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吉林省辽源市西安区的辽源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名列其中。
长期以来,这处位于东北小城的历史遗迹鲜有人知。直到2000年前后,它的秘密才被揭开,人们才开始把它与温莱特将军、珀西瓦尔将军等盟军高级将领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二战期间日军为何将关押盟军高级将领的战俘营建在了这里?这些高级将领在战俘营期间的生活情况如何?他们是怎样被解救的?又是什么样的契机让这处遗迹及其承载的历史获得了世人的关注?让我们回溯历史,找寻答案。
辽源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由赵雪峰提供
1945年9月2日9时许,停靠在日本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了永载史册的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仪式由驻日盟军总司令、美国将军麦克阿瑟主持。他面色威严地在签字桌前坐下,从衣袋里掏出六支钢笔,放在桌子上。站在他身后陪同签字的是温莱特和珀西瓦尔两位将军。麦克阿瑟拿起一支钢笔,签下第一笔后,转身请温莱特向前一步,把那支钢笔郑重地交给他。接着,麦克阿瑟又拿起一支笔,签下第二笔后回身又送给了珀西瓦尔。多年后,温莱特将军在他的传记里谈到当时的心情,说这支笔是一个“完全出乎意料而伟大的礼物”,珀西瓦尔将军也回忆说,这是对他几年来所遭受苦难的最大安慰。
温莱特和珀西瓦尔两位将军终于近距离见证了日本投降的时刻。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在签字仪式现场,同盟国高级将领如云,麦克阿瑟为何特别关照他们二人呢?他们又为何会如此感慨呢?原来,在二战血雨腥风的战场上,这两位将军都曾率部与日寇搏杀,但终因力不能逮而案兵束甲。他们在日军的战俘营里被关押了3年多,肉体和精神饱受摧残。麦克阿瑟以这种特有的方式,向这两位忍辱负重的盟军高级将领表达安慰,“向其为保全同胞的生命而付出的个人名望的牺牲和落难致以答谢。”而此时,温莱特和珀西瓦尔等人离开东北小城西安县的日军战俘营还不到10天,令他们恐惧的战俘生活还历历在目。
一封美国老兵的跨洋来信揭开战俘营面纱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有一个名为“奉天幸存战俘联谊会”的组织。其会员约瑟夫·皮塔克和其他同伴一样,对那段战俘生活刻骨铭心。1992年10月,他向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发来一封求助信,称自己二战期间曾在日军设立的“奉天俘虏收容所”有过3年痛苦的战俘经历,非常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回到沈阳的战俘营遗址看一看。他还随信寄来了一张照片,照片中一排战俘的后面,就是关押他们的营房。沈阳有二战盟军战俘营?当时距二战结束已有近半个世纪,世事变迁、沧海桑田,相关部门对照片中的战俘营一无所知。
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接到这封信后,安排当时的领事助理杨竞先生负责查找这座战俘营。然而在沈阳市,这座战俘营官方不见记载,史学界和民间百姓亦鲜有人知。杨竞便到美国调查,寻访知情者,查阅美国国家档案馆解密档案,终于查证了今沈阳市和辽源市存在二战盟军战俘营的事实。他还根据整理的相关记述,在2003年1月出版了纪实文学《奉天涅槃 见证二战日军沈阳英美盟军战俘营》。该书详细地披露了日军于二战期间在奉天设立战俘营,关押奴役从东南亚战场转运来的美、英、澳等同盟国军队战俘的事实。
在美国,杨竞还走访了二战结束时到奉天执行战俘营救任务的霍尔·雷斯先生,读到了他所写的《奉天日记》。日记中称,关押在西安县日军战俘营的温莱特中将获救时恰逢62岁生日,还与他在战俘营合影留念。
一系列史料和历史见证人拨开迷雾,使得日军在中国东北设立关押盟军战俘营的历史展现在世人面前。
盟军高级战俘来到中国东北小城
