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潼关城西门遗址一角
潼关城西门遗址上的柱础
潼关城西门遗址的马道
○刘嘉辉/文 郭浩军/图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元朝张养浩的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历来作为吟咏潼关的代表作品,流传甚广,其中“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句更是道尽岁月的沧桑。在现在的潼关县北部,依旧可见“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的明清潼关城遗址,虽然仅存断壁残垣,但是仍不失其巍峨险峻之气势。
潼关南扼秦岭、北守黄河,四周沟壑纵横、孤崖绝壁、峰高路窄,是连接陕西、山西与河南三省极为重要的关塞。关于潼关之称的由来,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有“河在关内,南流潼(冲)激关山,因谓之潼关”的记载。而潼关城始建的时间则较之更早,需追溯至东汉末期。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因防关西兵乱,故废弃函谷关,于现在潼关城以南的麟趾塬上(今秦东镇杨家庄、城北村)修筑关隘。十六年后,曹操与马超、韩遂战于潼关,从此,潼关之名载入史册,并逐成出入关中之锁钥。
自东汉以来,潼关几易城址。隋朝大业七年(公元611年),新建潼关城于汉朝潼关城以南的“坑兽槛谷”上(今秦东镇禁沟附近),与汉朝潼关城形成南北合围之势,史称“潼关南城”。唐朝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因黄河水位下降,原河床形成河滩,致使无需再登麟趾塬即可越潼关,故而废弃先前的城址和道路,又在黄河河谷以南的台塬上筑潼关城。
由于潼关在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历代兵家视其为必争之地。唐朝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李隆基令安西节度使封常清、荣王李琬与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东征平乱。但安禄山势如破竹,仅用三十余天就攻占了洛阳,并建国称帝。唐朝军队无奈,退守潼关,安禄山即遣次子安庆绪攻打潼关。因李隆基听信监军宦官边令诚的诬告,故以“失律丧师”罪处斩了封常清和高仙芝,然后起用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令其率军二十万,守卫潼关。可是,晚年的李隆基利令智昏,听信杨国忠的谗言,催令哥舒翰出战,致使二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潼关失陷,乱军逼近长安,李隆基被迫南逃蜀郡(今成都市)。
唐朝以后,潼关城的位置再无挪移,各朝均有增防与扩建,其中最大规模的修筑当属明朝。据清朝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明洪武二年,冯宗异破潼关。太祖曰:潼关,三秦门户,扼而守之,李思齐辈如穴中鼠耳。既而自关以西,次第降下。今有关城,设卫防御,又以备兵使者驻其地。”可知明朝初期于潼关设立潼关卫,并驻军御守。明朝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由指挥佥事马骙总揽扩建潼关工程,筑城墙。城墙依山势曲折而建,坚厚无比,并使潼河穿城而过。扩建之后的潼关城南高北低,东、西、北三面城墙高约16米,南面与东南隅城墙高达30米。整座城周长6.9公里,共建有六座城门:东门、西门、南门、上南门、北门和小北门,其中,东、西、北三门筑有城楼。随后,增建南水关和北水关。至明朝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又陆续增设东、西瓮城。自此,明清潼关城的格局正式奠定,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规模。
抗战时期,因遭日军轰炸,致使明清潼关城面目全非,至今日仅余残迹,面积约2.38平方公里。现存城墙主体夯筑,南面及东南面高30米,其余部分高3—6米,长度占总体的70%。南水关为三孔券洞式,券洞高6米,进深12米,北水关仅存部分残垣。六座城门中,仅西门遗址尚存瓮城和马道,其余五门均残损严重。从前的西门内修城楼,外设箭楼,开内外两门,内门朝西,外门朝南。箭楼建于瓮城之上,木柱高耸,雕梁画栋。城楼建于城墙之上,出檐精巧,擎天而立。在黄昏时分,夕阳中的西门城楼仿如仙境,别具风景,因而以“画楼突兀映麒麟,斗角钩心满眼春”列入“潼关八景”。
古往今来,关于潼关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登潼关城楼柬诸指挥》一诗云:“层城楼阁枕山阿,落日登临感慨多。虎豹当关通紫气,鱼龙吹浪见黄河。百年锁钥神京路,一剑风尘猛士歌。北徼狼烟犹报警,元戎何以净干戈?”在突显潼关雄壮之势的同时,更如滔滔不绝的黄河水,随历经沧桑的潼关城一起见证着朝代的更迭和历史的变迁。
编辑:芥末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