界第一高度”的美誉,董栋则以完成高质量而著称,要想从这两人手中抢得一张奥运门票谈何容易。教练给陆春龙指明了“华山一条路”,在随后的冬训中,陆春龙启用了难度系数高达16.2的成套动作,勤奋练习,悉心打磨。
蹦床运动的空中翻转,主要依靠运动员的腰腹力量来实现。高难度动作增加了冲击奥运的砝码,却给陆春龙的健康埋下了隐患。
正值备战奥运的关键时刻,当队友们热火朝天,终日苦练的时候,陆春龙却因为腰伤修整了一个多月。身体稍稍恢复,陆春龙改变了靠数量堆积的训练方法,尝试用“脑力”代替“体力”,着重提高每一次训练的质量,领悟每一个动作的精髓。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伤病,国家蹦床队请来香港的专家团队,为陆春龙制定了一整套体能训练计划,这意味着,在日常网上训练之余,陆春龙还必须额外“加餐”。蛙跳、蹲杠铃,屈体悬垂收腹……陆春龙凭借超乎寻常的意志力,在“魔鬼训练”中克服疲劳,挑战极限。
艰苦的体能训练帮助陆春龙培养了强大的肌肉群,使腰椎获得了稳定的支撑和保护,还为蹦床动作增添了高飘轻盈之美。冬训结束,陆春龙带着崭新的动作亮相国内外赛场,所到之处,未逢敌手。进入7月,中国男子蹦床项目的奥运名单广为外界猜测。最终,谜底揭晓——19岁的江阴小将陆春龙从叶帅手中“抢”得一张北京奥运会入场券。
2008年8月19日,历经多年的坚持不懈、载梦拼搏,陆春龙终于迎来了运动生涯最重要的时刻。晚上7点钟,江阴南闸紫金广场已是热闹非凡,陆春龙的爷爷奶奶、亲朋好友以及关心他的家乡人民早早聚集在这里,挥舞手中的国旗,为陆春龙加油鼓劲。
8点25分,与江阴相隔千里的北京,第二十九届奥运会蹦床项目决赛在国家体育馆拉开帷幕。随着8名运动员依次入场,现场观众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摄像机、照相机不停地推拉摇移、按动快门,第一次参加奥运大赛的陆春龙努力抛开杂念,让自己镇定下来。
决赛的竞争非常激烈。加拿大选手伯内特不仅是全场的“难度王”,动作发挥也非常出色,得到40.70分。中国小将董栋也是有实力冲金的选手,但在第四个动作出现小闪失,最终得分40.60分。
中国队要拿这个冠军,陆春龙和董栋是双保险。当董栋输给伯内特之后,所有压力都集中到陆春龙身上。
顶着巨大的压力,陆春龙表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和自信,他宛如一只灵巧的小鸟,在窄小而极富弹性的蹦床上,上下翻飞。一整套近乎完美的动作结束之后,陆春龙稳稳落地,赛场内仍旧回荡着他有力的弹跳声。
41.00分!冠军!陆春龙一举摘得中国首枚奥运会男子蹦床金牌,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新一代的“世界第一高度”,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蹦床的奋起超越。
赛场内,人们只看到成功者那迷人的桂冠。赛场外,运动员所经历的百折不挠的奋斗之路,才真正铸就了辉煌灿烂的巅峰时刻。
2013年,陆春龙正式退役,但他与体育的情缘还在延续。如今,陆春龙主要承担着江苏省蹦床队的日常管理工作,培养人才,锻炼队伍,为国家队输送更多江苏籍选手。
褪去冠军光环,陆春龙在多重身份的转换中,迎来了更加多彩的人生。无论何时何地,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将一直伴随这位江阴之子,激励鼓舞更多人勇攀高峰、不懈追梦。
国家蹦床队教练 胡星刚:陆春龙第一次参加奥运会 一个是高度保持得很好 后半套六七个动作 完成得特别飘 然后姿态特别好 (身体)始终保持是直着下来的 所以他那个动作特别漂亮
蹦床奥运冠军 董栋:陆春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运动员 从他的身体素质和能力来说 他并不是最好的 但是他通过他训练的思考 他的训练从来是没有白费的 在他身上可以用这样一个词来说就是事半功倍 但是大多数运动员都是事倍功半
国家队队友 胡俊雄:他就是不怯场 他就是敢拼 他就是这样的运动员 他上了场他就只专注于做他自己的 别人强不强他不会去考虑
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江阴骄子”用突出成就生动诠释了江阴精神,成为向世界推介江阴的闪亮名片!向江阴骄子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