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诚言呈语
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很多人的朋友圈中,可能都存在着这么一类人:
不晒精致的生活日常,不秀令人艳羡的伴侣。占据他们朋友圈位置的,永远是无尽的灵魂拷问,洒脱的人生真谛,以及喝不完的道德鸡汤。
我相信,很多人晒这些人生哲理是热爱生活,喜欢分享的表现。但也确实有人存在着这么一种心态:我晒是因为文中的内容我看了,是因为我认同这样的观点,是因为我在字里行间找到了灵魂的契合。
总之:这就是我想说的,我就是这种人。
对于不熟悉的,或者是初相识的人来说,这种朋友圈让我看完后确实会产生好感。但是随着接触的增多,却经常发现行为和鸡汤大相径庭。
有时甚至让我感到困惑:这个经常在朋友圈发大道理的人,他真的认识字么?
懂得一堆道理,自己却做不到。
这跟给孩子讲道理,却总是没有明显的效果十分相似。本质上都在于被接收的道理只停留在“潜意识”中,未被激活。
01 左耳进,右耳未必出
如果把小时候受到的校外教育比作一个朋友圈的话,那么每天在圈里刷屏的,毫无疑问的是我父母。
手机上的朋友圈可以划过去不看,但是这个朋友圈我却必须看,而且得仔细看、反复看。
说实话,越看越心烦。
当然,受到过这种“折磨”的人并不止我一个。身边的朋友、同学几乎无一例外,但是效果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尽管这些道理我们都已经能熟读、会背了。但是懂得这些道理的作用,也只能当做互相打趣开玩笑时增添幽默感的元素罢了。
但是人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懂事”,逐渐发现过去学过的道理言之有理。或早或晚,通过一些特定经历的洗礼,那些家长讲述过的道理,绝大多数都会被我们认同。
尤其是我们在碰壁之后总结失败的原因时,常常会猛然醒悟:这道理我懂啊,只是当时没“想起来”。
没错!道理,说出来都懂。但是真正被掌握并自如运用的,却只是我们总体意识中的极少部分。
“没想起来”,这并不能当做一个合理的理由。
因为意识里的方法和道理,会体现在自然的言行之中。而需要“想起来”的,则是存在于潜意识里,在普通情景下不易被激发的那部分认知。
而这看似偶然的“没想起来”,从本质上讲其实是一种必然。
这和我们平时常给孩子讲道理,却没有收到期待的情况十分类似。
我们所讲述的道理收效甚微,看起来像是被孩子“左耳进右耳出”。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的道理都已经被孩子接收,没有也不容易被“遗忘”。只是这些道理仅停留于孩子的潜意识中,没有被激发过渡到意识中形成认知。
02 “意识”和“潜意识”
现代心理学对“意识”的理解有为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意识”的概念认为,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应,是个人直接经验的主观现象。主要体现为知、行、意三者的统一。“狭义意识”的概念认为,意识是人们对自身以及外界的察觉和关注程度。
从“广义意识”中,我们可以找出“意识”与行为的关系:
知:与认识的内涵相统一,包含了对理性和知识性的追求。情:对客观事物的感受以及评价,影响情感的变化。意:在追求某个目标和理想时,表现出的信心、毅力、克制力等精神状态。意识受外部信息(道理)的作用,影响着言行举止和理想追求。
归纳起来便可以发现意识的3个特点:自觉性、目的性和主观能动性。这与我们给孩子讲道理的目的高度契合。
如果我们给孩子讲述的道理能够被理解和接受,那么这种外部信息就会由孩子的主观认识过渡并形成认知,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动态,明确他们的追求目标,发挥主观能动性,改正之前的错误。
而在我们发现讲道理的效果并不理想时,说明这些信息并没有被孩子的意识所接受。
不曾被意识接受,但又未被遗忘,那么这些信息去了哪里呢?答案就是“潜意识”。
潜意识(subconsciousness)由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提出。指心理活动中,没有认知到或不能认知的部分,是已经发生但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
潜意识不易被主动察觉,通常会被压抑或隐藏起来,但却可以对意识产生持续的影响。
在弗洛伊德心理学中,潜意识被分为“前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与“意识”构成相互联系,由这三个不同的层次构建形成的系统结构。
“无意识”容纳了各种心理冲动,需要经过主观认知的筛选才能成为“前意识”,未被筛选通过的则将滞留于“无意识”中;“前意识”潜伏于意识中,在受到特定的外部因素影响时,有可能被激活成为意识;显然,我们给孩子讲道理的目的,是让孩子将接收到的信息由“潜意识”转变为“意识”。而决定了是否能够让信息通过“筛选”的,则是综合各种特定外部因素后的主观认知。比如特定的场合、特定的事件因素、特定的情绪背景等。
03 “冰山理论”解读“说教无用”
我们对孩子的说教,虽然会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留下印记,但是如果长时间无法因特定因素刺激而形成意识,则很容易让他们走上弯路,甚至碰壁。
如何让说教更加有效?归根结底还是“因材施教”,这虽是一句老话,但并非人人都能做到。
我们通常会因一个错误,一个过失去给孩子说明一个道理。但是我们的着眼点通常仅停留在已经发生事情的表象,而这往往只是表象的背后,孩子真实诉求的“冰山”一角。
