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海伦·福斯特·斯诺(Helen Foster Snow)的侄子约翰·福斯特(John Foster),侄孙亚当·福斯特(Adam Foster)和侄女黛布拉·福斯特(Debra Foster)参观“蒂莉姨妈故居”,海伦斯诺在盐湖城读书时曾在那里住过几年。 摄影:张玉安
八月里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亚当·福斯特和他的父亲约翰在盐湖城J街州政府大厦以东一片安静街区的一座小房子前停下脚步。在福斯特家族中,这座房子被称为“蒂莉姨妈故居”。记者海伦·福斯特·斯诺1931年去中国之前,在盐湖城读高中和犹他大学时曾在这里与祖母同住了几年。
海伦的侄子约翰·福斯特说:“大约70年前,在我很小的时候,经常来这里。海伦上学的时候就住在这里。”约翰很怀念她,回忆到:“那时候我非常穷。我的父母没钱过冬,他们就借走了我攒下的用来上学的钱。海伦每月寄给我50美元,我才能读大学。她很有才华。她给我写的单行距信件都有两三页长。信里会说到很多事情。”
安德里亚·米林纳(Andrea Milliner)在这所房子里住了两年多。在亚当·福斯特联系她之前,她从未听说过海伦这个人。她说:“我很惊讶,立刻搜寻有关她的资料。实际上,维基百科里有对她的介绍。她对中国的影响,她的成就以及中国人对她的崇敬程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了解这座房子的历史真好。”
不知道海伦的人不仅仅是米林纳一个。虽然海伦·福斯特·斯诺这个名字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很多中国人都知道她20世纪30年代曾在中国拍摄并采访过中国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等人,但在美国和海伦的故乡犹他州,很少有人知道她。就连她的家人,包括约翰和亚当,在海伦于1997年去世之前,对她在中国的盛名都知之甚少。亚当·福斯特上大学时,曾读过他姑奶奶海伦写的《我在中国的岁月》。但是仅阅读了前几章,他感叹到:“哇,这太酷了”。然而,他并没进一步的去思考。他知道,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Richard Nixon)访华之后,他的姑母重返中国。但美国媒体很少有关于她访问中国的报道,因而他对此也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
大约三年前,亚当·福斯特作为海伦的第三代血亲,受邀前往西安,出席西北大学斯诺研究中心的揭幕仪式。他回忆到:“揭幕仪式非常隆重。报纸和电视记者都到场(采访报道)。我当时有点儿懵,心想这是怎么回事儿?直到那时,我才意识到海伦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之后,我阅读了她的书,还读了埃德加的《西行漫记》(又译为:《红星照耀中国》), 这改变了我,让我意识到自己曾是多么的无知。”
海伦的父亲是一名律师,家里有一台相机。1931年,24岁的海伦带着家里的相机来到上海。在那儿,她遇到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他们坠入爱河,不久便结婚了。
海伦·斯诺立志成为一名作家,她为美国多家出版社撰写通讯稿。她拍摄照片,撰写有关中国抗洪和抗日战争的报道。斯诺夫妇还参与了“一二·九”学生运动。
1937年,她跟随丈夫的足迹前往延安。据说,虽然毛泽东之前接受过埃德加·斯诺的采访,但这是他第一次讲述红军的历史。海伦与毛泽东成了朋友,毛泽东许可她与共产党其他领导人和红军充分接触。她采访了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革命妇女和普通士兵,并为他们拍照,做了大量的笔记。
1978年,海伦·福斯特·斯诺与时任外交部长黄华合影。(图片来源:杨百翰大学哈罗德·B·李图书馆L.汤姆·佩里特殊馆藏的海伦·福斯特·斯诺文献)
海伦提议组建中国工业合作社(工合运动),为中国民众创造就业机会和收入,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以对抗日本侵略者。这个想法得到了毛泽东以及国民党蒋介石的支持。合作社模式后来也被其他国家采用,例如圣雄甘地(Mahatma Gandhi)在印度组织的合作社至今仍广泛存在。
斯诺夫妇1940年回到美国,1949年二人离异。海伦·福斯特·斯诺在康涅狄格州的麦迪逊度过了余生。 她出版的大部分书籍都是基于上世纪30年代她在中国收集的资料撰写而成的。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后,她曾两次重返中国。
