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玉山镇马塘村茶场山下,初建于宋,现存建筑为清乾隆辛丑年(1781)重修。坐东北朝西南,占地3430平方米,主要包括茶场庙、茶场管理用房(巡检司)、茶场三大部分
茶场庙,占地198平方米,由门楼、天井、正屋三部分组成。门楼三间二楼,用磨砖砌成,门额石匾阳刻楷书“茶场庙”三个大字由铁店周昌霁所题,两边各有一幅人物故事堆塑。二脊檐下里外绘人物、山水等壁画。正屋三开间,通面阔13.16米,通进深10.33米。
茶场初建于宋,现存建筑为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重修。两晋时期,道士许逊以传播道教文化游历于玉山,见茶树遍布山野,质量上佳,遂与当地茶农一道研究加工工艺,制成名品“婺州东白”。玉山茶农视许逊为“茶神”,尊称“真君大帝”,在茶场山之麓建造茶场庙,塑像膜拜
茶场庙是明代遗存建筑,主脊檐饰有双龙图案,主脊檐、二脊檐上下都刻绘着石灰雕与壁画。历史风雨在上面留下了斑驳的印记,有些壁画已让人觉得似乎是雾里看花。大门上方是周昌霁的手书“茶场庙”石匾。庙为三开间,穿斗式和抬梁式混合结构。
副省长茅临生应邀参观了古茶场,《建筑时报》总编赵仁童和建设规划师洪铁城也应邀给古茶场作了详细调研,他们都对如何开发玉山古茶场提出自己宝贵的建议。玉山古茶场的开发,将给这个依山傍水、玲珑精致的小山城增添了浓郁的历史文化色彩,大大增强磐安历史文化内涵。
投资1300万元的磐安茶文化博物馆建成开馆,免费对公众开放。此次开馆遵循“节俭”主题,不搞仪式,不请领导,一切从简,但陈展效果不减,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对更好展示和研究古茶场历史文化遗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与场所,有利于促进磐安旅游业发展。
磐安茶文化博物馆馆长邱绿萍介绍,磐安玉山古茶场是全国现存唯一的古代茶叶交易市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磐安茶文化博物馆中展出的三方古碑:“奉谕禁茶叶洋价称头碑”、“奉谕禁粮食洋价称头碑”、“奉谕禁白术洋价称头碑”正是玉山古茶场历史的见证。
2004年12月,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在详细考查古茶场后大加赞赏。他认为,古玉山茶场这种古代市场功能性建筑,在国内实属罕见,堪称茶业发展史上的“活化石”。与古茶场密不可分的一系列茶文化也令人称奇,填补了我国文保史上的茶文化空白。
想要更加了解茶文化可以去玉山古茶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