1941年12月8日,日军在偷袭珍珠港的同一天,发动了对香港的空袭和马来亚战役、菲律宾战役。25日,守卫香港的英军抵挡不住日军的疯狂进攻,香港总督杨慕琦向日军投降;1942年2月15日,英军中将、马来亚总司令珀西瓦尔率部投降;5月6日,伤亡惨重的美军和菲律宾军,在驻菲律宾美军总司令温莱特中将的率领下停止抵抗。此外,1942年2月14日,日军发动爪哇战役,进攻荷属东印度(印度尼西亚),到3月15日,爪哇战役结束,包括荷兰中将海尔·塔·普尔顿在内的大批盟军被俘。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在东南亚战场,十多万盟军缴械。美国中将温莱特、英国中将珀西瓦尔、荷兰中将普尔顿、英国中将希斯、港督杨慕琦等大批将领和官员被关进囚室。
1941年12月23日,日本政府以天皇敕令的形式公布了《俘虏收容所令》(敕令第1182号),从1942年起在各占领区和日本本土陆续建造战俘营。1942年10月,为使用盟军战俘充当日本掠夺东北战略物资的劳动力,日军从菲律宾临时战俘营挑选出近2000名具有军中技术经验的盟军战俘,装入有“地狱之船”之称的“鸟取丸号”,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将战俘押送至日本在中国东北设立的奉天战俘营。对待盟军高级战俘,日军很重视,看管也很严,根据战事的发展多次改变他们的关押地,先是在马尼拉,后又把他们押往台湾。1944年10月,温莱特等90多名高级战俘又被从台湾转移到东北。10月14日这天,战俘们到达伪满双辽县公署所在地——郑家屯(今双辽市区)。
为了安置这批从台湾转迁来的战俘,日军把日本关东军驻郑家屯警备队第十七大队本部的一部分营房腾出来,建立临时战俘营,并称这里为“奉天俘虏收容所第一分所”。美国国家档案馆解密文件显示,从1944年10月开始,温莱特等第一批战俘到达,这处分所才开始建立,其存在时间只有7个月。随着陆续有战俘运来,这里最多时关押了900余名盟军各级战俘,其中多数是高级战俘,准将以上军衔的达72人,校级军官476人。
1944年12月1日,日军又从这些战俘中挑选出温莱特等16名高级战俘,连同他们的勤务兵共34人,在寒风中起程,前往“奉天俘虏收容所第二分所”。该分所位于他们以前从不知晓东北小城西安县。
美军行动小组解救高级战俘
事实上,温莱特等人在郑家屯关押期间,日军就另有谋算,以极快的速度在西安县建设更高级别的战俘营,但日本人对此严格保密。温莱特等人到达西安县日军战俘营后,日本人对他们的管理更加严格,也愈加苛刻。战俘们食不果腹,衣不蔽身,就连自己携带的御寒衣物也常被日军看守收缴去,国际红十字会等组织送来的食品衣物也被日军锁在仓库里。囚室里寒冷彻骨,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日子里,战俘们只能用报纸把木质的窗户缝糊上,不让寒风进入屋内。他们甚至到处寻找能烧火的东西,以便能生些火取暖。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有人冻坏了身体、有人因地面太滑摔断了骨头。后来,天气终于慢慢暖和起来,战俘们的日子稍微好过一些,可是外面的战事情况等一切消息,他们却无从得知。日本看守对他们严密封锁,他们听到的都是日本人胜利的消息,他们不知道自己要在这里关押多久,每个人的心情都很忧郁。
可是,战事的进展并不像日本看守所吹嘘的那样。1945年5月,随着法西斯德国的投降,欧洲战场硝烟熄灭,轴心国成员中只有日本在负隅顽抗。随着盟军进攻力度加大,日本战败投降只是时间问题。此时,解救东南亚战场十几万战俘的问题,被提上了美军高层的日程。在部署对日最后决战的同时,美军还有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解救囚禁在日军手中的战俘,防止日军在最后时刻对他们采取疯狂行动。为此,美军利用各种途径,搜集盟军战俘营地点、关押人数等情报。他们对奉天战俘营的情况大体了解,但对温莱特将军等高级战俘关押在东北小城西安县日军战俘营这一更重要的情报却并不知晓。