谈到海伦在中国的10年经历时,约翰·福斯特提到,他的祖母,也就是海伦的母亲, 曾在很多方面影响了海伦。“海伦的母亲汉娜·戴维斯·福斯特(Hannah Davis Foster)教海伦采访亲戚,给他们拍照,并询问他们的生活故事。海伦的确从她母亲那里学会了如何成为一名记者。约翰·福斯特说:“母亲教会了海伦如何捕鱼,如何耕种以及如何生存。海伦在延安采访共产党先辈时,这些技能就发挥了作用,她因此感到某种亲切,她也这样生活过。”
亚当和约翰·福斯特认识到他们的先辈和红军之间的相似之处。约翰·福斯特说:“海伦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联系,是因为她也来自一个远征的家庭。因为密苏里州颁布‘灭绝令’,要杀死所有所谓的摩门教徒,包括海伦家族的这些先辈们为了逃避迫害(千里迢迢)来到犹他州。从密苏里州到犹他州,这是他们长达1300英里奔向自由的长征。”
亚当·福斯特认为,海伦之所以对她自己与中国的关系缄口不语,是因为麦卡锡时代的红色恐怖。“她曾受到过联邦调查局的审查。在那个时代,如果你与共产党有任何牵连,那是很可怕的事情。我认为,她不想将我们卷入其中是为了保护她的家人。埃德加那时也不得不离开美国去瑞士生活。这就是为什么在美国,很少有人知道她或埃德加·斯诺的原因。”
当独立电影制片人道奇·比林斯利(Dodge Billingsley)被杨百翰大学(BYU)邀请制作海伦纪录片时,他也不知道海伦·斯诺是何其人也。拍摄制作纪录片《海伦·福斯特·斯诺:见证中国革命》的两年经历,使比林斯利对海伦的人生历程有了深刻的了解。他说:“我之所以喜欢海伦,是因为她很勇敢,敢于做与众不同的事情。那时中国正在经历一些深刻的变革。我不知道她是否明白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到底意味着什么;我认为她不知道,但她知道当时的中国正在经历变革。”
比林斯利也读过埃德加·斯诺的著作《西行漫记》,这是西方人写的有关新中国诞生的第一本书。这本书最近在中国刚被改编成电影。比林斯利说:“海伦拍摄的照片确实把埃德加·斯诺和毛泽东推到了世界舞台让人们了解,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获得应有的赞誉。她为世人了解中国做出了贡献,但却并没有像埃德加那般被关注。说实话,我为海伦感到难过,因为埃德加是一位文笔更好的作家,得到了更多关注。从我读过的书中我了解到,这种被忽视困扰了海伦一生。”
比林斯利发现,海伦非常独立,这一性格特征也为他的纪录片增添了额外的元素。“海伦还是女性研究关注的焦点。许多大学因研究中国历史而索要这部纪录片,但是许多其他学校将该片用于女性研究,因为海伦是一个女强人,在大多数妇女还裹足不前的时代,她走出国门,并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在上世纪30-40年代,她表现出了非凡的独立,”比林斯利说。
聘请比林斯利制作纪录片的杨百翰大学是藏有海伦·福斯特·斯诺生前拍摄的照片、手稿、信件及其他物品最多的地方。
左起:杨百翰大学L.汤姆·佩里特殊馆藏馆长约翰·墨菲(John Murphy); 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主席亚当·福斯特;海伦的侄子约翰·福斯特。2019年8月,他们在杨百翰大学接受中国日报记者专访,讲述海伦生前的生活。摄影:周纯眉
约翰·墨菲是犹他州普罗沃市杨百翰大学L.汤姆·佩里特别馆藏的馆长。他介绍说,藏品分装在179个盒子里,包含海伦生前拍摄的5,000多张照片。他展示了一些照片和物品,以便让记者对所有藏品有大致的了解。
物品中包括海伦曾在中国穿过的两件中式传统服装,一件红色,一件灰色;还有一条黄黑灰三色相间的格子围巾,这条围巾是由中国工业合作社制造并送给海伦的礼物,感谢她为组织工合运动所做出的努力。墨菲解释到:“这是现存的当年制造的两条围巾之一,非常珍贵。”还有一份文件,标题是:“就少数民族问题对博古的采访”。
在展示的众多照片中,好多是毛泽东站在延安窑洞前的照片;有一张是毛泽东和朱德一起坐在桌旁;还有一张是海伦与一名红军的合影。“那是给她安排的警卫员,”墨菲解释到。他指着几个小男孩表演节目的一张照片说到:“他们自称为红小鬼。这是我最喜欢的照片。” 亚当·福斯特补充说:“这几个红小鬼中的一个,后来成了一名中国著名的音乐家。”
墨菲讲到:“有些照片是由玛格南图片社授权的,但许多照片从未授权过。海伦在许多照片的背面都附有文字,标明照片拍摄的地点、时间以及照片中人物的身份等关键信息。”美国杨百翰大学正在与西安的西北大学合作,将照片背面的文字信息翻译成中文。墨菲说:“我们扫描了这些照片。最后,中英文照片说明文字都将作为元数据嵌入照片中。”该项目完成后,杨百翰大学计划将其上传到网上,供所有人免费使用。
