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作者小小的搞笑世界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高丽传统戏剧的总趋势高丽王朝的创建者王建(877- 943)通过北伐、崇佛以及对豪族势力的统合等政策扩张其政治势力。高丽时代与佛教有关的活动甚盛,在这些场合中必演戏剧。高丽建国以来,对中国采取亲宋排辽政策。光宗自962年与宋朝建交以来努力吸收宋朝的先进文化,引进科举、雅乐、教坊歌舞戏、傩礼等各种文化制度,这一切均为戏剧的演出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了转变。1259 年,与元朝达成和议,在自忠烈王直至恭愍王的整整八十多年时间,政治上一度丧失自主权,国政时时遭到元朝干涉。
教坊歌舞
至于文化方面,因高丽与蒙元交流日益频繁,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每逢始于新罗时代的八关会与燃灯会,以及盂兰盆斋、傩礼、水戏、为科举及第者而设的游街等各种庆典、外国使臣接送活动,国家必安排多种多样的戏剧节目,如散乐百戏类杂技幻术、教坊歌舞戏之宫中呈才、假面剧及散乐之滑稽优戏等。杂技与幻术,在诸多记载中常被称为杂戏、歌舞百戏、山台杂剧等,但这些戏剧项目大多属于散乐百戏类。至于宫中星才,作为高丽时代新生的戏剧之一,以前从未有过相类的演习活动,似是引进宋歌舞戏运用于八关会、燃灯会中。
杂技幻术
与此相比,有关假面剧的记载则较为丰富,即崔怡在高宗设宴时进呈假面人杂戏,艺人戴处容面跳处容舞。《高丽史●全英甫传》还记国语假面为戏者,谓之广大。由此可见,高丽时代已有戴面演的专业性假面剧,其演戏活动也极其盛行。高丽在承袭并发展统一新罗以来的乡乐与唐乐的同时,通过引进宋大晟雅乐来树立“雅乐”这一新概念,在韩国中世音乐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高丽乡乐唐乐、雅乐均归为王立音乐机构的大乐署与管弦房掌管。大乐署,由一批直属官更办理音乐行政;管弦房,由一批乐师教导并监督所属乐工。
假面剧
睿宗十-年(1116),以宋徽宗(1101-1125年在位)为高丽朝廷赠送各种登歌乐器与轩驾乐器为契机,宋大晟雅乐首次现身于高丽,其结果,从12世纪起,高丽音乐有了新的分支一雅乐。 随着大晟雅乐器的引进,在圆丘、社稷、太庙、先农、先蚕、文宣王庙等六个祭礼仪式上开始使用登歌乐器与轩歌乐器。登歌,又称堂上乐,一般奏于宫阙台阶上;轩歌,在举行大祭或大礼时奏于庭院中,将钟鼓挂于架上,配以管弦演奏。据(甲),泰封在十一月举行八关会。从中可知,高丽八关会从新罗与泰封受到一定的影响。至于“四仙乐部,龙风象马车船,皆新罗故事”的记载,更能看出新罗对高丽八关会的影响。
乐器
高丽初期八关会上演的内容主要有百戏歌舞、四仙乐部、龙凤象马车船等。八关会期间在威凤楼前的旧亭设大规模燃灯,整夜灯火辉煌,并搭建二彩棚,在其前演百戏歌舞。当时演的百戏歌舞似属于散乐百戏之类。搭建二棚并在其前演散乐百戏的传统,经高丽一直持续到朝鲜时代。八关会从高丽成宗元年以其杂伎“不经”“烦扰”为由曾被废止,从中可知当时所演散乐百戏的大致情况。遗憾的是,至朝鲜时代,八关会便完全被废除,只有曾在八关会上演的部分乐舞如抛球乐、四仙舞等继续留存并在朝鲜宫廷活动中被演出。
百戏
行像供养是指一边将佛像安置于装饰好的车子在城内游行,一边在其前进行诸戏剧表演及献花进香仪式。东晋释法显记录其游历印度诸国求法时的行程及见闻,并介绍在摩羯提国巴连弗邑所见燃灯(甲)说的是佛教信徒燃灯积德的内容,(乙)介绍定型为集体佛教典礼的燃灯会。释迦牟尼与小乘佛经两者之间虽存在一定距离,但由此可以了解当年印度燃灯会的具体状况。燃灯会的活动地点以车马经过或停留的地方为主,其举行时间以夜晚为高峰期。而且,每当僧俗男女蜂拥而至佛寺时,艺人们皆为其演戏奏乐。印度燃灯会与佛教一同传入中国。
燃灯会
当时,北魏政权大力推行佛教,每逢释迦牟尼诞辰,皇帝亲临佛教典礼,进行与印度几近相同的行像供养仪式。安置佛像的精美华丽的车子由都城的佛寺出发,皇帝待其行列抵达宫城南门再进行散花供养,同时还举行西域传来的各种杂戏的演出。据引文所述,举行燃灯会时搭彩棚演伎乐、百戏,这意味着当时燃灯会上演的戏剧规模是非常庞大的。高丽初期,二月十五燃灯会作为一种国家典礼举行于宫廷与佛寺;中期以后,四月初八燃灯会十分盛行。四月初八日民间举行的燃灯活动,一直持续至朝鲜时代,而作为国家典礼的二月十五燃灯会,一至朝鲜时代便完全消失无踪了。
参考资料:《世界戏剧》
举报/反馈

小草聊文化

47.3万获赞 5607粉丝
笑话,相声小品,搞笑的都好的呀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