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题:日子越过越红火——甘肃渭源县元古堆村脱贫调查
特约调研组
元古堆村,位于甘肃定西,海拔2400米,三面环山,气候高寒阴湿,过去长期村落凋敝,人称烂泥沟,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2012年,全村447户1917人,人均可支配收入1466元,贫困发生率高达57%。
如今的元古堆村,因为脱贫而变美:硬化路,自来水,安全房,经济作物遍沟梁,入选第二届“绚丽甘肃·十大美丽乡村”。2018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6年增加近6倍;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6970元,贫困发生率降至2%,整村脱贫出列。
从烂泥沟到美丽乡村,蝶变始于一次特殊的拜年。2013年2月3日,农历小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元古堆村考察,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给家家户户送年货,鼓励大家一起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从此,小山村的脱贫攻坚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
人人长志气 唤醒精气神
人穷志气短。长期的贫困落后,带给元古堆人的不仅是物质生活的匮乏,还有思想观念的封闭。就在六七年前,这里的群众还对苦日子“很习惯”,觉得“祖祖辈辈都这样,小山沟里翻不出什么浪”。广播里天天讲脱贫致富奔小康,但村民们有的觉得“吃着油饼、喝着茶就是小康”,有的“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
如今的元古堆人,精气神大不一样。每个人都活络起来了,都主动干活、积极找门路。在村口的小广场上,竖着当年习近平总书记与老党员马岗亲切交谈的照片,上面是“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标语。村民们表示,这儿是全村人的精神“加油站”,“总书记的关怀,就是我们脱贫最大的动力。党和政府努力帮咱们,咱们自己更得努力干”。我们在走访村民杜文文家时,她特意打开衣柜,向我们展示一床新棉被。她动情地说:“这是总书记送的,一直不舍得用,看着它就会想起总书记的话,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
为了引导村民向贫困宣战、向小康进军,村里广泛开展励志教育,启发村民自我发展意识。利用光伏电站带来的集体收益,设立扶贫公益岗位、向群众购买服务,开设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道德讲习积美超市”,引导群众“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给劳务收入高、经济作物扩种多的贫困户发奖金,为帮带作用大的致富能人戴红花。这些工作,使村里奋斗光荣、互帮互助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一些出了名的懒散户也坐不住了,追着村干部找活干。
现在的渭源县元古堆村村貌。摄于2019年9月。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政府建基础 敲开致富门
这几年,党委和政府对元古堆村的帮扶,重点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改造路房水电,综合治理山田林草,以此敲开增收致富之门。
打通致富路。2013年以前,村里道路都是沙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人和泥争鞋”,外面的人进不来,村里的农产品出不去。如今,通村道路全部油化,村内巷道全部硬化,连田间路也平整了很多,村口的公路能直达县城,村民再也不用担心种点啥烂在地里了。
引来幸福水。多年来,村民吃水主要靠几眼泉、几口井,大部分人家挑一担水要走半个多小时,遇到雨雪天,路特别难走,年年都有人为吃水滑倒摔伤。如今,通过实施饮水安全工程,村里96%的人家都用上了清澈的洮河水,少量就近饮用山泉水的农户也达到安全饮水标准。腿有残疾的村民王建生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吃水靠别人捎,煮饭都省着用,现在自来水接到家,用水不再揪心犯愁,也不再欠人情了。”
共圆安居梦。以前,村民住的大多是土坯房,受汶川地震、岷县地震影响,房屋普遍不牢固。2013年全村调查时,四分之三的农户住的是危房。这几年,村里结合居住点布局调整,对危旧房该改造的就地改造,该搬迁的集中重建,彻底圆了群众住“安全房”的梦。总书记当年看望过的老党员马岗家,加固了3间老房,建起3间新房,还添置不少家具、电器,生活焕然一新。
扮靓小山村。前些年,村民生活习惯差,生活垃圾哪里顺手往哪扔,牲畜粪便随处可见,一下雨就污水横流。这几年,村里结合退耕还林、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彻底整治人居环境,还添置了垃圾桶,购买了垃圾清运服务。如今,村里干净了,村口的小河清澈见底,村民房前屋后没了垃圾堆,多了鲜花、蔬菜和果树,村民们都说日子美了。