海伦·福斯特·斯诺与朱德将军合影。照片1937年拍摄于延安。(图片来源:杨百翰大学哈罗德B李图书馆L.汤姆佩里特殊馆藏的海伦福斯特斯诺文献。)
海伦的侄女谢丽尔·福斯特·毕绍福说,这些照片和资料能得以传播正是海伦的夙愿。她回忆到:“我在一个夏天看望祖母时,对钢琴上摆放的一张海伦在中国的照片产生了兴趣。照片中的海伦姑妈是如此的美丽。我经常问祖母何时能见到她。”1945年,当全家在爱达荷州度假时,六岁的谢丽尔才第一次见到海伦。因为房子太小住不下所有人,海伦就带着她住到一家旅馆里。“那次度假是我和海伦共同的经历。后来,她给我写了一些非常温馨的信。之后的日子里,她会送些纪念品给我们。她关心家中所有的孩子。”
后来,谢丽尔嫁给了一位商人,他的敏锐给海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她请毕绍福夫妇担任她的文稿托管人。他们同意了。
1978年,海伦带着摄制组前往中国时,路过当时毕绍福一家居住的洛杉矶。谢丽尔毕绍福说:“她和我们待在一起,让我们启动海伦文学托管会,并与律师讨论了她的要求,然后托管会就成立了。” 海伦将她所拍摄的大部分照片寄送给毕绍福。毕绍福从中整理了250多张,1997年出版了《架桥:海伦·斯诺画传》。
在海伦1997年去世前,毕绍福夫妇曾数次前往她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整理材料。谢丽尔毕绍福说:“到处都是资料,她将所有资料都保留了六份副本,大约有600箱。我们对这些资料进行了编目,以确保没有重复。”最终,他们将材料缩减到大约200箱。
“海伦交给我和我丈夫三个文稿托管任务:一是为她妥善保管她的照片、手稿、笔记、手工艺品等所有物品;二是向学生和后代提供她所收集的这些资料;三是继续推广她的著作,使其将来在下一代年轻人中获得更广泛的传播。
谢丽尔毕绍福表示,对她而言,成为海伦文稿托管人是相当重要的经历。她说:“海伦是我的姑姑。有人告诉过我她的重要性,但是直到我去了中国,我才深刻意识到这种重要性的含义。”作为海伦文稿托管会主席,谢丽尔毕绍福曾在1984年首次访问中国。她说:“与中国的交往对我来说出乎意料。海伦的一生大多围绕着中国和她的中国朋友。她的一生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她教会我们即使在困难时也要忠于友谊。”
毛泽东在延安时的几张照片。(图片来源:杨百翰大学海伦·福斯特·斯诺馆藏。)
谢丽尔毕绍福背诵了海伦创作的友谊诗:
友谊不是长在路边的一颗草,
它是我们一天天悉心浇灌的珍宝。
你向来知道友谊的真谛;
并要表里如一。
你挺立在一个个十字路口,
那么善良、忠贞、刚毅。
谢丽尔毕绍福说,“海伦去世后,除了在康涅狄格州举行的葬礼外,还分别在西安、北京和洛杉矶的南加州大学举行了三场追思会。北京的追思会是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这是中国给予外国人的最高荣誉。”
谢丽尔毕绍福正在将火炬传递给下一代。大约半年前,海伦家族的第三代人亚当·福斯特创立了海伦·福斯特·诺斯基金会,传承她的遗产,继续她业已开启的事业,为增进国际间的理解架设桥梁。亚当·福斯特说:“我们通过教育来帮助美中人民了解新中国成立前这一关键时期(的历史)。我们让人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先烈们为新中国的成立所做出的牺牲。”
他敏锐地意识到当前美中之间的关系现状,说:“目前,美国政府的许多对华政策都来自对华恐惧。我认为,这种恐惧都源于美国人对中国缺乏了解。我们一提到中国,就联想到俄共。但这两者截然不同。遗憾的是,长久以来,美国人对此一直不了解,这导致了对中国毫无根据的恐惧。”他认为,只有当代美国人对这段历史有了足够多的了解之后,美中关系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新中国如何走来?这其中有怎样的故事?人们做出了怎样的牺牲?我们美国的教育体系中并没有讲述这些故事,这是我们建立基金会的原因之一。”
海伦·福斯特·斯诺生前珍藏的、中国工业合作社赠送给她的围巾。这是现存的当年工业合作社制造的两条围巾之一。图片拍摄:张玉安
海伦·福斯特·斯诺生前穿过的中式服装。图片拍摄:张玉安
海伦·福斯特·斯诺撰写的《我在中国的岁月》图书和手稿。图片拍摄:张玉安
海伦·福斯特·斯诺的侄孙亚当·福斯特在盐湖城“蒂莉姨妈故居”附近展示其家族为纪念海伦而编辑出版的图书:《架桥:海伦·斯诺画传》。摄影:张玉安
本文作者邮箱:mayzhou@chinadailyusa.com
(翻译:西北大学 赵丰慧;审校:中国日报美国分社周纯眉、张玉安)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