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之《护航》
10月1日,恢弘壮阔的阅兵式看high了全国人民,当歼-20、歼-16、运-9、直-10等新型飞机以整齐的队形飞过天安门上空,背后强盛的国力激动人心,而飞行员的付出也可想而知。
正在热映的国庆档献礼之作《我和我的祖国》中,《护航》这个段落,讲的就是光鲜背后的成全与牺牲。导演文牧野作为影片七位导演中最年轻的一位,虽有《我不是药神》这样的“爆款神片”加持履历,毕竟是七位导演中的“新人”,拍摄这样全新又陌生的题材,他有压力,也做足了功课。
作为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七个故事中唯一以女性为主角的故事,文牧野执导的《护航》以“备飞”女飞行员的独特视角再现了阅兵式不为人知的一面,以细腻的情节描述彰显中国空军女飞行员巾帼不让须眉的飒爽英姿。
文牧野
歼10上天实拍 和平年代也有牺牲精神
“空军飞行员不比别的兵种,成才率极其低,从开始学习飞行到最后登上超音速飞机,成为空军飞行队的一员,期间学员要严格完成高标准的训练要求,容错率为零。也就是说,空军飞行员们只要挂一科就直接停飞,以后也不可能再飞了。”文牧野感慨道。
当许多人问文牧野为何聚焦“女飞行员”这个职业时,文牧野解释,其实他看中的是“备份”这个特殊的身份。“这其实无关男女,他们是最优秀的,只有最优秀才能处置一切突发状况,因为优秀却成了替补,这本身很矛盾。”这样天然充满内在张力的人物处境让文牧野找到了拍摄阅兵护航的好角度。
同在片中执导的另一位导演管虎调侃文牧野拍这个片子已经是半个“空军专家”,因为和自己生活相去甚远,文牧野也前往空军部队经受不少“训练”。
10月1日,国庆阅兵仪式时,文牧野的微博截图。
初入空军基地,文牧野的感受是,一切都“太帅了”。再往下接触,他开始越来越深的理解“帅”的表象之下那些更深的根基。“帅肯定不是外在,我去到空军里面去采访去了解,我大概知道他们是怎么积累出来的,他们的精英状态,无畏状态,他们面对问题的时候的冷静的状态,已经是一种骨子里的气质。”
影片中80%的镜头实拍,作为导演,文牧野设计镜头也是全新的尝试,为了展现最真实的战斗机视野,《护航》调动了真正的歼-10战斗机。由于剧组所有工作人员们都没有坐超音速飞机上天的资格,为此,工作组还特意对歼-10战斗机的飞行员进行了拍摄培训,使其真实还原空中飞行全貌。飞行员摄影师上天前,文牧野给他画图和各种参数,回来再看素材调整,“确实没有经验,也没办法上去,只能一遍遍摸索着来。”说着这段拍摄经历,文牧野也觉得非常新鲜。
作为青年一代的导演,这次选择表现一个军人群体的服从与牺牲的同时,文牧野也给了人物充分的个性空间。当小宋佳完成为队友的护航任务独自返航,在没有人看得到的地方作出自己又美又飒的特技飞行动作,个体不为人知的“高光时刻”在独自飞舞中达成。
“这个人物属于军队,又是军队中的一个人,自然就带着群体跟个体关系,我尽量做出两条线来,其中有一条线是非常私人的从小到大历程。看到她从小就是向往蓝天和自由的,所以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她都会走过去,但最终她要为群体付出,和平年代也有牺牲精神。这就是这个片子要说的东西。”
观众能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幸福
文牧野把这次的主旋律创作定义为“主流价值观电影”,对于有机会成为当代最优秀的电影创作者中的一员来用镜头表现这个时代,他感到骄傲。“‘护航精神’既是影片中这些女飞行员为阅兵护航,放到现实生活中,我们电影工作者也应该用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国家的电影事业和观众护航。”在影片的上海首映礼上,文牧野如是说。
和全场观众一起看完全片后,文牧野由衷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之后的采访中,文牧野谈到作为年轻一代成长经历中感受到和“祖国”接近的时刻,“有两次,一次是北京申奥成功,满大街都在庆祝,那一刻,我有种全身发麻的感觉,我认为是自上而下的,国家给到个体的力量;还有一次是汶川地震后,当时我坐在出租车上,全北京的出租车都鸣笛致哀,我感受一种自下而上,个体到国家的那种爱。”
这些感受如今也被放在了对祖国深沉情感的创作中,“这种东西是不自觉生发出来的,拍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我们情怀已经在里边了。”
《我和我的祖国》作为国庆档观众首选影片之一,上映第二天票房已经突破5亿大关。文牧野希望,“观众看完电影能由衷的感觉到,在这片土地上生长是非常幸福的,将来的人生是充满希望。这应该是当下的爱国主义电影能够给到观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