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晚上,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同一时间向外界及资本市场公布双方的5G最终建设方案,双方签署《5G网络共建共享框架合作协议书》后,根据协议规定,双方将在全国范围内合作共建一张5G接入网络,双方划定区域,分区建设,各自负责在划定区域内的5G网络建设相关工作,谁建设、谁投资、谁维护、谁承担网络运营成本。
具体到分省建设,各自是什么情况呢?简单从如下一张图可以看出。
从图可见,双方是以现有的势力区域为主,在自已的地盘内基本上以独立承载为主。在对方领域,本身就是弱势运营商,与其浪费投资苟延残喘,还不如直接全面放弃采取合作方式,通过互相漫游形式获得全国一张网的用户使用效果。
对于这种建网和合作形式,有网友解读的非常清楚,其称:
合建5G网络,实质上电信和联通的5G网络,都变成区域性网络,每家运营商都分区域建设,不需要去做全国覆盖。通过异网漫游,实现用户的全国覆盖。4G网络也应当同步改造,实现异网漫游。2G和C网逐步淘汰点,联通3G网络开放,为电信用户提供漫游服务。
优先使用注册运营商的网络,在注册运营商没有网络覆盖、负荷重拥堵、网络故障时,自动漫游切换到另一家的网络上去。注册运营商的网络有覆盖并且信号质量稳定,有空闲容量时,自动切换回来,优先使用注册运营商网络。
电信和联通率先建立这种深度漫游切换的异网漫游组网模式,移动和广电可以加入,对网络进行改造,实现运营商之间的异网漫游切换。最好做到毫无感知的异网漫游切换,异网漫游切换就像在同一家运营商不同基站不同网络制式之间自动切换一样。这种深度异网漫游切换,显示的运营商名称始终是注册运营商,提供服务的网络可能是注册运营商的,也可能是其它运营商的,根据切换条件自动漫游切换。并且,优先使用注册运营商网络,一旦注册运营商网络可用并且能提供稳定可靠服务,自动漫游切换回来。对于用户来说,感知不到异网漫游切换。发生异网漫游时,运营商之间去结算费用就是。用户只与注册运营商结算费用。
商定统一的自动漫游切换条件,技术标准,统一的异网漫游费用结算标准,所有运营商按统一的技术标准改造网络,按统一的结算费率结算异网漫游费。
不过也可以看到,在个别省市双方共同承建,各自划分了几个地市级别进行分区建设。对此,网友同样有分析解读:
各划分几个城市建设的省份说明双方都认为这省份发展潜力大,人口会持续增长。广东和浙江。
双方都建的地级市或直辖市,说明位置和发展潜力非常直接,效益直接明显。大家都不愿意放弃,都要自己建。
剩下各自建设,可以漫游5G的地区含省或市等,都是可有可无的区域,弄点5G信号在市区就可以了,用户不要想太多。
从建设图可以看出双方的利润来源和重点考核的区域。
对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开启的这种5G网络建设方式,不知道各位看官是何意见呢?