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70年#
从“吃不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一方小小餐桌,上演着人们的生活百味,折射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们从解决温饱到奔向小康生活的幸福历程。本文让我们分享一下70年来人们餐桌上的生活变迁,感受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展望下一个70年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
新中国成立之前,吃饭是个大难题,人们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遇到灾荒之年,就连地里还没长大的红薯叶,都成了“稀罕的粮食”。冯小刚指导的电影《1942》就为我们展现出了在那个时代,“吃饭”成为了一种悲剧。新中国成立之后,尽管当时国家各项事业百废俱兴,经济发展慢慢步入正轨,但由于生产落后,物资极度匮乏,吃饱、吃好对于人们来说,仍是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那时候的饭桌上摆着的就是“老三样”——咸菜、炒白菜、玉米面贴饽饽,百姓之家没有其它可以入口的东西了。
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实行计划经济,老百姓开始使用粮票、油票、肉票等购买食品。过年时,人们天不亮就要去排队购买食品。在那个时候,如果能吃到一口豆渣蒸窝头,吃完得回味好几天,那可比现在过年还要高兴呢。到了70年代后期,一声惊雷,始于小岗村的“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18个红手印的力量气贯长虹,让中国广大农民看到了希望。还是那块土地,粮食产量迅疾般增加了许多,挨饿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遍了神州大地,国家开始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市场物资逐步增多,并开放供应。这股春风也给人们餐桌上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菜品日益丰富,品种花样开始增多。老百姓家分到土地变多了,不仅能吃饱饭了,还能吃上各种不同的蔬菜。那个时候,马路上不少菜农推着手推车,叫卖自家园地产的蔬菜。家里的老人们再也不用算计着余粮艰难过日子,温饱问题基本得以解决,一家人再也不用“吃了上顿犯愁下顿”,吃饱是人间最真实的享受。多样的食材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福,而且百姓家中多了许多欢声笑语。
到了90年代,日新月异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餐桌文化,丰富的菜品随处可见。在餐桌上人们生活改变的同时,“零食文化”风靡大街小巷。每一位90后都无望忘怀这些小时候的零食,它们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满满的幸福感,还有一种难忘的情怀。
时光荏苒,到了千禧年,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生活方式的改变显得格外突出。餐桌已经成为人们一种文化的“象征词”。吃饭、应酬、谈工作,餐桌承载了更多的社会职能,同时带来的是菜品的不断丰富。家庭中,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民奔小康的生活,让家里的父母学会了红烧肉、水煮鱼等等新菜品,不分中西餐、不分菜系,只要父母觉得我们会喜欢,会一股脑儿的准备做给我们吃。每到年夜饭,便是一场饕餮盛宴。
时至今日,祖国70周年生日来临之际,想必我们每个中华儿女此时此刻都是激动万分的。祖国走过70年风雨历程,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仅是“美食”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大家开始注重饮食健康,生活水平的高低标准再也不是大鱼大肉所判定的。物流的快速发展,已让人们可以吃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新鲜食材。当代餐饮文化慢慢转型到以绿色、新鲜、无公害食材为主的中高端体验式餐厅。人们注重健康,注重体验,注重就餐时带来的那一份满足感和幸福感。
餐桌上的变迁,只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富民强的一个缩影。中国人餐桌上的变化就像是一部“电视连续剧”——从饥肠辘辘,到味蕾挑剔,再到健康饮食,折射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所释放的强大力量。从食不果腹靠野菜充饥,到票证年代“有啥吃啥”,到九十年代“吃啥有啥”,再到现在野菜成为重回餐桌的“香饽饽”,透视小小餐桌的变化,体现的是经济社会的大变革,人民生活水平的大提升,让我们共同祝愿祖国日益强大,让我们的“中国梦”照进现实。
声明: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图片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举报/反馈

南宁美食

89.3万获赞 21.7万粉丝
优质美食达人,分享美菜谱和美食趣闻冷知识
优质美食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