为营救关押在各地的战俘,美国军方制定了详细的营救行动计划,秘密组建战俘营救小分队,负责搜集情报,并组织模拟训练。一旦时机成熟,即分赴各地开展营救工作。为了方便起见,这些小分队的行动均有代号,奉天营救小分队的行动代号为“北美红雀行动”,由6名空降兵组成,他们是:詹姆士·翰奈西少校(队长)、罗伯特·拉马尔少校(医生)、爱德华·斯塔兹中士、霍尔·雷斯下士、木户文雄中士(日裔美国人)、中方派遣人员程师吾(中文翻译)。他们都受过特殊技能训练,具有营救行动所需的能力。特别是霍尔·雷斯下士,在美军战略情报部门受过严格训练,除了母语,还掌握法、德、俄、中4种语言,是一名优秀特工。他们做好了一切准备,只等一声令下即奔赴目的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次日凌晨,营救温莱特等高级战俘的6名队员登上飞机,直飞奉天。但是,他们在奉天战俘营附近跳伞降落时,被日本巡逻队包围逮捕。日军对他们进行了审讯,直到下午2点,日军通过广播确定了投降的消息后,对他们的态度才好了一些。
经过一系列工作,行动小组完成了接收奉天战俘营的任务,但没有找到温莱特等高级战俘,这让他们感到疑惑。通过和奉天战俘营日军头目沟通,他们才得知温莱特等人被关押在西安县“第二分所”。小分队立即派出霍尔·雷斯和拉马尔二人于8月18日赶赴西安县执行营救任务。
此时,日本人刚刚投降,一切处于混乱状态。火车晚点,加上日军为阻止苏军前进又破坏了一些铁路和桥梁,行车与路况变得十分糟糕。一路上,霍尔·雷斯和拉马尔心急如焚,他们知道自己早一分钟到达西安县,温莱特等人就少了一分危险。尽管有奉天战俘营的日军配合,但从奉天市到西安县,约240公里的路程,他们还是走了22个小时,直到第二天凌晨3点才到达西安县日军战俘营。
8月19日8点,霍尔·雷斯和拉马尔在战俘营的日军办公室里见到了“瘦骨嶙峋,大约98磅(44.5千克),看上去像一个衣衫褴褛的稻草人”的温莱特将军,他们终于稍稍松了一口气。
偏僻的地点、低矮的房屋、破旧的军毯、瘦弱的身体、精神萎靡的战俘……尽管有心理准备,但西安战俘营条件之恶劣、战俘们身体状况之糟糕,还是远远超出了营救队员的想象。此时,战俘们已度过3年多的囚禁生活。当他们终于听到期盼已久的“日本投降了,战争已经结束,我们是来接你们回家的”这一消息时,竟然一脸茫然,无动于衷,甚至还用眼神瞄着旁边的日军看守,想听到他们的指令。直到营救队员反复说明、消息确定无误时,战俘们才慌乱起来:有的人哭泣,有的人欢喜,有的人急忙跑回囚室收拾东西……
此时,营救队员的任务是尽快带领战俘们离开西安县日军战俘营,可如何走出西安,回到奉天,与大部队会合,这是个大问题。一方面,战俘们多年来营养不良,身体都极度虚弱;另一方面,没有交通工具,这三十多人的队伍如何走得了。为此,营救队员打开日军仓库,拿出被扣留的食品分发给大家,又到当地中国百姓那里弄来了食物和蔬菜。勤务兵们精心地烧制了各种饭菜,改善伙食,让大家先恢复体力。
交通工具如何解决?营救队员随身携带的电台在奉天跳伞时摔坏了,日军的内部电话又时断时续,后来彻底打不通了。8月20日,根据温莱特将军的建议,由拉马尔先返回奉天战俘营想办法。
拉马尔走后,奉天方面一直没有传来消息。直到8月24日,苏军空降西安县,霍尔·雷斯马上与苏军取得联系,说明情况,请求苏军协助。最后,苏军决定让盟军战俘们“使用客车和卡车随同苏联士兵一起走陆路”去奉天。
苏军很快找到了几辆汽车,战俘们也早已打点好行装。8月24日晚上6点15分,车队终于驶出了战俘营的大门。
然而,温莱特等人撤往奉天的路途并不顺利,甚至说很艰难。8月的东北正值雨季,道路泥泞,加上战争的破坏,桥梁垮塌,汽车多次抛锚,多亏沿途的中国村民相助。温莱特后来在回忆录中说,一次,汽车深陷泥泞,一群中国农民又推又拉,帮助汽车摆脱险境。温莱特很是感激,拿出一百美元,准备当做报酬付给农民们,但农民们没有接受,他们表示是心甘情愿地帮助美国人。农民们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温莱特的心,他站在车上,面对这些淳朴善良而慷慨无私的农民,激动地说:“对于你们所做的事,美国总统也会怀有此时此刻我们内心的感激之情。”他回忆:“如果没有这些中国人的帮助,我不可能活着到达奉天。”营救队员霍尔·雷斯也感叹:“在奔赴奉天的路上,中国人的超乎寻常的帮助,让我铭记至深。”一行人跋山涉水,乘汽车换火车,甚至还有很长一段路,扛着包裹在泥泞的山路上步行,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奉天。
此后就一切顺利了。1945年8月29日,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在重庆会见了温莱特将军。温莱特和珀西瓦尔后来又有幸参加了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刚刚从西安县日军战俘营获救不久的盟军高级将领在奉天大和旅馆合影(前左为温莱特将军)。 (资料图片)
