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复杂旱情,陕西省以大应急、救大灾的思维系统应对、久久为功
有针对性地“防”有准备地“救”
“五年一中旱,十年一大旱。”旱灾是陕西省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陕西地跨南北,地形复杂,气候多变,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由北向南,年平均降水量相差1200毫米以上。平均每3年,陕西省就有一次明显旱灾。
新中国成立以来,抗旱战役在三秦大地打响,从大水漫灌到滴管喷灌,从抗旱工程到应急送水,从单一抗旱到旱涝并重……
陕西省走出了一条新路。当前,陕西省防汛抗旱体制机制随着机构改革进行了调整,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已经承担了相应的防汛抗旱职责。在“大应急”框架下,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以及旱涝并存、旱涝急转风险增加的现状,做好抗旱应急工作,更加需要统一领导、权威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久久为功。
从“三跑田”到“三保田”
都说陕北抗旱看延安,延安抗旱看吴起。
位于陕西省延安市西北部的吴起县,紧邻毛乌素沙漠南缘,红军长征的最后一战——“切尾巴”战役在这里胜利打响。如今,吴起人民也打响了一场抗旱的“切尾巴”之战。
在吴起县长城镇边墙渠村,古长城脚下的百亩良田种满了胡萝卜和蔬菜。当地农民说,如果不是管道灌溉,靠水渠是没法种蔬菜和经济作物的。
“以前是沟渠引水,到处渗水,加上大水漫灌,很浪费水。改成管道灌溉,能节约不少水资源。”边墙渠水库管理处主任贺建平说。
边墙渠水库是上世纪70年代吴起举全县之力,历时8年建成的。水库建成后,该县抗旱形势有所好转,曾经颗粒无收的局面得到改善。
但由于地质灾害造成水渠毁坏,加上维修养护经费不足等原因,传统的灌溉方式没能提高抗旱能力和水资源利用率。农民便将希望寄托在龙王身上,因民间素有龙王降雨的传说,当地人便把抗旱称为“龙口夺食”。但常常是“银河夜夜明,望穿老农眼”,这场夺食之战总是以农民望天兴叹告终。
转变发生在2014年至2017年,3年内,延安市共批复建设5座抗旱应急水库。第一年批复的就是吴起县大树梁水库。借此良机,吴起县于2016年开始实施长城灌区改造工程。工程充分利用边墙渠水库的水资源,新建蓄水池、更新泵站机组、安装输水管道。
虽然有了应急水库,但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无法涵养水源,导致水资源严重不足。过去,守着黄河没水吃,是当地的真实写照。于是,如何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进行灌溉,成了陕西抗旱一个新的突破点。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陕西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推进农业节水。
在塞外长城的另一端,长城镇榆树坪村,高高的灌渠堤坝下,一座座蔬菜大棚拔地而起。令人惊讶的不光是棚内每一棵蔬菜的生长过程都可全程跟踪,而且是每一棵蔬菜都有属于自己的“饮水机”。
榆树坪村村主任哈立堂告诉记者:“每一棵苗下面都有滴管,都是精准滴灌,不浪费水,节水就是抗旱。”
包村干部徐胜伟望着那半人多高的藜麦说:“随着灌溉方式的改变,农民的抗旱意识也增强了,稍有干旱的迹象,就会自己去放水灌溉,他们对旱情的嗅觉灵敏着哩。”
从延安边区政府修建的第一条灌溉水渠——幸福渠,到如今精准滴灌,用水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
在吴起县吴仓堡镇百亩智慧苹果示范园,一种新型的灌溉方式——智慧灌溉,让果农程占宏直感慨:“以前想都不敢想,灌溉果树会这么轻松,还不浪费水。”
负责果园智慧灌溉系统的赵权宝告诉记者:“今年果园安装了智慧灌溉系统,能分区域、分时段,甚至能精确到每一棵果树进行灌溉,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应对旱情。”
陕北水资源匮乏,坚韧不屈的陕北人民便因地制宜,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撕片云彩擦擦汗,凑近太阳点支烟”的乐观心态,不分昼夜,吃住在坝上,筑起了一座座具有改善生态、拦洪蓄水、融合产业等功能的淤地坝。
“淤地坝筑起来了,可果园的灌溉用水还是需要人背驴驮。”吴仓堡镇公用事业服务站站长刘瑞山感慨地说,农民用三轮车拉水上山,一个村只有一辆三轮车,每次拉水大约2立方米。沿着山间小道,风一吹,只见尘土不见人。
1999年,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开始实施,吴起县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20年来,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如今,裸露的黄土高原早已披上绿装,黄土满天飞的景象基本绝迹。
“黄河宁,天下平。”退耕还林提高了黄土高原的蓄水保土能力,也确保了黄河安澜。
进入新时代,陕西不断优化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任务和措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围绕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统筹实施山河江坡综合治理,做到蓄水于地;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技术,推进农业节水,做到蓄水于技。
“陕西大力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塬面保护等国家重点项目,狠抓控制性工程,其中淤地坝建设始终处在突出位置。”陕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调研员关治国说。
截至目前,陕西建成淤地坝3.39万座,占全国总数的58%,且持续优化坝系建设布局,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使原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面对干旱,陕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等问题。同时,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以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推动工业、农业、生活等领域节水技术改造,促使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位于全国前列。
给群众送去“救命水”
位于陕南地区的商洛,地处秦岭腹地,水派长江黄河,自古就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土石山区,旱涝灾害频发,工程性缺水严重。
新中国成立前,土地私有、农田连片建设难以协调,水利设施薄弱,无力抗拒水旱灾害。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村饮水问题,到2010年,基本解决商洛境内农村饮水问题。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旱情的影响已经从农业干旱和农村缺水扩大到城市和工业缺水。
城镇的快速发展与薄弱的供水保障体系矛盾日益突出。商南县自2013年6月开始,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88年不遇、五季连旱的严重灾情。河道断流,露出河床,水井干涸,井口结满蜘蛛网。商南县城唯一的水源——县河水库,接近死水位,6.5万人饮水困难。
为群众送水
该县一方面限制非生活用水,采取错峰供水的措施;另一方面,组织抗旱服务队从清油河水库拉水。清油河水库下游群众苦苦哀求:“别拉了,再拉,我们就没水吃了。”拉水队伍只得转战宝马水库。没多久,宝马水库的水就被拉干了,拉水队伍不得不到距离县城25公里以外的丹江取水。
这次罕见的旱灾,加快了陕西省建设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的步伐。2014年至2016年,陕西建设抗旱小型水库16座,引调提水类项目208个。2017年,陕西省防办指导商洛市再次规划抗旱应急水源工程31个,以解决36个镇64.98万人的饮水问题,以及21个镇1.55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
消防给延安群众送水
“有了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今年相比以往,没有出现供水紧张的局面,我们心里也踏实了。”商南县防汛抗旱办公室主任张增运说,今年5月至8月,商洛地区再现旱情,城区6万人饮水完全靠车辆从25公里以外的丹江运水保障。
洛南县消防中队成立抗旱送水突击队,调派1辆水罐车及4名队员前往受灾地义务送水。每到一处,当队员将水送到的时候,等候在那里的群众激动万分,拍手叫好,纷纷表示消防队送来的是“救命水”!