脱贫前,渭源县元古堆村的孩子们从取水点抬水。摄于2013年3月。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产业接地气 增收步子稳
元古堆人过去穷,穷在只会土里刨粮,主要靠种小麦、马铃薯、蚕豆、油菜为生。脱贫攻坚以来,村里坚持做地的文章和做人的文章并重,优化种植结构,发展务工经济,村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干瘪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
壮大特色种植。元古堆村历来有种中药材的传统,早几年还试种成功了食用百合,但由于投入大、市场不稳、交通不便,规模一直上不去。2014年,在县里指导下,村两委和村民共同商议,将百合、马铃薯种薯和中药材确定为扩大种植的重点品种。在小额信贷、农业保险等政策支持下,村民们现在普遍种得起、也敢种了,几年下来,种植面积由2012年的1000亩扩大到了4500亩,占到全村耕地的近七成。为了做优做精,村里还组织农户成立了合作社,统一技术指导、农资供应、产销对接,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组织化程度。当归种植户赵永红,学会使用膜侧种植技术后,单产增加2至4成,学会切片技术后,亩均收益又增长近3成。据统计,2018年,种植三大经济作物为村民人均增加收入5300多元,相当于2012年村民人均农业收入的8倍。村民们说,同样是种地,过去种的是温饱,现在种的是小康。
发展务工经济。元古堆村人均耕地2.9亩,林地、草地多年封山禁牧,劳动力一直有较多富余。但受思想观念、种植结构落后等因素影响,全村1100多个劳动力几乎都围着耕地打转转。村两委认识到,让富余劳动力有活干,既是拓展增收的渠道,也能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近年来,村里抓住农闲时节大搞培训,利用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现场培养,使大部分劳动力掌握了一到两门实用技能。有了技能,有了致富动力,外出务工就有了信心、宽了门路。去年,全村外出务工410多人,带动人均增收2824元,是2012年的3.1倍。
党建聚人心 实干换信任
聊起村里的新生活,乡亲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脱贫不忘总书记,致富感谢共产党”。质朴的话里,饱含对党的感激,充满对党组织的信任。然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同不少贫困村一样,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村干部不理公事,村民“平时没事不找干部、有事办不成骂干部、办事不顺心告干部”。脱贫攻坚不仅改善了乡村面貌,而且拉近了党群距离、密切了干群关系。
着眼功能强化,狠抓基层组织建设。近年来,村里深入开展“双富先锋活动”,培养致富能人入党、提升党员致富能力,先后发展致富能人入党13人,推选5名致富能力强的党员进入村两委。郭连兵是村里有名的致富能人,也曾是个不关心集体的人。在党组织重点培养下,他不仅入了党,还被选为村委会主任,成了全村的带头人。上级包村干部安晓东说,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既解决了农民的贫困问题,也锻造了一支靠得住、留得下的工作队,这是将来村里发展的最大保障。
聚焦脱贫实干,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村两委认为,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党员作用发挥好不好,核心一条就是看能不能带领群众致富。为提升党员促脱贫实效,他们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带动群众富在产业链上。郭建新是村里产业支部党员,也是百合合作社的负责人。他主动对接兰州的技术、企业、市场,有时忙得连自家地里的活都顾不上。他觉得,党员为群众办事,天经地义。党员干部的实干和奉献,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深受感染。2013年以来,全村新发展的党员中多是80后的年轻人,这是改革开放后好些年没有过的。谈到为啥想入党,几位年轻人都说,就是希望跟着党干,向党员干部学习,为群众多办点事,为村里建设多出份力。
元古堆村变美了,村民的日子变甜了,对今后的发展也有了更多的期待。乡党委书记王宝林介绍说,下一步,村里将继续抓党建促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办好合作社,搞一些适宜的深加工,把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巩固好,不断夯实全面小康、乡村振兴的基础。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前方。
元古堆人相信,有党的领导,大伙一起努力,一定会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举报/反馈

新华社客户端

1489万获赞 223.4万粉丝
新华社权威发布,在此看国社新媒体资讯。
新华社客户端官方账号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