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和家庭治疗师维琴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1916-1988)曾提出“冰山理论”,意在隐喻一个人的“自我”就如冰山一般,别人能够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
“冰山理论”的隐喻主要包括7个层次:行为、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待、渴望和自我。
我们能在孩子身上看到的问题,通常只是外露于“水平线”上的具体言行,以及孩子应对方式的行为起点。这是孩子主观“意识”的具体体现。
“水平线”以下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和自我,不太容易被看到,但却更接近于“潜意识”的核心诉求。
无效的说教仅仅是停留于“行为”上的纠正,虽然可以暂时改变孩子一时的行为,但却丝毫没有触及孩子内心深处的动机和渴望。
而有效的说教会因为对孩子的了解,更容易贴近于孩子的“自我”,更能与孩子的潜意识达到“同频共振”,从而让潜意识中的道理通过“共振”融入意识,逐步“浮出水面”。
04 说教的“边界”
对孩子的说教,是孩子成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修枝剪叶”。
但是对于不少家长来说,说教的效果无论好与坏,似乎都能牵动内心的焦躁。
如果孩子不听说教,很容易让我们陷入到焦虑当中。
我行我素、无法无天、怪癖乖张、脾气暴戾…
但是如果孩子太过于“听话”,却又会容易让我们为弊端而担忧。
胆小怯懦、没有主见、讨好型人格、缺乏创造力…
这实际上是将“说教”的手段和目的在理解上出现的错位。
家长教育孩子的内心诉求,都是“希望深入孩子的内心,纠正孩子的问题”。而说教,只是具体的沟通方式。
说教是否奏效,根本上在与能否寻找到孩子内心的“频率”,让讲述的道理与孩子的内心达到“同频共振”。
为了让你的说教更容易理解,更贴合孩子的核心诉求,更容易融入孩子的“意识”,家长们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通过以下三个步骤逐步厘清说教的方式。
一、主观情绪的控制
1、情绪是否平和
“为了孩子好”是说教的目的,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说教都是客观的,尤其是心态被孩子的错误扰动时,很容易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
其结果只能让自己的说教浮于“行为”,离于初衷。
说教虽然是建立在孩子的行为之上,但是有效的说教需要家长跳出自己的视角,站在孩子的角度来剖析导致行为的原因。只有心态保持平和,才能让你的言辞客观,更具积极意义。
2、动机是否焦虑
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很难保持心如止水,镇定自若。
但这也正是一位优秀的家长所需要具备的能力,更决定了你的说教是否有效。
如果因为孩子的问题让自己的焦虑情绪肆意蔓延,那么你的说教中,会带有强烈的“侵犯”元素。这只会让孩子的注意力聚焦于躲避你的激烈情绪,很难在意于你在说些什么。
二、客观问题的认知
1、逻辑是否客观
问题的形成,本质上是孩子的内心诉求通过思考形成的结果。由结果反推行为形成的原因,是解决问题之前,家长必须厘清的逻辑。
最了解孩子的只有家长自己,建立在对孩子的了解之上,才能让自己对问题的判断更加客观、准确。
2、归因是否合理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在“归因理论”中,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把成功和失败分成了6种因素和3个维度。包括稳定性、内在性、可控性3个维度,和能力强弱、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部环境6种因素。
客观地为孩子的问题归因,可以更准确剖析问题内在的原因,从而找出可控性因素,让说教更贴近于孩子内心诉求,寻求道理由不稳定的“潜意识”向稳定的“意识”过渡。
三、明确目标的导向
1、提炼结论
说教的言语通过孩子认知的“加工”,有时难免会与初衷相背离。所以务必抓住问题的本质,筛选不必要的信息,提炼结论,保持语言的简练。以免扰乱孩子对关键信息的接收,分不清说教的重点。
2、明确目标
孩子的认知和父母必然存在巨大的差距,有时我们认为很容易理解的语言却很可能让孩子听得云里雾里。
那么为孩子找到一个清晰可见的目标,则会为他的理解带来便利。比如一个经常能接触到的榜样,一个清晰可见、有吸引力的结果。
05 结语:潜意识的激发,助力孩子行稳致远
三乘五性皆醒悟,方知自有珍珠库。——释印肃《颂证道歌·证道歌》
说教,不是严厉的语言灌输,更不是强制性的行为约束,而是一种积极的归因和引导。
一个将潜意识中的道理激发为意识中认知的孩子,不仅不会让说教显得徒劳无功,反而会在一段时间后让家长感受到,存在于过去认知中的孩子,其实只是“冰山一角”。
贴近孩子内心的世界,挖掘孩子的思维逻辑,了解孩子的核心诉求。通过道理的讲述,实例的引导,将抽象的概念具体为明确的目标,让浅留于潜意识中的道理被激发形成意识中的认知,助他行稳致远。
『诚言呈语』从父亲的视角解读育儿难题。
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
期待您的关注!
举报/反馈

诚言呈语

639万获赞 43.5万粉丝
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
乘风计划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