商州区消防大队救援中队为居住在城区周边,海拔较高的1600多名饮水困难的居民送水。由于道路狭窄,中队只能用小型水罐车送水,1辆车载水5吨,保障做饭用水,解了群众的燃眉之急。一天下来,队员们要送四五车水。
关治国表示,陕西十分重视抗旱服务组织和抗旱队伍的建设。陕西的抗旱服务组织从1996年建立以来,现在已经形成了一支制度完善、管理规范、服务优良的抗旱队伍。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该省将更加充分地利用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力量,提升抗旱应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如今,应急水源工程遍地开花,加上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这支中坚力量,陕西抗旱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齐头并进。
抗旱的同时抓防汛
“天旱三尺干,刮风起黄烟”“宁给一个馍,不舍一碗水”“吃水还比吃油难”……这些关于干旱的谚语,在岐山县北部千山南麓旱腰带自古流传。
岐山县隶属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是陕西三个农业大市之一,具备大型灌区的优势。但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宝鸡水旱灾害交替发生,其中渭北台塬旱腰带地区夏伏旱严重。
2015年5月5日,岐山县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到2016年8月30日全线竣工。岐山县千山南麓旱腰带地区群众期盼百年的饮水梦,终成现实。
“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以孔头沟水库为取水水源,通过水质净化处理,新建加压站供水至蒲村、故郡、五里铺等13个乡镇水厂。工程的实施,彻底解决了旱腰带地区37个行政村10.2万人抗旱应急用水问题。”岐山县凤鸣自来水站站长张晓辉说。
宝鸡市应急管理局防汛抗旱保障中心副主任李一表示,机构改革以来,该中心依托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会商研判,有针对性地“防”,有准备地“救”,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
关治国告诉记者,防汛是线上的,但抗旱是面上的。因此,要用大应急、救大灾的思维看待旱情。他表示,旱灾不仅影响农作物生长,还容易引起森林火灾。
应急水源工程
今年3月以来,陕西省已经发生多起森林火灾。持续高温干旱,使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护林防火工作形势严峻。其中,商南县已发生森林火灾3起,受灾森林面积50余亩。
吴起县吴仓堡镇专门成立了防火工作组,由镇干部组成,一人包一个山头。该镇镇长王鑫告诉记者,退耕还林对于抗旱的效果已经显现,与此同时,防火职责愈加重大。“大面积着火,我们灭不了。我们重点是防控,决不能让火灾毁灭了抗旱的屏障。”王鑫说。
延安市防汛办政秘科科长赵学军表示,陕北干旱严重,干旱久了容易形成大汛。因为长时间的干旱,会导致雨水集中在一段时间降下,由旱转涝。所以干旱期间,不仅要做好抗旱的工作,还要做好防汛的工作。
中国水科院减灾中心副主任杨昆解释,对久旱地区而言,降雨特别是和风细雨,对于缓解旱情本十分有利,但突发的高强度降雨,会使久旱地区发生旱涝急转进而引发洪涝灾害。
他指出,长期持续处于干旱状态下的土壤,易出现土质疏松、土壤颗粒间的连接强度降低,这时一旦遭遇强降雨,容易引发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如果发生持续时间极长的极端干旱,还会导致水利工程出现旱损现象,即堤防、大坝等土质结构工程出现较大裂缝,一旦出现横向贯穿性的裂缝就更危险了。同时,久旱地区,干部群众往往更多关注的是抗旱保作物、保供水,对于防汛抗洪会有麻痹大意的趋向,另外北方一些常年干旱的地区,也缺乏防汛抗洪方面的经历和经验。
对此,长城镇镇长曹尊伟深有体会。今年6月至8月,吴起县遭逢大旱,长城镇受灾最为严重,降水量比周边地区少100毫米。曹尊伟带领全体干部赶赴一线,不仅组织抗旱,还得对水库、淤地坝、排洪渠等进行全面排查。“一些水利工程既抗旱又防汛,要仔细排查,不能光干好抗旱的工作,要从抗大旱、防大汛的角度出发。”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本报记者 罗地生 高 峰 徐 涛 通讯员 朱陈晨
中国应急管理报 新媒体中心 编辑:孟德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