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年轻人,扎根大山,固守清贫,为贫瘠的乡村教育注入活力,点亮了一个个乡村家庭的希望。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特岗教师。
2006年,国家开始实施“特岗计划”,吸引着一批批青年到乡村去,特岗教师招聘人数从2006年的1.6万名,逐步扩大到2019年的10万名。
9月9日,由教育部组织的“青春在讲台上闪光——2019年优秀特岗教师全国巡回报告”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10位优秀特岗教师用质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从教经历,让人们走近、了解了这些选择特岗教师、奋斗在特岗教师岗位上的青春故事。
今年是国家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第14年,也是石明警在贵州毕节赫章县双坪乡初级中学任教的第14年。作为首批直抵乡村教育一线的特岗教师,石明警和当年其他1.6万余名特岗教师一起,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一脚踏上泥土地,跌跌撞撞地开始探索乡村教育这片未知的领域。
14年来,不少学生在石明警的劝说下坚持学业,他也目送了一批批学生走出大山,走入大学的校门。石明警也有过动摇的时候。他曾有到县城教书的机会,学生得知老师有可能离开时,哭着给他打电话。他走在县城的街道上,学生抱团哭泣的场景挥之不去。那一刻他意识到,他的教师生涯和他的青春一样,已经与那所学校和那些孩子不可分离。最终,石明警选择了固守乡村,“我好像突然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就是最需要你的地方才是你最恰当的位置,而最需要我的,是双坪可爱的孩子和淳朴的家长。”
张杰的经历则给在场师生展示了特岗教师的别样人生。2009年,他和爱人王秀秀大学毕业后,双双选择了为基层教育贡献力量。两人在山西吕梁市临县林家坪镇初中当老师时,起初家长并不信任这对特岗夫妻,开学时,全班50多名学生,只有30多名报到。他和妻子借了辆摩托车,一个村子挨一个村子上门做家长的思想工作。两人花了10多天,成功劝回20多名孩子。从那时起,张杰夫妻一直坚持家访,摩托车在一个个村子间行进,累计行程近万公里,“夫妻班”的名号也不胫而走。“看着学生一步步成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爱和教育的重要意义,因为爱,因为教育,一个孩子的成长开始变得更加有力。”张杰动情地讲道。
新世纪初,一些地方“教师荒”曾严重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随着“特岗计划”的实施,一批批青年选择到农村去,改变农村教育的未来。如今,75万名特岗教师分布在中西部地区1000多个县,为3.7万所农村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和青春活力。他们被誉为农村教师队伍“换血的一代”。
因为特岗教师的到来,很多农村学校终于迎来了年轻教师,教师结构得到优化,他们也给山里的孩子带来外面世界的气息。这些年轻的特岗教师就是乡村孩子的“点灯人”,而这些“点灯人”点亮的绝不仅仅是孩子们,点亮的是一个个农村家庭乃至整个乡村的希望。
来自河南濮阳市范县第三小学的巴世阳开设了话剧、剪纸等十几个社团,带领孩子们成立广播站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横头山镇中心学校任教的袁艳敏的带领下,学校有了科技节,学生们第一次参观了大学博物馆,第一次登上少年宫的舞台;
六年来,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太平庄中心学校的杨晓帅,给学生们做了满满4大筐卡片教具,后来她还带着孩子们做模型,为他们开设手工劳动课和美工课。
……
他们是75万名特岗教师中的普通一员。正是这样一群年轻人,给山村的孩子点亮了通往外面世界的路。他们也从孩子们的点滴进步中,看到了教育改变命运的力量。
据统计,过去14年,特岗教师在3年服务期满后,超过90%选择继续留下。他们在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里,选择了农村教育,改变着乡村孩子们的命运和未来。他们和乡村教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正如一位老师所言,“看,这是我们学校盛开的繁花。我已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工人日报 于忠宁)
举报/反馈

工人日报

155万获赞 13万粉丝
面向企业,面向工会,为亿万职工服务。
工人日报社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