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70年砥砺奋进,70载春华秋实。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湖南水利事业随着新中国的发展一起茁壮成长。
70年,湖南水利栉风沐雨、坚定前行。70年,湖南水利事业走出了一条又好又快的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之路。湖南省水利厅联合红网特别推出“湘水激扬70年系列报道”,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三湘大地波澜壮阔的治水兴水变革历程。
【湘水激扬70年】治水兴湘70载 湖湘水美万象新
洞庭湖良田万顷 旧貌换新颜。
红网时刻记者 吴公然 长沙报道
洞庭湖,接纳四水,吞吐长江。
跨湘、鄂两省的洞庭湖区总面积18780平方公里,其中湖南部分15200平方公里,占80%,范围涉及常德、益阳、岳阳、长沙、湘潭、株洲6市38个县市区,是名副其实的湖南母亲湖。
三湘大地,万流归湖。每一滴湖水,都激荡着湖湘土地的脉动。洞庭湖,是湖南水利建设重点、防汛抗灾主战场,也有着全国乃至世界的治水难题。
70年来,三湘儿女治湖、护湖、亲湖,悠悠湖水澎湃着人水和谐的生态壮歌,一湖碧水映照着一部人湖共生的奋斗史。
常德市江北城市防洪圈大堤景观。
防洪体系完善:从“十年九溃”到湖水安澜
1954年洞庭湖区特大洪水,溃垸356个,淹没面积385万亩,占当时垸区面积的60%,淹死470人,160多万人无家可归,灾后疾病流行,死亡3万多人。2017年洞庭湖区特大洪水,进入洞庭湖组合流量达到81500立方米每秒,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值,洞庭湖区3471公里一线大堤全线超警戒水位,1/3堤段超1954年最高洪水位,但未出现堤垸溃决,人民生活安定。
这是70年来,洞庭湖治理成效从量变迈向质变的生动注解。通过持续多年的综合治理,洞庭湖排涝能力增强,调蓄容积扩大,使大水之年无大灾,湖水安澜。
然而曾经的洞庭湖,由于泥沙淤积、人水争地,曾经浩浩汤汤的八百里洞庭不断萎缩,洞庭湖区水患不绝。“十年九溃,千疮百孔,不忍言状”。
自然规律不可违背,人给水以出路,水才能给人以生路。“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难在洞庭”,洞庭湖治理关乎长江乃至全国防汛减灾大局。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分阶段推进洞庭湖治理,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有效应对洪旱灾害。
第一阶段,1949年~1985年,组织开展堵支并垸、撇洪工程配套建设。第二阶段,1986年~1996年,实施洞庭湖一期治理。第三阶段,1996年~2009年,开展洞庭湖二期治理,1998年大水后实施蓄滞洪区应急建设、大型泵站改造、洞庭湖区城市防洪工程和长江干堤加固等项目建设。第四阶段,2009年起,启动洞庭湖区治理近期实施方案项目建设。
通过70年、四个阶段的工程建设,重点堤垸、蓄洪垸、长江干堤、重要城镇堤防全面加固,洞庭湖区防洪减灾工程体系不断完善,为防御洞庭湖区1996年、1998年、2016年、2017年等流域性大洪水发挥了重要作用。
洞庭湖洪水得到有效治理的同时,湖区百姓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经过实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等建设,很多湖区百姓住上了新村(新镇),生活用电、用水、进出道路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在通讯、就医、教育等方面,逐步享受与城镇一样的条件。
经过堤防加固后,作为蓄洪垸的共双茶垸安全更有保障。李健 摄。
治涝成效显著:从涝灾严重到“天下粮仓”
很多人都知道,洞庭湖地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可事实上,湖区百姓曾经历过一段饥饿历史。
历史上长期进行的围湖造田和堤防建设,偏重于向洞庭湖的索取,洪涝灾害的频率不断增加,因排涝设施落后,涝水只能靠人工水车排,每年涝灾严重,收成差。湖区虽号称鱼米之乡,广大湖区人民却长期在饥饿线上挣扎。
湖区人民常说“保家靠堤防,吃饭靠电排”,排灌泵站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稳产、高产,保证粮食安全,直接服务于湖区人民全面奔小康,是湖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维系湖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本保障。
洞庭湖排涝建设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民经济好转,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其建设过程经历了一些变迁和调整。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湖区没有电网,燃油奇缺,湖区排涝泵站建设主要是发展以烟煤作燃料的蒸汽机以及部分以木炭、白煤作燃料的煤气机。1953年冬在民主垸刘家湖动工兴建湖区第一个蒸汽机泵站,开启机械排灌建设。
1963年,湖南水利部门提出了“有重点地积极发展电力排灌,三年内基本完成湖区电力排灌网”的计划;1974年逐步进行了大、中型电排建设,解决送电“卡脖子”问题和大量小型泵站向内湖排水的不合理布局;1993年启动排涝设施以工代赈建设,对电排进行更新改造;2007年实施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和湖区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排涝标准由1985年的3至5年一遇标准提高到目前的5至10年一遇。
目前,洞庭湖区初步形成了以大中型泵站为龙头,内湖和撇洪河为依托,小型泵站及河网渠系相结合的排灌格局。为缓解渍涝灾害,促进农业稳产、高产,促进农民增收,保证粮食安全及农村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使洞庭湖区成为百姓安居乐业的“天下粮仓”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商品粮基地。
汉寿蒋家嘴水利枢纽工程。
生态环境蝶变:从环境堪忧到“大美洞庭”
今年国庆假期,大美洞庭狠狠刷了一把存在感。鹭鸟大规模集结,长江江豚频繁出现的湖区景观,吸引大量游客来自观光旅游。近年来,随着洞庭湖保护治理工作的推进,洞庭湖水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成为候鸟、江豚等野生动物的乐园。
昔日水患不断、环境堪忧的失乐园,变成了如今“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的新乐园,这是洞庭湖以自己独有的方式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人和湖不是天生对立的,是可以和谐共生的。湖区水环境发生质的改变,离不开多年来坚持标本兼治、注重人水和谐的治湖策略,才换来了如今广大人民群众的亲湖举动。
湖南先后建立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使这两片国内外有名的湿地成为候鸟天堂,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
为割除湖区血吸虫这个生态毒瘤,通过水利血防送“瘟神”,保障百姓生命健康。针对洞庭湖区枯水期水情变化、水窝子没水喝等实际,实施饮水、补水工程。为了沟渠塘坝的连通性和灌溉、调蓄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实施沟渠塘坝清淤,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和水环境容量,促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水环境治理。
同时,严控采砂管理,整顿洞庭湖区采砂秩序;加快推进河湖水系连通,改善湖区水网水流不畅、水质不佳的状况;加强水域岸线管理,保护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守护一江碧水。
河(湖)长制实施后,颁布总河长令,在洞庭湖及湘江流域开展工业污染、养殖污染、城乡生活污染等重点排污源整治,将洞庭湖区重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全部纳入省级或全国重要水源地名录。
滔滔洞庭水,苍苍云梦泽。如今,随着《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实施,以及洞庭湖保护条例的加快制定,“浩浩汤汤”的壮美、“岸芷汀兰”的和谐,将彻底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