二战盟军高级战俘营的前世今生
西安县,今辽源市西安区,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东辽河、辉发河上游。历史上的西安县煤炭资源极为丰富,九一八事变后不久,日本关东军即占领此地。日军守备队在县城建立南北两个兵营,当地民众称之为“南大营”和“北大营”,西安战俘营即设在北大营。有关资料显示,当时的北大营远离城区,位于县城北部的小山坡上,建成后戒备森严,营房四周有壕沟,中间有电网,最里面有铁丝网,铁丝网周围设有地下暗堡,由日军架枪日夜看守。到1944年关押盟军战俘前,这里实际上已经成为一座法西斯集中营,里边关押着大批抗日爱国的中国人,甚至还有无辜平民。很多人被抓进去后被严刑残害致死,所以,附近村民都把这里看成恐怖之地。
盟军高级战俘迁入之前,为了确保安全,日军在时间仓促的情况下,对此地进行了精心改造,加高了围墙、开挖了地道等。
日本人为何会把盟军高级战俘运往西安县这座东北小城?相关人士对此进行了分析:1944年9月1日,日本陆军省次官发给相关部门一道危急时刻战俘处理的指导训令——“陆亚密电第1633号”文件,明确指出,由于“形势激变”“为防止战俘及军拘留者落入敌手,应适应时机调整战俘营及军拘留者集中营的位置选定、移动的时机和方法”。该电报的接收单位有日本南方军总司令部、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以及香港和台湾的日本守军。这一政策透露了日本人想尽可能长时间地控制战俘,尤其是高级战俘的意图,以便盟军进攻中国东北或日本本土时,可以将这些战俘作为人质,或作为日后谈判的筹码,或做要挟之用。至于选址西安县,也有多种原因:一是这里为伪满洲国内陆,比较隐蔽,相对安全;二是这里离朝鲜不远,便于有情况时把战俘撤往朝鲜,再撤往日本本土。但是,随着日军的迅速败亡,他们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为了掩盖罪证,日军在撤退时销毁了战俘营的大量资料、档案。因此,关于西安县日军战俘营的许多情况,至今已无从详知。
东北光复后,这座战俘营经历了一系列变迁。1946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第三旅曾驻扎在北大营。1948年,西安县解放后,北大营成为西安县粮库。1949年后,北大营一分为二,一部分建筑划给了某驻军部队,部队调走后又成为辽源军分区驻地;另一部分建筑仍为粮库。
随着时光的流逝和城市的发展,战俘营原有建筑绝大多数被拆除,只留下5间表面残破的日式建筑,也已成为危房,被列入拆除计划。直到2000年前后,战俘营的秘密被揭开,相关部门与史学界着手对这里进行保护和研究。如今,当地政府已在这里建立侵华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展览馆,这里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吉林省国防教育基地。近日,这里又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笔者行走在战俘营旧址展览馆,浏览各种资料和图片,观看战俘们住过的房子和用过的工具实物,战俘们在此生活的场景便一幕幕闪现在眼前。
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9月17日,美国“奉天幸存战俘联谊会”的老兵访问团第二次访问沈阳,当年曾到西安县营救战俘的霍尔·雷斯也在其中。在沈阳,霍尔·雷斯先生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采访,详细讲述了他营救温莱特将军的过程。由于霍尔·雷斯并不知道西安县后来的变迁,所以无法找到当年营救温莱特将军的地方。2007年5月21日,霍尔·雷斯先生携夫人,与9名当年的战俘一起再次访问沈阳。此时,霍尔·雷斯知道了当年西安县的位置,但因年事已高,无法前往,他为自己不能到当年的战俘营看看而深感惋惜。
来源:长春日报
吉林日报全媒体 编辑:董淑杰
举报/反馈

吉林日报

433万获赞 13万粉丝
关注本地人,聚焦本地事。
吉林日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