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现代社会,“老实人”一词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贬义,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评价一个人“老实”,其实是在讽刺其古板、无能、愚笨,这也导致了很多人不希望别人用“老实”来评价自己,而选择在生活中“假装”机灵。
其实,这不过是这个社会对于“老实人”这个群体的刻板印象。人们普遍对老实人有着一种惯性思维,认为老实人更容易受欺负,并且做人唯唯诺诺、墨守成规、不思变通,有的人甚至认为老实人智商与情商低下。
事实上,很多老实人其实仅仅是内心对社会道德与规则高度重视罢了,他们的自律性一般很高,总是尽可能地考虑他人利益,也几乎不会伤害他人。按道理讲,老实人的这些品质应该受到欢迎才对,那么为什么他们反而受到了歧视呢?
高度原则性与利他性降低了他们的适应性
原因在于,在这个高度强调创新、灵活与快节奏的时代,老实人对规则的遵守在他人眼中便成为了“迂腐”、“呆板”。
换句话说,老实人的高度原则性与利他性降低了他们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适应性,导致他们经常陷入劣势。他们在与他人产生利益冲突的时候也常常选择让步,而在这个利益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让步就意味着本属于自己的利益被他人攫取。
最后,他们的表现欲很差,总是喜欢默默做事、背后付出,他们的原则是“少说话、多做事”。殊不知在职场中,不主动展示自己的能力与成绩,终将面临淘汰。因此,很多人对“老实人”采取了嗤之以鼻的态度,在他们眼中,老实就等同于失败。
并且,很多人不仅自身非常排斥与“老实”、“懦弱”相关的人格属性,在看到那些老实人的时候,也难以抑制从内心生出的轻视与鄙夷,他们会下意识地远离、孤立老实人,结果就是老实人群体被社会彻底割裂了。
心理倾向:规避风险
分析老实人群体的心理,我们会发现他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在规避风险。心理学上认为,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利己主义(egoism)倾向,即做事情都会考虑到自身的利益,这对那些性格内敛、重视规则的老实人同样适用。他们之所以平时规规矩矩,忍气吞声,其真实目的都是为了规避风险。
在老实人看来,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意味着高风险,与别人起争执意味着高风险,获取太多的利益也是高风险,哪怕这些利益本来就属于自己。他们极力想要在人群中为自己建立“人畜无害”的人设,以消除人们对他们的警惕心。但是,他们这种自我保护行为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安全,反而会增加他们受到伤害的风险。
老实人面临的风险
首先是容易让人占便宜。前面提到,老实人具有强烈的利他性,不仅自身不会侵占他人的利益,在他人侵占自己利益时也大多采取忍让的态度,虽然在他们心中对这些行为非常反感,但是小心谨慎的性格也让他们不敢站出来反抗。
老实人还有一个显著特点便是竞争意识很差,不擅长在竞争中为自己争取优势。因此,在与他人合作时,老实人就往往充当了“工具人”的角色,自己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成果,最后却成为了他人的功劳,纵使自己贡献再大、能力再强也得不到领导的垂青。
其次,人际交往中,老实人往往地位低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来是互惠互助的平等关系,而老实人为了规避风险会下意识地在他人面前摆出一副低姿态,从而为他人所用。同时,老实人的社交能力一般较差,他们很多时候是为别人做尽好事,最后却因为表达不当而得罪他人。
最后,老实人的内心会长期处于煎熬之中。老实人也是人,也会有普通人所具备的自尊心与利己性,因此他们在受到欺负时并不是心甘情愿的,他们也会失望,也会愤怒,甚至会在内心对某个人产生强烈的仇恨情绪。由于长期内心处于极度压抑的状态,老实人在遭遇过多的打击之后便容易心理扭曲。
细心观察生活你会发现,许多恶性犯罪的罪魁祸首都是一些平时看上去非常忠厚、老实的人。他们在遭受长久的欺压之后,所积累的怨气一旦爆发,后果将会非常可怕。
整体来看,现代社会,人们对“老实人”带有明显的贬义和偏见,它代表着一个人胆怯懦弱、犹豫不决,这类人在社会中往往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因此无论何时,永远不要做一个老实人,“老实”是一种不健康的做人方式,你的高度原则性与利他性正在悄悄降低你的适应性。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个体心理学》
举报/反馈

第一心理

528万获赞 104.4万粉丝
每天耕耘最实用、最有趣的心理学
优质情感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